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PKRP联合尿液引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2 13:36: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联合尿液引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留置气囊导尿管或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在肾功能改善后应用PKRP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均安全耐受手术,手术时间54-86 min,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28-57 g,失血量101-179 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7 d,拔管后排尿通畅。并发症发生率为5.13%。结论尿液引流为手术创造条件,PKRP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肾功能不全;PKRP;尿液引流

本文引用格式:原艳鹏.PKRP联合尿液引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82+89.

0引言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泌尿外科常见病,BPH的发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后,近年来随着老年人群的增长BPH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若不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一般良性BPH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时也会伴随其它重要脏器不同程度的损伤。常规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临床治疗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为探讨PKRP联合尿液引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双肾盂存在积水,双输尿管呈现全程扩张。患者平均年龄(74.4±3.3)岁,平均病程(7.4±1.1)年;其中重度积水者26例,重度积水者13例。合并冠心病16例,合并心力衰竭1例,合并高血压22例,合并糖尿病26例,急性尿潴留12例,充溢性尿失禁8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研究方案经患者知悉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标准:39例患者均经超声检查、直肠指检(DRE)、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尿流率、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肾功能检查确诊为BPH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膀胱逆行造影未见膀胱造影剂有反流至上尿路现象;前列腺质量(75-120)g,均伴有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排除标准:神经源性膀胱、尿道结石、尿道狭窄以及其他因内科疾病导致的肾功能不全患者,非自愿配合者。

1.2治疗方法。39例患者均行尿液引流,其中3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9例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时间2周至3个月,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膀胱截石位,用日本奥林巴斯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27F外鞘、24F内鞘,电切功率160 w,电凝功率80 w,0.9%氯化钠为冲洗液,切割方法视腺体大小而定,通常采用经尿道分叶切除法,若以前列腺两侧叶增生为主,先在6点处沿膀胱颈部至精阜切除中叶形成标志沟,再在12点处切另一标志沟,将前列腺分成两部分,沿前列腺包膜依次切除两侧叶增生组织;若以前列腺中叶增生为主,则先从5,7点处切2条标志沟,于6点处切除中叶腺体直至包膜,再切除两侧叶增生组织。用Ellik冲出前列腺碎块组织,再次仔细检查有无碎块残留及前列腺窝电凝止血,留置20-22F三腔气囊导尿管,0.9%氯化钠持续膀胱冲洗,切除前列腺组织送病理检查[1]。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一年内IPSS评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血肌酐5项指标。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39例均成功耐受手术,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手术时间54-86 min,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28-57 g,失血量101-179 mL,均未输血。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7 d,拔管后排尿通畅。IPSS、QOL、残余尿量、血肌酐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Qmax显著增大,治疗前后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
 


2.2并发症发生率。术中、术后发生短暂性尿失禁1例,尿道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无前列腺出血、电切综合征、泌尿系感染等其他并发症。

3讨论

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常见疾病。患者长期排尿困难,膀胱高度明显扩张,膀胱壁变的愈发薄弱,内压不断升高,输尿管末端的活瓣作用开始逐渐丧失,最终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情况,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造成严重影响[2]。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患者最为明显的特点之一。

外科手术可将增生前列腺切除,解除下尿路梗阻情况。但合并肾后性肾功能患者前列腺体积较大,同时存在贫血、酸中毒、电解质代谢紊乱等状况,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所以,联合尿液引流的方式可以显著改善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手术难度。

TURP具有其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被公认为是治疗BPH的金标准。但TURP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易发生TURS,TURP电切温度较高,切除尖部组织时易损伤尿道外括约肌,导致短暂尿失禁发生率增加,导致闭孔神经反射,严重副损伤等。PKRP由一个工作电极和一个回路电极组成,利用高频电流通过2个电极时激发生理盐水形成动态等离子体,可以将前列腺组织内的有机分子键打断,使接触的组织产生汽化,深层组织产生2-3 mm的均匀凝固层,使深层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迅速闭合。龚旻[3]等通过5年随访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及等离子电切术疗效发现:TUVP、PKRP治疗BPH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PKRP与TURP比较,治疗BPH疗效相近,但安全性更好,是治疗BPH的理想方法。

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短期内肾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正常,同时该类患者前列腺体积较大,需要切除前列腺组织多。本研究中患者全部成功耐受手术,顺利渡过围术期,IPSS评分、QOL评分、残余尿量、血肌酐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Qmax显著增大,(P<0.05);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13%,说明患者术前均行尿液引流,解除肾后性梗阻,尽可能纠正肾功能不全,使用0.9%氯化钠作为冲洗液后,明显减少了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发生,降低病发症,患者可以耐受更长的手术时间;PKRP切割前列腺组织时使表层组织汽化,汽化层面下形成均匀凝固层,术中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降低了术后继发出血的可能;PKRP低温切割热能穿透效应低,减少切穿包膜的可能;PKRP对前列腺包膜切除效率相对较低,对增生组织切除效率高,同时PKRP术中不使用电极板,高频电流不通过人体,提高手术安全性。

综上所述,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尿液引流为手术创造条件,联合PKRP治疗安全性高、出血少、疗效好,临床推广价值巨大。

参考文献

[1]张世国,何巍,徐伍军,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联合尿液引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3):56-57.
[2]许秀棠.尿液引流联合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73-74.
[3]龚旻,伊庆同,胡巍,等.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及等离子电切术后5年疗效随访[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5):364-3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6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