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阅读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9 12:09: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精神科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阅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Panss量表评分变化、ssPi量表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2周、4周、6周、8周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2周、4周、6周、8周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性活动技能、动性和交往情况等ssP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阅读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社会功能的提高,有利于患者早期回归正常生活。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阅读疗法;应用效果;可行性

本文引用格式:李莎,黄婵,陈远华,等.阅读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294-295.

0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表现为情感淡漠、意志缺乏、行为退缩、思维异常等多方面障碍的精神疾病。本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呈慢性进行性发展,致残率高。大多数患者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能够稳定病情,但也有部分患者会遗留病态行为和社会功能受损,给患者的康复和回归社会带来极大负面影响[1]。阅读疗法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通过有计划、有引导、有控制地指导患者阅读图书,能够增进患者的自信、纠正异常行为、改善人际关系[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阅读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现具体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精神科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9-64岁,平均(39.7±10.2)岁,病程3-12年。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9-67岁,平均(40.3±10.8)岁,病程3-1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无记忆障碍和注意力缺陷;排除合并脑部器质性疾病者、严重躯体疾病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受教育程度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进行病情护理、用药护理、常规宣教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阅读疗法,治疗共持续8周。①评估患者特点。对患者的行为特点、心理问题、病情严重程度、个人兴趣爱好等进行综合评估,康复治疗师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宜的阅读书籍、杂志等。②阅读方法。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1次,每次30-40 min,阅读形式以自由阅读和集体阅读为主,每天2次自由阅读,每周1次集体阅读,阅读完成后进行10 min讨论,患者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容发表看法或陈述相关内容,引导患者自行表达,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期间康复治疗师可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引申,在每次阅读结束时鼓励患者写读书体会或写故事结尾[3]。③阅读分享和角色扮演。每2周进行1次阅读分享,指导患者将日常阅读的有趣故事或优美词句等进行分享,锻炼患者的思维表达能力。并每2周进行1次角色扮演,选择阅读材料中的某一角色及某一段情节进行表演,加深患者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增强记忆及认知能力,在表演过程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对患者的积极参与给予物质奖励,对患者细小的进步和正行行为给予积极鼓励和表扬[4]。

1.3观察指标。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干预前、干预2周、4周、6周、8周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变化;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估干预前、干预2周、4周、6周、8周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性活动技能、动性和交往情况等变化。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ANSS评分比较,见表1。


\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SPI评分比较,见表2。


\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是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帮助患者提升康复质量、增强社会功能,不光需要积极的药物治疗,也需要密切的护理干预配合。阅读疗法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患者在每日的阅读过程中,通过自身对书籍知识的感知和领悟,提升认知水平,逐步提高对自身健康问题的理解,改善认知功能[5]。其次,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增进交流与理解的过程,能够使康复治疗师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共同探讨阅读的内容,强化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分享治疗经验,消除对自身的疑虑,增强信心,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再者,阅读是一种心理体验,能够使患者与所读的内容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以减轻患者的孤独感,丰富情感活动,达到精神世界的充实和满足[6]。

综上所述,阅读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有效促进患者精神症状的缓解,提升社会能力,利于增强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社会适应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飞,王庆玲,赵后锋,等.阅读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低自尊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491-493.
[2]张晓阳.阅读疗法对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的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81.
[3]耿在香,杜爱英,王艳红,等.阅读疗法对恢复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82-84.
[4]张秋香,薛芬,郭秋英,等.阅读疗法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7):2666-2668.
[5]曹红艳.阅读疗法对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8,26(1):77-79.
[6]陈飞,马世民,王庆玲,等.阅读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病人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10):901-9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48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