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过度机械通气联合丙泊酚药物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在本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多种类型,分为通气组和联合组,各组40例sTBI患者,所有sTBI患者在治疗初期时使用过度机械通气治疗,但是两字在麻醉用药时有区别,联合组在通气组基础再静脉输注丙泊酚麻,分析两组sTBI患者生命体征、断药后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通气组和联合组无变化(P>0.05),治疗后通气组和联合组生命各项指标中均有所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通气组和联合组在镇静效果方面有变化,并明显表现在药物起效、停药后苏醒和理想镇静深度等因素之间(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停药时,在恶心和停药后清醒再入睡联合组低于通气组(P<0.05),在血压下降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初期使用过度机械通气患者是生命特征得到改善,联合丙泊酚使用后sTBI患者镇静效果好,不良反应减少。
关键词:过度机械通气;丙泊酚;重型颅脑损伤;镇静;不良反应
本文引用格式:陈燕豪,武云龙,张小英,等.早期过度机械通气联合丙泊酚药物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139-140.
0引言
重型颅脑损伤(sTBI)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窒息、产生恶心呕吐和脑疝等疾病,所以临床上sTBI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据我国2000年统计表明,产生颅脑损伤的的新增患者为150万人左右,占据整个创伤人数的20%左右,其中重度颅脑损伤为80%,交通工具不断更新,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提高sTBI患者的发生率。目前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和设备都在不断更新,例如CT的问世明显提高了颅脑损伤的确诊率,但是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中包含手术在内的综合措施,救治率还是较低,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刘永锋[1]研究认为在出现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初期实施过度机械通气可以有效提高氧气含量,sTBI患者脑部压力减少,伤残率明显降低,所以在疾病早期实行过度机械通气是改善sTBI患者预后的必备过程。梁喜安[2]通过对39例sTBI患者使用过度机械通气,发现呼吸畅通、肺功能增强,生存机率提高。
丙泊酚作为一种新型麻醉用药,对与围术期患者具有镇痛和镇静的作用,目前大量文献对于丙泊酚的研究方向是联合另一种麻醉药品,相比较两者间的优劣处,对于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机械通气的应用较多,所以本文通过对多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早期过度机械通气联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对象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病治疗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过度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时间>12 h。80例sTBI患者中:颅内出血32例、脑挫裂伤38例、弥漫性轴损伤1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龄在29-75岁,平均(57.6±8.3)岁,将所有患者分为通气组和联合组,各组40例患者。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所有患者均符合均2016年《sTBI救治指南》诊断标准。排除:合并其他器官严重损伤者;依从性差者。
1.3治疗方法
1.3.1通气组
所有患者进行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具体内容包括:应有激素、甘露醇、抗感染治疗和开颅手术等等,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过度机械通气,在患者疾病早期时,麻醉药品使用0.07~0.17 mg/kg咪达唑仑静脉推注。首先把sTBI患者的气管切开,插入建立好的人工气道,采用呼吸机进行通气,呼吸机保持在中度过度通气频道,二氧化碳分压处于27-33mmHg,每天4次,每次30min,持续一周。)
1.3.2联合组
联合组患者在通气组的基础上麻醉用药联合0.5~0.6 mg/kg丙泊酚静脉注射,其他操作方法同通气组。
1.4观察指标
①生命体征变化;②镇静效果;③不良反应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镇静效果相关性分析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的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性。
2结果
2.1生命体征比较
治疗前通气组和联合组无变化(P>0.05),治疗后通气组和联合组生命各项指标中均有所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后镇静效果
通气组和联合组在镇静效果方面有变化,并明显表现在药物起效、停药后苏醒和理想镇静深度等因素之间(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停药时,在恶心和停药后清醒再入睡联合组低于通气组(P<0.05),在血压下降方面无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是外部力量对头部产生暴力作用而产生的,常见于交通意外、工矿伤害及其钝器伤等等。sTBI容易出现呼吸衰竭机率较大,给予早期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平稳,保障生命安全。范永会[3]研究发现对sTBI患者早期使用过度机械通气,患者的致残率与没有使用机械通气患者相比明显下降。
治疗前通气组和联合组无变化(P>0.05),治疗后通气组和联合组生命各项指标中均有所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张伟[4]研究表明sTBI患者易发生呼吸功能障碍和肺水肿的产生,得不到氧气供应,脑组织的缺氧,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对患者通过初期使用过度机械通气,保证患者脑部充分供氧,支持肺部功能,减少sTBI患者发生缺氧,改善预后。
通气组和联合组在镇静效果方面有变化,并明显表现在药物起效、停药后苏醒和理想镇静深度等因素之间(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停药时,在恶心和停药后清醒再入睡联合组低于通气组(P<0.05),在血压下降方面无差异(P>0.05)。重度颅内创伤的患者临床上已出现应激反应,各种不良情绪容易引起患者病情,给治疗过程中造成阻碍。Eshete A[5]研究发现使用丙泊酚麻醉用药与其他麻醉用药相比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同时对患者的咽部应激例如恶心呕吐等具有抑制效果,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给予有力的支持。Mahmood S[6]研究发现,咪达唑仑是一种很强烈的激动剂,患者静脉输注此类麻醉用药,具有明显的催眠和肌肉放松的作用,但大量研究发现此类药品对患者的呼吸循环无抑制作用,肺气道呼吸功能无变化,具有明显的咽部反应。Zheng[7]Y研究发现,丙泊酚联合过度机械通气可以明显改善sTBI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初期过度使用机械通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节奏加快,心率平稳等特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得到改善,并联合麻醉药物丙泊酚,疗效好于咪达唑仑麻醉药物,咽部不良反应例如恶心等症状减轻,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永锋,曹枫,王美霞,等.早期气管插管结合机械通气用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4):46-47.
[2]梁喜安.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165-166.
[3]范永会.持续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3(11):122-125.
[4]张伟,侯茹.早期气管切开结合呼吸机过度通气在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10):97-98.
[5]Eshete A,Taye F.Magnitude of Severe Head Injury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Head Injury Patients in Gedeo Zone,Southern Ethiopia:A Two-Year Retrospective Study[J].Ethiopian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s,2018,28(3):056.
[6]Mahmood S,Mahmood O,El-Menyar A,et al.Predisposing factors,clinical assessment,management and outcomes of agitation in the trauma intensive care unit[J].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8,9(2):105.
[7]Zheng Y,Bu J,Yu L,et al.Nobiletin improves propofol-induced neuroprotection via regulating Akt/mTOR and TLR 4/NF-κB signaling in ischemic brain injury in rats[J].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Biomedecine&pharmacotherapie,2017,91(12):494-5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