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82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adl评分均小于治疗前、niHss评分均大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之间adl与niHss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血因子-α(tnf-α)、内皮素(et)、白介素-6(il-6)和细胞内黏性分子-1(icaM-1)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后,实验组患者tnf-α、et、il-6和i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够很好的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神经节苷脂;炎性因子
本文引用格式:祝锐.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163-164.
0引言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多发于中老年人、脑血管畸形者和高血压患者,此类患者在使劲用力、情绪激动时极易突然发病,急性脑出血病情发展十分迅速,会造成患者偏瘫,意识、运动和语言障碍,甚至夺走患者的生命。此外,急性脑出血后易继发脑损伤,炎症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目前治疗急性脑出血一般为常规治疗,如:脱水、利尿、控制血压和降低颅内压等,但疗效一般[2]。神经调节苷脂是一种含有唾液酸的鞘脂类,无论在试验还是在临床实践中都显示出对神经系统的再生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3-4],这就像一丝曙光照在了脑出血患者的身上。本研究首先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继而研究神经节苷脂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纳入标准:①经我院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②无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③无深度昏迷和脑疝患者;④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患者。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2例,分为实验组41例,其中实验组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64.75±3.15)岁。对照组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02±2.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脑出血的常规治疗,如维持患者体液平衡、利尿、脱水、抗脑水肿、控制血压与颅内压和抗感染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注射治疗,注射方法为将60 mg神经节苷脂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一天一次,以两周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分别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标(ADL)。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纸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 21.0软件对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和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ADL和NIHSS评分比较发现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之间血清TNF-α、ET、IL-6、ICAM-1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之间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急症,由于脑部有较多的功能区域,急性脑出血的出血量和出血位置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区,从而造成患者偏瘫,意识、运动和语言障碍。同时,急性脑出血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究其原因为脑水肿重发、脑血肿扩大和脑疝的形成等[5-6]。脑出血后的继发性脑损伤是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不良因素,炎症反应在这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脑出血患者的脑组织本身就是损伤的,损伤的脑组织会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炎症因子又会加剧脑水肿,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时控制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十分关键[7]。
本研究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加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治疗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较常规治疗的患者更低,而且参照ADL和NIHSS对患者进行评分显示加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治疗的患者恢复明显好于一般治疗的患者。这充分说明了神经节苷脂不仅对急性脑出血有好的疗效,而且能够很好的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关,神经节苷脂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而且能够促进神经系统的修复,这两点都证明了神经节苷脂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方面的出色疗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德艳,陈捷.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IL-1β、IL-6、IL-8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6):116-119.
[2]马仲钦,张明.神经节苷脂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11):123-124.
[3]李玉莲.神经节苷脂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32):140-141.
[4]杨建,李鹏飞.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06):691-693.
[5]李艳艳.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出血患者NIHSS评分及ADL指数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7):2046-2048+2052.
[6]丁凤玲.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4):29-30.
[7]张钰.GM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浙江医学教育,2016,15(03):57-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