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兵入伍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军事训练,是提高新兵综合素质、增强部队整体战斗力的有效方式。不过在新兵军事训练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容易发生训练伤,不仅让新兵无法参与正常的训练,还会损害新兵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新兵军事训练伤的产生,与医学监督、健康教育、训练方法、新兵身心素质等因素都有着一定关系,为了避免发生军事训练伤,要围绕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关键词:新兵;军事训练伤;肌肉拉伤;软组织损伤
本文引用格式:仝春亮.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34-35.
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Military Training Injury in Recruits
TONG Chun-liang
(Medical Team of the Fourth Mobile Branch of the First Mobile Corps of PAP,Tianjin 300350)
ABSTRACT:The primary task of recruits after enlistment is military training,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recruits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fighting capacity of the army.However,during the military training,recruits are prone to training injury due to a variety of reasons.This will not only obstruct the normal training of the recruits but also damage their mental health.According to related studies,the occurrence of military training injury of recruits has a certain relationship with medical supervision,health education,training methods,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y of recruits and other factors.In order to avoid military training injury,targeted preven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developed against these relevant factors.
KEY WORDS:Recruits;Military training injury;Muscle strain;Soft-tissue injury
0引言
在和平年代军事训练是部队必不可少的军事活动,特别是新兵入伍后通过军事训练能磨炼意志、增强国防观念、严明组织纪律、提高综合能力。但是新兵对军事训练缺乏认识,不了解常规训练项目,自我防护意识低,所以是部队中更容易发生军事训练伤的群体,而且这种情况越发严重。为了保证新兵军事训练的效果和质量,以及部队的整体战斗力,本次研究就围绕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展开。
1新兵军事训练伤的特点及基本情况
1.1新兵军事训练伤的特点。常见的新兵军事训练伤包括急性损伤、过劳性损伤等,急性损伤主要是关节扭伤,而过劳性损伤主要是滑膜炎、肌肉拉伤等。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的部位主要是膝关节以下,比较少的发生于面部、头部、上肢等处。新兵军事训练伤最常发生的时间是基础训练的第3-4周,以及第10-11周,高发期是训练考核期[1]。最容易诱发新兵军事训练伤的科目是正步训练、5千米长跑等。
1.2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基本情况。新兵军事训练伤就是新兵入伍后在军事训练中,出现器官、软组织、骨损伤,会伴随功能障碍,且无法正常训练时间超过1天[2]。相关研究调查发现,某训练基地10年内约有19.4%的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而5年内发生率提高到21.2%,所以说发生率在逐渐的增长中,必须要制定有效措施积极控制[3]。
2诱发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原因
2.1新兵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低。现如今征兵体制发生变化,明显提高了入伍新兵的文化程度,但是整体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在逐渐下滑。其一,心理素质方面,越来越多入伍的新兵是独生子女,此类人群心理承受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相对较差,难以快速适应部队训练生活,而且在训练中缺少自信、畏惧训练,难以快速、准确的掌握动作要领,而且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也就容易发生军事训练伤。其二,身体素质方面,5年内新兵入伍体格检查发现,不合格率在逐年增长中,新兵的身体素质不强,难以负荷军事训练活动,也就容易发生军事训练伤。
2.2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法不科学。如果在新兵军事训练中,没有科学性、系统化的训练计划,容易出现“重形式、轻效率,重数量、轻质量”的情况[4]。在训练中忽视新兵的接受能力和身体素质,不能严格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或是在训练中没有针对性的调整训练计划,都会让部分新兵无法负荷所有训练科目,进而诱发军事训练伤。比如,在训练中没有控制好单个项目训练时长以及休息时长,长时间的下肢训练,就会让新兵发生应力性骨折。另外,部分基层干部急于求成,为了有更充分的训练时间,没有考虑新兵生理条件,轻视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也就提高了训练伤的发生率[5]。还有如果在军事训练中“重练习、轻防护”,没有健全的安全防护措施,都会导致新兵发生军事训练伤。
2.3缺乏专业的防护指导及健康教育。在新兵军事训练中要积极展开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学习《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但是部分部队并没有把卫生课归入训练计划中,也就让新兵对军事训练伤缺乏认识。甚至有部分基层干部都不能熟练掌握《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相关内容,也就不能给予新兵专业的防护指导,进而提高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6]。另外,如果卫勤部门、训练部门不重视健康教育,或是对健康教育的作用缺乏认识,会导致新兵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这都将直接影响军事训练伤的产生。相关调查发现,对新兵进行越多次数的健康教育,越能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7-9]。
2.4医学监督不到位。医学监督不到位也会导致军事训练伤产生,首先,医务人员,无法深入训练场做巡诊和指导,也就不能及时发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纠正各种违规训练;其次,训练保障人员,没有对训练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休息方案和膳食计划,新兵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营养;最后,卫勤部门,无法直接参与到训练计划的制定中,所以无法对训练强度、训练内容做健康指导和医疗监督,也就不能有效预防军事训练伤[10]。
3应对新兵军事训练伤的策略
3.1新兵素质严把关。为了确保入伍新兵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适应军事训练,在体格检查中,要严格坚持相关标准,让新兵的身体条件符合要求,从源头杜绝身体素质低的新兵入伍[11]。另外,稳定的情绪、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理,都是提升新兵训练成绩、减少训练伤产生的关键要素,所以在新兵入伍时要做好心理筛查,坚决淘汰不适合训练、心理素质不稳定的新兵,保证入伍的新兵同时符合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
3.2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在新兵军事训练计划制定时,主管部门要积极接纳卫勤部门的建议和意见,制定科学的符合新兵心理特点和身体状况的训练计划。另外,要根据新兵的承受力、群体特点等,合理安排训练方式、训练时长、训练内容,在训练过程中,根据新兵机体恢复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训练强度、训练难度都要逐渐增加,不能盲目的增加运动负荷,这样才能让训练科学高效。另外,要经常对训练器材、装备、训练场地等进行保养和维护,保障训练安全。
3.3加强防护指导及宣教。通过多种方式对《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的内容进行宣传和教育,尤其是进行损伤率高、风险高的项目训练时,积极做好新兵教育和防护指导,让其充分掌握保护常识、训练要求、动作要领、训练方法等,增强新兵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进而有效降低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等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12]。
3.4积极展开卫生监督和心理疏导。在新兵军事训练前卫生部门要对所有新兵做好心理指导和医疗检查,增强新兵的心理调节能力,树立训练信心,克服对训练的畏惧感。在训练期间加强卫生监督,如有训练伤发生的预兆,巡诊医护人员要及时干预,还要果断制止或积极纠正违反操作要领的动作。如有新兵在训练中热情不高、身体不适,要了解相关原因,在进行针对性处理。如果在训练中新生出现自卑、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要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做好心理疏导,确保新兵情情绪的稳定[13]。另外,要求新兵遵守作息时间,保证每天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如果不慎发生军事训练伤,要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损伤加重。
4结论
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原因较多,常常是在训练管理、训练环境、训练强度、个体因素等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所以要提高新兵军事训练伤防治工作的高度,拓宽防治工作的领域,推进保健、医疗、预防一体化发展。同时,还要多部门联合起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为降低新兵军事训练伤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巩博,陈杨,张伟.某军校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6):562-564.
[2]张亮,黄昌林,左新成.某部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特点[J].实用医药杂志,2017,34(5):388-390.
[3]王汝武,衣英豪,李祥义,等.武警某部基地化新训模式下新兵新训期训练伤特点及影响因素[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9):1059-1061.
[4]李魁梧,丁俊涛,桂红珍.某部秋季入伍新兵训练伤的特点与防护[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9):1062-1064.
[5]刘旺,徐谦,刘晓艳,等.华北某部868例次训练伤分析及预防[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1):50-51.
[6]李春伶,高永艳,孙鲲,等.武警部队新兵军事训练伤的种类及特征[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33(1):45-46.
[7]郑佳鹏,鲁卫华,张华,et al.某部新兵下肢军事训练伤情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1,29(6):427-428.
[8]龙泳,李远贵,黄久仪,等.陆海空三军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6):452-452.
[9]杜金辉,霍龙,毕忠艳.探究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187-188.
[10]孙顾源.新兵军事训练伤的预防与护理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12):84.
[11]谢喜强,杨少峰,林云,等.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的规律及预防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09,30(1):1-3.
[12]王心,史俊祥,吕辉,等.武警新兵入伍前状况与入伍后军事训练伤发生关系的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19(6):401-404.
[13]丁魁,郭新梅,李权超,等.驻疆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与训练倦怠相关性研究[J].人民军医,2016(11):1106-11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