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术后6~36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无一例发生腋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肱骨头缺血坏死发生。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周。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全组优良率为83%。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创伤小,固定稳定,并发症少,能早期锻炼,疗效满意。
关键词:小切口;肱骨近端骨折;锁定
本文引用格式:潘华,高宏,余理,等.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69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60-61.
0引言
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由于骨折类型复杂,治疗难度大,多需手术治疗[1]。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上述骨折69例,获得满意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69例,男37例,女32例。左侧39例,右30例,年龄21~75岁,平均55岁。合并肩关节脱位9例,合并其它骨折和损伤6例。致伤原因:车祸伤32例,摔伤21例,砸伤15例,电击伤1例。根据Neer分型标准[2]对肱骨近端骨折进行分型:三部分骨折46例,四部分骨折23例。
1.2手术方法
患者取“沙滩椅位”体位,患肩垫高,全身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在肩峰下2~3 cm至肱骨上段外侧做纵形切口(肱骨外侧髁与肩峰连线)6~8 cm,显露出三角肌筋膜,仔细辩认三角肌前外侧肌缝,沿肌缝纵形钝性分离三角肌,牵开肌肉达肩袖、骨折部。注意三角肌向下分离长度不应超过5 cm,不要过度分离及牵拉以保护腋神经及伴行血管,在确保复位的前提下有限切开关节囊,暴露肱骨大结节及骨折端,注意保护附着于骨折碎片及大小结节上的软组织,清理骨折端血肿后以肱二头肌长头腱、肱骨大结节、结节间沟作为标志,以克氏针撬拨配合手法牵引复位,C形臂X线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后,克氏针临时固定大小结节及易旋转的肱骨头,紧靠结节间沟外侧,肱骨大结节顶端下方0.5 cm处向切口远端插入长度合适的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先用锁定螺钉将钢板固定于肱骨干,放置导向器向肱骨头固定锁定螺钉,肩袖损伤一并修复并将其用可吸收缝线固定在接骨板上,试行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活动,如关节活动良好,拔除临时固定克氏针,冲洗切口,仔细止血后置入负压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切口。
1.3术后处理
术后以三角巾悬吊患肢,术后24 h内拔除引流管,术后第3天开始适量肩关节被动活动,逐步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1周后增加被动活动量和活动幅度,2周后加强肩关节主动活动,定期复查X线片,争取在2~3周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关节功能。
2结果
本组69例,骨折解剖复位57例,基本解剖复位12例,所有患者经术后6~36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无一例发生腋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肱骨头缺血坏死发生。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周。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3]评定:优(>85)35例,占51%。良(75~85分)23例,占33%。满意(60~75分)11例,占16%,全组优良率84%。
3讨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由AO学会研发,自2001年用于临床[4-5]。其主要生物力学特点为成角稳定性,通过带锁螺钉与钢板的稳定来对骨折块整体进行加压,肱骨头多枚成角锁定螺钉因向不同方向交叉,形成较好的锚合力和拔出力,避免了螺钉松动或拔出造成的骨折再次移位。其锁定特点是接骨板不要求与骨皮质接触,无需对钢板进行精确的塑形,不剥离骨膜,从而保护了骨折断端的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减少肱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6-7]。特别适用于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及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
综上所述,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可提供足够稳定的内固定,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在牢固固定和术后肩关节早期活动中找到了平衡,使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得到了保证,符合BO创伤治疗原则,是治疗Neer分类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明富,吴英华.肱骨近端骨折的处理[J].创伤外科杂志,2007,9(3):277-279.
[2]Nd NC.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II.Treatment of three-part and four-part displacement[J].Journal of Bone&Joint Surgery American Volume,1970,52(6):1090.
[3]2Nd NC.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I.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J].Journal of Bone&Joint Surgery American Volume,1970,52(6):1077.
[4]Vallier HA.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J].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2007,21(7):469-476.
[5]蔡春水,张毅,赵新建,等.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外科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20):1544-1546.
[6]张德光,刘福金,刘爱华.肱骨近端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06,16(22):836-838.
[7]杨军,张钦明,顾海伦,等.经三角肌入路MIPPO技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5):459-4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