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1,6 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小儿腹泻并心肌损害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2 09:44: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急性小儿腹泻并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小儿腹泻并心肌损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差异分为两组均30例,对照组采取复方丹参注射液,研究组采取FDP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小儿腹泻并心肌损害的情况可采取1,6二磷酸果糖进行治疗,心肌酶水平明显得到好转,值得应用。

关键词:1,6二磷酸果糖;小儿腹泻;心肌损害

本文引用格式:农明金.1,6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小儿腹泻并心肌损害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143+148.

0引言

小儿腹泻合并出现心肌损害,可能是由于轮状病毒形成病毒血症,使得患儿心脏直接感染,也有可能通过免疫反应与氧自由基造成患儿心肌损伤[1]。此时由于小儿出现腹泻,循环血量不足,血压出现降低,冠脉流量不足,使得患儿出现心肌细胞出现损伤。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C,可显著改善机体心肌细胞的代谢及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保护心肌功能[2]。本文通过将1,6二磷酸果糖治疗纳入其中,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进行治疗的腹泻合并心肌损害患儿6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差异分为两组均3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出现相应症状,经过检查获得确诊,家属均知晓本文研究并愿意参加。排除对本文研究药物存在过敏者,存在先天性疾病者。其中对照组:女15例,男15例;年龄6个月至3岁,平均(2.44±0.59)岁。研究组:女16例,男14例;年龄6个月至3岁,平均(2.41±0.58)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1.2方法。两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给患儿进行吸氧,积极进行抗休克,纠正患儿酸碱失衡等对症治疗,根据情况选择多巴胺、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复方丹参注射液(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303)按0.2-0.3 mL/(kg·d)+5%葡萄糖液100-150 mL+维生素C使用100-200 mg/(kg·d)静脉滴注,1天1次,1个疗程为5-7d,两组患儿均治疗1个疗程。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珠海同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124)2.5 g/(kg·d)静脉滴注,维生素C使用100-200 mg/(kg·d)+5%葡萄糖液100-150 mL,每日治疗1次,疗程为5-7天。

1.3观察指标。选择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生产的cobas c3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儿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

1.4统计学处理。本文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其中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进行表达,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s)表达,其中P<0.05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


3讨论

目前由于轮状病毒导致的秋季腹泻在临床中不断出现,合并出现心肌损害几率较大,通常会合并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等情况[4]。该病毒潜伏期一般为1-3天,严重情况使得全身各重要器官出现损害,对患儿的健康成长造成较大影响。临床需要积极采取对症治疗,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避免患儿病情出现恶化。

本文通过将1,6-二磷酸果糖治疗纳入其中,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复方丹参注射液主要由丹参与降香提取,具有活血化瘀且理气开窍的功效,并改善机体微循环,有助于受损细胞的修复[5]。而维生素C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机体微循环,但本文结果中对照组患儿治疗并不理想。而研究组实施1,6-二磷酸果糖治疗,其主要为糖代谢中主要中间产物,能够直接作用于细胞膜内,促进钾离子内流,恢复细胞状态,达到良好的修复作用,并稳定细胞膜,增加内部离子浓度,因此该药物在治疗上疗效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腹泻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可采取1,6-二磷酸果糖治疗,患儿心肌酶指标有效获得改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中柱.磷酸肌酸与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3):516-518.
[2]杨保根.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与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6):64-65.
[3]涂娟娟,刘芳,焦蓉,等.1,6-二磷酸果糖联合抗病毒治疗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的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
志,2018,27(1):54-57.
[4]袁桧,钱锐峰,陈茜,等.1,6-二磷酸果糖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23):88-91.
[5]王智,蔡丽霞.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6):70-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5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