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中行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进行治疗后,对血流动力学以及肾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于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抓阄法分为甲组与乙组各30例。甲组接受硝普钠方式治疗,乙组在其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进行治疗,观察统计两组病患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不同药物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间Hr、cVP、Pas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前,组间对比cr、alB指标水平(P>0.05);治疗后,对比上述肾功能指标,结果显示乙组优于甲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选择多巴胺、硝普钠两种药物进行联合之后,不仅可确保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还能够有效改善肾功能,在临床中应当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硝普钠;血流动力学;肾功能;多巴胺
本文引用格式:谢粤丙.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73,175.
0引言
急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中是指当急性发作的时候,左心室功能出现异常并对心肌收缩功能产生影响,增加给心脏带来的负荷等而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最为多见的一种便是左心衰竭[1]。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急性心肌坏死或者受到损伤、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等均是导致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因,病患多伴有低血压、低氧血症等症状[2-3]。本文就我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抓阄法分为甲组与乙组各30例。甲组:男性与女性例数之比为18:12,年龄43~79岁,平均(66.25±2.85)岁,病程收集1~11年,平均(6.72±0.36)年;乙组:男性与女性例数之比为17:13,年龄42~79岁,平均(66.27±2.86)岁,病程收集2~11年,平均(6.73±0.37)年。组间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
1.2方法
所选择研究对象入院之后均接受常规处理,如镇静、输氧等,以此作为基础。
(1)甲组:病患接受硝普钠治疗,注射用硝普钠(开封康诺药业,国药准字H20054536),将20.0 mg+葡萄糖溶液50 mL,然后在微量泵的帮助下行泵入治疗,初始速度为6μg/min,然后根据其血流动力情况对剂量进行调整,最大剂量为每分钟不超过150μg。
(2)乙组:将甲组治疗方式作为基础,并加用多巴胺进行治疗,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吉林四环制药,国药准字H2004021),将100 mg+葡萄糖溶液50 mL,然后在微量泵的帮助下行泵入治疗,初始速度为每分钟2μg/kg,然后根据其血流动力情况对剂量进行调整,最大剂量为每分钟不超过10μg/kg,均持续治疗7 d。
1.3评判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病患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血流动力学:CVP(中心静脉压)、PASP(肺动脉收缩压)、HR(心率)、CO(心排血量指数)。肾功能:Cr(肌酐)、ALB(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且予以t检验,数据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对比
不同药物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间HR、CVP、PAS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详见表1。
2.2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组间对比Cr、ALB指标水平,P>0.05;治疗后,对比上述肾功能指标,结果显示乙组优于甲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属于急危重症范畴,大多是由于一些器质性心脏病导致出现,首发症状通常是呼吸困难,之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容易出现肺源性休克等现象,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危及生命安全[4]。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中主要是予以药物方式进行治疗,如扩血管药物、强心药物等,往往会联合用药,经过治疗后,对于大部分病患,能够对其病情进行有效控制的[5]。所使用的强心类药物,虽然能够促进心肌收缩功能恢复,但是对于近期病亡率却达不到有效的降低效果,甚至还可能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利尿药物虽然能够减轻对心脏带来的负荷,但是却容易对器官的正常功能造成损伤[6]。所以,在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治疗的时候,还需要帮助其维持血压等,确保血液供应正常,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组间对比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P>0.05,而乙组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优于甲组(P<0.05),说明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中行多巴胺、硝普钠进行联合治疗后,不会对肾脏功能带来较大影响,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联合用药方式。硝普钠属于血管扩张剂,作用较强,在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治疗的时候,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作用,不仅可减轻给心脏带来的负荷,还能够对肺动脉高压现象进行改善,以及对多项临床症状进行改善,但是单一用药所治疗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7]。多巴胺属于α以及β受体兴奋剂,当给药之后,会同多巴胺受体发挥作用,从而影响肾血流量,兴奋β受体,不仅能够改善心肌耗氧量情况,还能够降低硝普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促进血管进行收缩,有利于尽快恢复血供,并最大程度降低对器官所带来的损伤[8]。当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后,则能够取长补短,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选择多巴胺、硝普钠两种药物进行联合之后,不仅可确保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还能够有效改善肾功能,在临床中应当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Bortolanza M,Bariotto-Dos-Santos KD,Dos-Santos-Pereira M,et al.Antidyskinetic Effect of 7-Nitroindazole and Sodium Nitroprusside Associated with Amantadine in a Rat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J].Neurotoxicity Research,2016,30(1):88-100.
[2]Lojewski M,Pomierny B,Muszyńska B,et al.Protective Effects of Bacopa Monnieri on Hydrogen Peroxide and Staurosporine:Induced Damage of Human Neuroblastoma SH-SY5Y Cells[J].Planta Medica,2016,82(3):205-210.
[3]陆千军.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105-108.
[4]秦新刚,李帆,窦媛媛.硝普钠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7):79-80.
[5]左鸿雁,熊鹿.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4):687-689.
[6]王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CRP、BNP及LVEF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7,17(5):391-392.
[7]朱博.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心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0):58.
[8]刘焯华.硝普钠联合应用多巴胺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164-1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