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实验参数的临床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5 15:44: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实验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60例设定为观察组,并取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外周血红细胞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红蛋白(HGB)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明显更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具备大致正常的红细胞形态和着色情况,而观察组缺铁性贫血患者成熟红细胞具备不同大小的体积,其中小体积的成熟红细胞较为多见,不具备规则形态,存在数量较少的椭圆形、靶形以及不规则形红细胞,红细胞主要表现出小细胞低色素改变,所占比例为76.1%~95.4%。结论外周血红细胞实验参数可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疾病诊断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女性;缺铁性贫血;外周血红细胞;实验参数;临床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裴延艳.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实验参数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83-184.

0引言

缺铁性贫血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容易发生于孕妇和婴幼儿群体中[1]。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妇女月经过多、消化道疾病、青少年营养不良、急慢性失血性疾病均会导致机体血红蛋白的数量,同时会导致红细胞衰亡,因此会引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2]。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外周血红细胞实验参数也得到重视[3]。本次研究就选取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60例和健康者60例,探讨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实验参数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60例设定为观察组,并取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0~67岁,平均(32.5±4.8)岁,病程3~26个月,平均(8.3±2.2)个月;对照组年龄22~65岁,平均(32.8±5.1)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采集1 mL肘部静脉血,采血管内存在EDTA-Na2抗凝剂,应用Philips DKS5500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检测,检测试剂购自上海惠普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血液采集完成2 h内开展测定,应用质控物同时开展检测。红细胞形态分析方法为:对新鲜血涂片进行制备,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4]开展Wright染色,采用显微镜油镜对血涂片中1000个红细胞的体积、异形性和着色状况进行观察。

1.3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实验测定参数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RBC、MCV、MCHC、HGB和MCH明显更低,RDW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


2.2两组周围血涂片中红细胞形态比较

对照组具备大致正常的红细胞形态和着色情况,而观察组缺铁性贫血患者成熟红细胞具备不同大小的体积,其中小体积的成熟红细胞较为多见,不具备规则形态,存在数量较少的椭圆形、靶形以及不规则形红细胞,如头盔状、泪滴状、逗点状、茄状等,红细胞中心淡然区面积增加,甚至呈现为狭窄环状,有时可发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红细胞主要表现出小细胞低色素改变,所占比例为76.1%~95.4%。由此可知,两组红细胞形态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3讨论

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机体内铁元素缺失引发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的贫血疾病,疾病特点为患者机体的骨髓、脾、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铁素成分出现缺失,同时血清中的铁浓度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全部降低。营养性贫血中的主要类型即为缺铁性贫血,其易发人群为儿童及育龄妇女。临床症状表现主要受贫血程度和病情发生速度的影响。急性失血由于病情发生速度快,即便病情程度并不严重,也会导致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而慢性贫血由于病情发生速度较为缓慢,机体可依靠自身的调节能力对病变进行逐渐适应,因此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缺铁性贫血所具备的临床特点为红细胞计数和形态发生改变,血红蛋白降低。典型病例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型。临床上在对缺铁性贫血进行诊断时,主要是通过对骨髓细胞所具备的形态学以及骨髓铁染色中细胞内外铁减少和消失,铁粒幼红细胞低于15%来进行诊断[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实验参数均会发生改变,主要为HGB低于110 g/L,MCH低于26 pg,MCV低于80 fL,MCHC低于0.31 g/L,但红细胞数量并不会出现明显减少,和健康者存在着显著差异[6]。同时在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会显著加大,同时RDW值会加大,红细胞形态也会发生显著改变[7]。通过开展量化分析可知,RDW可对红细胞形态变化的程度进行反映,当患者机体的贫血症状加重,则RDW值也会不断升高。因此可将RDW作为对缺铁性贫血进行疾病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本次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RBC、MCV、MCHC、HGB和MCH明显更低,RDW明显更高,因此在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开展血常规时,若检查结果显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但红细胞数量未明显改变,则需要对红细胞形态进行检查,若红细胞体积具备较大差异,且形态不一致,红细胞中心的淡染区面积加大,则需考虑缺铁性贫血,需开展实验室检查,比如骨髓铁染色试验、骨髓细胞学检查、血清铁蛋白水平测定、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同时需与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炎症性贫血进行区分[8]。

综上所述,外周血红细胞实验参数可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疾病诊断的有效指标。

参考文献

[1]张利平,呼改琴,周艳红,等.蛋白琥珀酸铁联合维生素C治疗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铁调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1):2442-2445.
[2]何芳,钱婷婷,张国英.血清铁蛋白与红细胞参数在孕产妇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8):1134-1136,1141.
[3]AndréFernando Shibukawa,Edina Mariko Koga da Silva,Wilson AndréIchiki,et al.Prophylaxis for iron deficiency anemia using ferrous sulfate among infants followed up at a primary healthcare unit in the municipality of Embu-SP(2003/2004)[J].São Paulo Medical Journal,2017,126(2):5-6.
[4]许宏兴,张兰新,陆小营.红细胞参数在鉴别成人轻型β-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8):67-68.
[5]范芳,钱新宏,潘凯丽,等.微量元素铁、锌联合红细胞4项参数在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7):998-1000.
[6]Iyoke CA,Emegoakor FC,Ezugwu EC,et al.Effect of treatment with single total-dose intravenous iron versus daily oral iron(III)-hydroxide polymaltose on moderate puerperal iron-deficiencyanemia[J].TherapeuticsandClinicalRisk Management,2017,13(17):647-653.
[7]唐仁强,李彬,李辉.平均红细胞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8):60-62.
[8]徐谟燕,柴竞竞.琥珀酸亚铁片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血红蛋白、红细胞、血清铁蛋白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5):638-6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1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