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8 13:33: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患儿24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探究此症的发病特点与预防措施。结果在所有收治的240例患儿中,小儿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相互对比几种疾病表现情况可知,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比较,χ2=10.437、7.087、258.496、248.442,P=0.001、0.008、0.001、0.001。猩红热、流行性感冒发生数远高于流行性腮腺炎与麻疹,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猩红热与流行性感冒,最主要发病于冬春两季,应注意早诊断、早治疗并做好隔离措施,防止交叉传染,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并进行适当预防,降低发病率。

关键词:猩红热;流行性感冒;小儿呼吸道传染病

本文引用格式:左志昌.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55,57.

0引言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指疾病病原体进入或接触人体的鼻腔、咽喉等呼吸道,并对感染从而引发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患者在患病后若为采取较为有效的治疗与隔离措施,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染而引起流行[1]。较为常见的小儿呼吸道传染病即为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由于儿童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患病后应当尽快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控制病情发展[2]。由于不同小儿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进行发病特点的探究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可提前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现具体报告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患儿240将其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男120例,女120例,平均年龄为(3.46±0.74)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1.36±3.97)d。患儿收治入院时表现为发热238例、咳嗽227例、麻疹黏膜斑14例、全身乏力185例。所有患儿家属均已同意参加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研究内容完全了解并已审核通过。

1.2方法

观察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并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患儿收治入院后即进行检查,确诊疾病后,给予患儿一定程度隔离治疗措施,根据患儿病情发展情况,将已确诊为相同病症的患儿可共同分配使用1个病房,未确诊患儿需安排单人病房,防止不同疾病相互交叉传染,使病情复杂化。对于每个病房疾病类型与传染程度应进行标注,并做好走廊过道消毒措施。医师及护理人员在进出病房后应进行消毒,防止携带病菌污染外部环境。

对已确诊病情患儿进行相关药物治疗。并根据患儿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与讨论,以此制定符合患儿自身身体条件、病情缓急、药物适应程度等的治疗计划。根据患儿情况适量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并注意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增强医患互动,提高患儿治疗积极性,从而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做好消毒措施,在患儿住院过程中,应对其使用过、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并保证病房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与流通。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儿的疾病类型、发病时间与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各类型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通过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通过t检验计量数据,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疾病表现情况


在所有收治的240例患儿中,小儿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相互对比几种疾病表现情况可知,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比较,2=10.437、7.087、258.496、248.442,P=0.001、0.008、0.001、0.001。猩红热、流行性感冒发生数远高于流行性腮腺炎与麻疹,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发病时间比较

比较患儿的发病时间可知,小儿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集中发病于冬春两季,远多于夏秋两季发病,且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3结论

各类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不尽相同的临床表现特点,可根据此类特点帮助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例如流行性感冒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全身乏力、头痛等症状;猩红热患儿可出现发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麻疹患儿可表现为发热、咳嗽、麻疹黏膜斑等[3]。如患儿若出现有口腔黏膜麻疹黏膜斑则可怀疑为患有麻疹,根据此类特异性症状可较为准确地进行小儿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断,但其他大部分疾病均具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则需要针对其他疾病的更细致表现进行诊断[4-5]。

而对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主要集中于对患儿卫生的监督,因大部分呼吸道传染病均由细菌感染引起,因此需注意日常生活中房间的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并适当在传染病高发期为儿童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6-7]。注意营养均衡与多饮水,促进儿童的身体生长发育,锻炼体魄,增强其身体免疫能力。可适当在疾病高发期为其服用预防性药物,例如板蓝根等,或进行疫苗注射[8-10]。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240例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患儿中,猩红热与流行性感冒占据大部分,其发病例数远高于流行性腮腺炎与麻疹患儿。此类疾病常发生于冬春两季,其例数远多于夏秋两季,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猩红热与流行性感冒,并且其常发于冬春两季,可根据此类特征,进行患儿疾病诊断,实施早诊断、早治疗的治疗方针,并注意治疗过程中患儿的隔离措施,防止交叉传染。通过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给予疫苗注射与预防药物,可对呼吸道传染病进行预防。

综上所述,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猩红热与流行性感冒,最主要发病于冬春两季,应注意早诊断、早治疗并做好隔离措施,防止交叉传染,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并进行适当预防,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徐峰,杨慧.小儿呼吸道传染病特点及其预防探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6):131-132.
[2]杨爱.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办法[J].饮食保健,2019,6(5):250-251.
[3]邵亚坤.在校中小学生呼吸道传染病特点分析及预防策略[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9):1139-1140.
[4]龚永兴,段军凤.高校学生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特点分析[J].医学信息,2018,31(1):119-120.
[5]朱海燕,汪艳.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办法[J].饮食保健,2017,4(26):336.
[6]陈明华,刘瑞芳.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与预防控制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9):360.
[7]阮喜成.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以及控制要点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4):62-63.
[8]茶兴淑.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分析[J].医药前沿,2018,8(20):393-394.
[9]杨相宜.呼吸道传染病特点及临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1):36,39.
[10]董雪梅.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6):3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3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