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肺结核病的发病特点与应对方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肺结核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左氧氟沙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进行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对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特点以及对患者的应对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5个月、6个月的痰细菌培养转阴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痰细菌转阴率差异较小,P>0.05;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了能够更好地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情加以控制,应当加强对老年人群的重视,对老年人群定期检查,及时对老年人群的病情进行发现,争取早日对其进行治疗,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肺结核病;发病特点;应对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杨华.老年肺结核病的发病特点与应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47-48.
0引言
老年肺结核疾病是当前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该病在中老年群体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肺结核病的发生率也逐渐提高[1-2]。在当前的临床研究中指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增多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的提抗力降低,身体机能免疫力下降;②老年患者的并发症较多,肺结核症状遭到掩盖,从而出现漏诊的情况,并成为了感染源;③对老年结核病的重视程度不足等。老年肺结核病通常伴随着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通常情况下会表现出身体消瘦、衰弱、食欲减退等情况发生[3]。为了能够更好地对老年肺结核病的发病特点以及应对方式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肺结核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62~68岁,平均(65.13±3.17)岁,对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60~70岁,平均(64.93±4.21)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
纳入标准:经过病理确诊为老年肺结核患者;年龄在60~70岁。排除标准:患者资料不齐全者。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进行治疗。采用异烟肼0.3 g、利福平0.4 g、吡嗪酰胺1.5 g、乙胺丁醇0.75 g,对患者进行持续6个月的治疗,患者每日服药1次。患者服药2个月后停止服用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4]。给予观察组患者左氧氟沙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进行治疗[5]。采用异烟肼0.3 g、利福平0.4 g、左氧氟沙星0.4 g、乙胺丁醇0.75 g,对患者进行持续6个月的治疗,患者每日服药1次。患者服药2个月后,停止服用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若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可对症采取相应措施。
1.3观察指标
统计8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5个月、6个月的痰细菌培养转阴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式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症状
对8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5个月、6个月的痰细菌培养转阴情况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5个月、6个月的痰细菌培养转阴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痰细菌转阴率差异较小,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人们年龄的不断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人们身体中的各项技能均开始逐渐下降,当人们进入中老年期后,人们的呼吸道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庞学文等[6]的研究指出,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程度。老年人群由于受机体抵抗力的减弱、城市污染的增加、各脏器功能下降和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患肺结核的风险远高于青壮年。我们认为,由于老年人身体中的各项器官开始衰弱,身体机能逐渐下滑,身体抵抗力与免疫力逐渐下降,并且老年人还伴随着众多的并发症,因此肺结核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极高。
对患者采取X线或CT对患者胸部进行检查,患者的胸片主要表现为:病灶为上叶尖后段以及下叶尖段两种状态,患者多数肺段都出现了渗出、纤维的增殖性病变、干酪病变等多种混合型病灶出现。80例中,有63例单侧肺部出现该类情况,37例双肺出现该类情况。并且在患者中,还有26例肺部出现了纤维空洞的症状发生。
根据本次选择的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其中有1例因肺结核疾病死亡;其中3例因其他并发症导致死亡;7例病情好转,却因自身其他原因停止服药;其余70例经过治疗后痊愈,整体治愈率为87.50%。
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根据孔莹[7]的研究指出,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病程较长,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症状不典型。
本次调査显示,老年肺结核病患者均合并内科疾病,超过一半的患者合并2种及以上疾病,大多数老年肺结核病患者X线片存在双侧多病灶,且有明显纤维钙化症状。这些均说明,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临床表现有其独特性,治疗应区别于中青年患者。老年人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差,因此在治疗时应根据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思想理念,关注其在服药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帮助患者接受并顺利的完成治疗方案。根据孔莹的研究结果与本次肺结核患者的症状特点基本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的提抗力降低,身体机能免疫力下降。②老年患者的并发症较多,肺结核症状遭到掩盖,从而出现漏诊的情况,并成为了感染源。③对老年结核病的重视程度不足等。老年肺结核病通常伴随着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通常情况下会表现出身体消瘦、衰弱、食欲减退等情况发生。以上情况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基本特点。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地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情加以控制,应当加强对老年人群的重视,对老年人群定期检查,及时的对老年人群的病情进行发现,争取早日对其进行治疗,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Barczak AK,Avraham R,Singh S,et al.Systematic,multiparametric analysi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tracellular infection offers insight into coordinated virulence[J].Plos Pathogens,2017,13(5):e1006363.
[2]Barbara R,Giulia D,Michael Z,et al.PknG senses amino acid availability to control metabolism and virulenc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Plos Pathogens,2017,13(5):e1006399.
[3]张威,李成俊,王洋,等.312例不典型肺结核病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的性别差异[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9):103-106.
[4]陈明,陈帆,曾永,等.青田县高三学生肺结核发病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6):77-78.
[5]王蓉蓉,张广宇,陈志.肺结核合并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8,18(12):77-80.
[6]庞学文,李晓蓉,李敬新.2009-2017年天津市老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8,26(9):20-23.
[7]孔莹.老年肺结核185例临床诊断特点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2):156.
[8]牛政.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8):1468-14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