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0 11:33: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8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4例和治疗组14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对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手术的临床愈合时间和骨密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愈合时间和骨密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医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上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中西医结合在本次研究中比单纯西医的临床效果更优。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单纯西医;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本文引用格式:李中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99-200.

0引言

骨质疏松症是我国临床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1]。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质疏松症非常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骨质疏松症多为老年患者,这种病症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手术治疗是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和常见的骨折状况有所差异,这种症状的手术难度非常大。主是由于老年患者的骨密度较低,手术时将会有骨折的风险,骨折断端的移位断裂风险也将增大[3]。因此,对于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应该积极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以28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医结合在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28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14例和治疗组14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对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年龄49~84岁,平均(64.58±3.64)岁,治疗组年龄52~86岁,平均(65.76±5.46)岁。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批准研究。

1.2方法

(1)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常规性术后恢复。

(2)治疗组:在常规术后恢复的基础上加上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其主要方式如下。

骨折早期(伤后0~2周):主要为局部肿痛不适,治疗方向通过行气止痛与活血,来使瘀血消散,药方:红花、桃仁、白芍、生地黄、甘草、当归。

骨折中期(伤后3~6周):患者的疼痛感减轻、肿胀逐渐消退,治疗方向通过接骨续断与和营生新,来使骨折处得到愈合,药方:煅自然铜、续断、骨碎补、补骨脂、三七、当归、桃仁、红花、牛膝。

骨折后期(伤后7周后),患者损伤时间长,此时正气虚,主要通过补益肝肾、补气养血、补益脾胃等,使肢体与关节等功能得以恢复,帮助病人康复,药方:桑寄生、杜仲、伸筋草、人参、川芎、独活、炙甘草。

1.3观察指标

记录对照组与治疗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的临床愈合时间和骨密度。其中骨密度的测量,主要通过使用X线骨密度测量仪器(美国HOLOGIC生产公司),分别测量健侧股骨颈、腰椎正位、大粗隆与Wards三角的骨密度。每隔1周做1次X线的检测来了解患者骨折康复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将得出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针对性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以(±s)表示,当对照组与治疗组各项资料比较,P<0.05为差异显著,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对比中,治疗组的健侧股骨颈、腰椎正位、大粗隆与Wards三角的骨密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两组患者的临床愈合时间对比中,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3.2个月,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6.4个月,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我国临床外科中比较常见,且近年来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人数不断增多,占了髋部骨折患者的60%左右。患者随着骨密度下降和骨量减少,只要有轻微的损伤就会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如果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产生并发症的几率将大大增加。中西医结合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

本文通过对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手术的临床愈合时间和骨密度进行分析,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愈合时间和骨密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在本次研究中比单纯西医的临床效果更优,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愈率更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更快。因此,中西医结合对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值得临床更多的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煜,李志君,郑玉鹏,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7,14(4):20-23.
[2]吴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蒙古中医药,2017,36(10):68-69.
[3]王峰,邵明星,石晶,等.术后早期应用红元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3):1452-14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5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