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在头颅MRI扫描中的影响效果。方法按时间顺序对我院临床建议行头颅MRI扫描的连续72例精神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下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MRI扫描的扫描成功率、图像质量优良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在MRI检查前后对患者情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MRI扫描成功率、图像质量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为83.33%、80.00%和86.11%,观察组为94.44%、94.11%和97.22%,MRI检查前、后观察组的S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病行患者MRI检查的配合度及扫描成功率,可显著提高图像质量,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又可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精神病;MRI扫描;心理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朱丹,陈文宽,田卫洁.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在MRI扫描中的影响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344,348
0引言
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是由后天外在心理因素刺激引起的,其症状表现常伴有过激的行为[1,2]。研究[3-5]认为,头颅磁共振(MRI)扫描可有效探索精神病患者的症状改善与脑功能之间的关系。本文报道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精神(心理)科收治并建议行头颅MRI扫描的连续7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72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通过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两组精神病患者行头颅MRI扫描前后的情绪波动、扫描配合度及成功率进行探讨,旨在明确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行MRI检查的影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精神(心理)科收治并建议行头颅MRI扫描的连续7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其中男49例,女23例,年龄4-63岁,平均(31.33±3.62)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病程(6.14±2.52)年。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6例,高中文化程度17例,大专及以上19例;症状表现:心情差、凭空闻语、狂躁、抑郁、焦虑、双向情感障碍、精神障碍等。
1.2MRI检查方法
采用GE Discovery MR750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头部专属线圈。本院3.0T MRI为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该设备配备有对讲机系统以及投影仪系统。本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综合护理。所有患者均有家属陪同。
1.3实施护理干预
1.3.1检查前护理
(1)认知护理干预:精神病患者缺乏对MRI扫描的认识,对MRI检查室陌生的环境及机器扫描时的噪声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故检查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磁共振(MRI)设备的特点,耐心告知该项检查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为确保整个检查过程的安全性,护理人员耐心、详细地询问了解患者体内有无金属异物或假体,严格要求患者检查前除去身上的金属物品。告知患者MRI磁体孔的环境及机器噪声水平和完成检查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如遇不适时,可通过对讲机跟医务人员沟通。(2)心理护理:观察每一例患者的精神状态,可以预先让患者进入检查室体验扫描时的环境,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精神紧张、恐惧等心理障碍,积极跟患者交流将患者的紧张度和焦虑降到最低。为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扫描时可以允许一个家属陪同并保持与患者对话,以达到最佳的配合度。告知患者在扫描时会在其双耳孔塞上棉花以减少噪声影响;扫描时可以让患者闭着眼睛或带上眼罩保持均匀有节奏的呼吸。(3)情绪护理:扫描前,将患者带至观察室予以语言交流,积极跟患者沟通使其有一个愉悦的心境,令其产生信赖感从而减轻其紧张、焦虑的情绪。给予患者聆听音乐或者观看视频,缓解其压力,并鼓励、安慰患者。
1.3.2检查时护理
检查过程中通过监控仪全程观察患者的动态,适当的时候通过对讲机跟患者交流,鼓励患者把检查坚持完成。遇到情绪不稳的患儿,嘱咐家属在其身旁用手抚摸其肢体让患者有安全感。
1.3.3检查后护理
检查完成后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身体不适,为了舒缓患者完成检查后的情绪波动,将患者带至观察区耐心交流,并表扬患者,争取以后做检查时能达到满意的配合度。
1.4观察指标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好[6]。对两组患者MRI检查前后进行SAS评估,并比较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完成MRI扫描的配合度及成功率,并分析其图像质量。患者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检查结束后由患者及其家属自行填写调查表格。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完成MRI成功率、图像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完成头颅MRI扫描成功率、图像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检查前后SAS评分比较
MRI检查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状态评分相比如表2所示。
3讨论
精神病患者主要表现在行为异常和沟通障碍,病情发作时有可能伤及自身或他人[7]。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方案治疗精神病,临床上多使用药物抑制保守治疗和辅以心理护理干预为主。由于磁共振(MRI)扫描时噪声大且检查时间长,精神病患者在行头颅MRI扫描时会产生焦虑、恐惧和紧张等表现,从而直接影响图像质量。为此,笔者以患者为本,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对72例行头颅MRI扫描的精神病患者采取分组对比模式,旨在观察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扫描成功率、图像质量优良率、患者满意度和SAS的变化。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MRI扫描成功率、图像质量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3.33%、80.00%和86.11%,观察组患者的MRI扫描成功率、图像质量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4.44%、94.11%和97.22%,MRI检查前、后观察组的S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人文关怀护理干预配合心理疏导对行MRI检查的精神病患者起作用,扫描成功率、图像质量优良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有所提升,且扫描前后患者的SAS也得到了改善。笔者通过对观察组36例患者及其家属耐心地解释MRI扫描的原理和相关注意事项,以及通过人文关怀的护理宗旨,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对MRI扫描的疑虑,从而获得了患者的配合,保证检查得以顺利进行,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及图像质量的优良率。文献[7-10]报道,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干预,以及护理及医务人员培养一个良好的医患环境,以患者为中心,以热情、耐心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地改善精神病患者焦虑、狂躁等负面情绪,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徐杰、陶光州等[11,12]报道显示,有效的沟通,可以促进医患互相信任的关系,并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本,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精神、心理以及情绪等人性化护理。本研究中,通过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病行患者MRI检查的配合度及扫描成功率,可显著提高图像质量,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又可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盛玉霞,侯玉玲,冯竹娥,赵丽.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治疗康复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7):79+94.
[2]赖明丽.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9,10(02):64-65.
[3]王玮欣,程宇琪,许秀峰,等.精神分裂症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的脑功能磁共振的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26(04):278-279.
[4]黄小燕,顾晓丽,沈小勇,等.产后抑郁症患者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9(02):184-186.
[5]孟月兰,赵艳华,赵指亮,等.功能磁共振在研究老年抑郁症脑功能及结构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06):814-817.
[6]鲁金韵,杨婕,陈斯琴,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科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12):1709-1710.
[7]赖明丽.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9,10(02):64-65.
[8]宋艳梅.人文关怀在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0):117+121.
[9]代俊.联用心理疗法与人文关怀疗法对女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8):44-45.
[10]汤丽斌.人文关怀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4):176-177.
[11]徐杰,李永海,孙艳玲,等.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卫生法制,2018,26(06):78-81+90.
[12]陶光州.实施沟通制度改善医患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0):111-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