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应对方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4 10:01: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消毒供应室为医院十分重要的科室之一,其主要是负责为医院提供无菌物品,同时负责收集临床复用器械以及器具物品的重要场所。而工作人员在对污染物品进行回收、清洗、消毒和灭菌等操作时,一旦出现操作不当等意外情况,易出现医源性感染风险。而为了能够避免上述情况发生,降低职业伤害,在该科室开展一项有效的防护应对措施显得十分重要,且从多个方面分析职业危害因素,再根据不同因素采取防护应对措施。另外,需加强每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进行相关内容培训,使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提高心理素质,上述均可成为降低职业危害的关键。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防护应对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由守娟,袭青.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应对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240-241.

0引言

在临床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部门中,消毒供应室为关键,该科室主要负责不同科室中物品、器具和复用诊疗器械的回收、清洗、灭菌、消毒等等工作,同时需负责一次性物品的供应[1]。消毒供应中心在实施各项操作过程中,应将满足临床需求作为原则,为临床提供合格和无菌的物品,进而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工作人员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我国临床的新器械、新技术应用逐渐广泛,且加之侵入性操作的增加,易出现较多职业危害,严重威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2]。而早期为工作人员讲解有关职业危害的各项知识和内容,使其能够有充分认知,进而使职业危害风险降低。

\

 
1职业危害因素

1.1物理因素

1.1.1噪音


临床医院中,通常具有脉动压力真空灭菌器等操作仪器,在特殊情况下若同时使用2台器械,易增加噪音来源,主要来源包括:排气扇、煮沸槽、清洗间超声清洗机、压缩机等等。若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该种环境,不仅影响其生理舒适度,同时增加其心理压力[3]。而较强噪音易损害人体听觉器官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较多不良症状,比如耳鸣、头晕、头疼等,且损伤人体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人体情绪多变,增加工作人员疲劳感。

1.1.2危险事件

在工作过程中,易出现较多风险事件,比如:高温、烫伤、灭菌器爆炸等等,且加之在梅雨季节和高温季节中,灭菌器在操作过程中易释放大量的热水以及湿气,上述情况均可对工作人员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比如中暑、感冒等;而对于卸载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器械器具干燥、煮沸消毒等操作,均可引起烫伤[4]。故此在实施灭菌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操作不当情况,易导致出现较多安全隐患,引发爆炸等危险事件。

1.1.3粉尘

在消毒供应中心科室中,其包装材料大多数为棉布材质,而工作人员在进行包装时,易出现较多人体肉眼无法看见的粉尘飞扬,若未能及时做好相关防护措施,易吸入人体呼吸道内,进而引起哮喘、干咳、喉部不适、咳嗽等等不良现象,严重情况下还可造成呼吸系统损害。

1.2心理因素

由于受到以往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消毒供应室内存在重视度低、建设滞后等情况,且多数医院将该科室作为医院的照顾岗位,也是老弱病残护士的聚集点,而在临床实际中,消毒供应室是十分重要的科室,主要负责临床各项器械以及物品的供应,而该科室的工作质量能够对患者安全以及医院声誉造成直接影响[5]。其不仅具有较强专业性,同时需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以及规范,且具有工作繁重、工作量大、感染风险高等特点。且该科室不被临床所重视,导致工作人员心理压力十分大。

1.3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主要以消毒剂为主,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毒过程中,通常应用含酶清洗剂、含氯消毒剂和医用润滑剂等物品,对于特殊感染器械实施消毒,而该类的消毒剂其具有腐蚀性,若溅在人体皮肤上易导致局部烧伤情况,在空气中可形成危害人体健康的刺激性气体,故此损害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6]。

1.4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病原体、细菌和病毒等等,而在临床科室中,应加强诊疗器械的相关消毒措施,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多数器械消毒不彻底,若工作人员对诊疗器械重复进行使用,易导致职业暴露,发生感染情况。

工作人员在对器械、器具等物品采取清洗方式时,一般均需要应用压力水枪,能使微生物气溶胶产生,若吸入人体呼吸道内,易导致人体呼吸损害情况发生,对健康造成影响。

2防护应对方法

2.1职业防护措施

2.1.1噪音的防护


在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操作时,应安装隔音装置,并要求每位操作者均佩戴防噪音耳机,能显著降低噪音情况发生,同时还需要对消毒间进行清洗,能减少干燥柜、超声清洗机的影响,对器械进行集中清洗,同时还需要建立保养登记本,对使用次数、使用时间、维护、定期检查等内容均详细记录。

2.1.2高温、爆炸以及烫伤的防护

在对临床灭菌物品实施卸载的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临床规范进行,比如:穿戴无尘服、佩戴手套等等,由此预防其皮肤与高温物品进行直接接触,预防烫伤情况发生,在使用干燥柜时。

2.1.3粉尘防护

在实施敷料操作时,应按照临床规定实施,进行隔离和消毒等操作,防止粉尘吸入人体肺内;除此之外,医院应大量购置一次性灭菌物品,从而有效避免粉尘污染情况;工作人员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时,应加强自我保护措施,在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时,工作人员均需按照要求佩戴眼罩和面罩,加强保护力度,在进行手工清洗的各项过程中,应佩戴口罩和防护眼罩[7]。

2.2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

加强对每位工作人员的教育,采取弹性排班方式,丰富工作人员业余生活,在工作人员休息和排班方面给予照顾,从而增强工作人员自信心,提高其专业知识,指导其不断学习新业务、新知识,同时在科室内建立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员按照制度进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综合素质,能显著降低职业危害情况,保障职业安全。

2.3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在各项操作过程中,均需要对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护士长应组织工作人员对防护培训、职业损伤定期学习,制定考核内容、工作重点、月计划以及周计划等,同时还需建立临床各个科室之间的联络本,定期对意见进行查看和改进,对学习进行总结[8]。

3小结

综上可见,应加强消毒供应室的防护措施,并做好以下工作:①医院需重视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关工作,并充分重视职业暴露危害,同时结合医院自身情况,适当购置防护措施,将安全措施不断完善。②需给予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有关职业安全的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有效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使其防护理念得以增强。③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在各项操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④工作人员在做好自身职责以内事情的同时,需对新业务和新知识进行不断学习,从而提升每位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提高综合素质。综上,医院需根据自身条件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风险,从而使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得到保障。

\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消毒供应中心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量控制与职业防护干预[J].贵州医药,2017,41(2):183-185.
[2]贺芸.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24-25.
[3]朱玲华,张天荣.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76-377.
[4]施青梅.前瞻性的护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3):72-73.
[5]张兴霞.浅谈如何更好发挥消毒供应室区域组长在优质服务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v.3(12):192+195.
[6]陈秋,植宝华,吴志航.不同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防护意识形成的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v.25;No.470(11):70.
[7]王丽娟.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9):240-241.
[8]万方丽.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6):1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853.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