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安全护理是指为了确保患者在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过程中获得身心健康而严格遵从的护理制度以及操作章程。本文对如何加强护理实习生的安全意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护理风险;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胡亚欣.护理实习生在实习中的护理风险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379.
0引言
安全护理是指为了确保患者在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过程中获得身心健康而严格遵从的护理制度以及操作章程。护理人员应当根据医嘱准确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为患者保驾护航。但护理实习生由于经验不足等因素,就容易造成护理差错。笔者通过在进修期间的观察,对如何加强护理实习生的安全意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进行了深入思考。
1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
1.1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个职业的主观评价和对这个职业存在的较为持久的肯定或者是否定的心理倾向。即一个护理工作者的职业态度是指他对护理这份职业的看法和情感。情感是态度的一种影响因素,并且在态度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护理工作者对这个专业满怀热忱、对患者视如己出,那他就会产生积极正向的态度。护理实习生刚刚走向岗位,对护理这个职位的态度往往建立在所学的理论基础之上,而对与平凡、琐碎反复进行的日常护理工作还没有切身体会,在这期间就容易与患者或家属产生摩擦,从而对护理这一职业心存芥蒂、产生疑问,这在最终又影响他们的行为。从医院对实习生的反馈来看,主要表现在:实习生对工作消极应付;违反实习纪律;请假问题严重等方面。
1.2心理问题
对于刚刚踏入岗位的护理实习生,由于身份的迅速转变,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主要分为内外两种因素。内因: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心理素质不高,遇到问题找不到合适的方式疏导,而采用消极的方式应对,从而造成心理扭曲。外因:主要反映在实习前后,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发生剧变;在校的大学生角色到护理实习生角色之间的差异等。面对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一旦不能调适好自己的心理平衡,就容易引发心理方面的问题,进而影响实习的顺利进行。
1.3医疗安全问题
护理管理者要重视培训和日常工作的督促检查,从而防止医疗安全问题的产生。总结各种医疗问题产生的因素,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因为没有进行“三查七对”的操作规范;二是由于无菌的观念不强或操作不熟练,遗漏操作步骤。通过总结以往经验,医疗安全问题高发的阶段往往是在实习的中期,而不是实习的早期。总结其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由于实习前期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监督力度大,实习生还保有一定的热情和新鲜感,自我要求还比较高。而到了实习的中后期,监督力度减缓,护理实习生有较多独立操作的机会,对工作的热情没有以前饱满,这时就容易降低警惕性,掌握的技能不够深入又烦于按部就班,导致操作失误频繁发生。
1.4沟通问题
针对于患者方面,一些刚刚进入医院的实习生在面对着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患者难以与其沟通和交流,就表现出对患者不够热情、不主动了解患者,从而导致护患之间关系淡漠的局面。或者是,针对不同性格的患者或患者家属,在语言交流中不顺畅或者不够适当,就容易导致护患之间的发生冲突。与带教老师的交流方面,一些实习生再遇到问题之后不能主动跟带教老师沟通或交流,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一拖再拖直到带教老师主动发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只是机械完成带教老师所布置的任务,给人以死板、不主动的负面印象。
2对策
2.1做好实习动员工作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一名大学生到护理实习生的角色转变,学校应积极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在内容上要务求实效,告诉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学生想要了解的问题,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新环境和角色的转换,让学生更好的从心理和行为两个角度来备战实习。如何开好实习前的动员大会成为校方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结合以往护理实习生所反映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学校老师方面,应该请有经验的领导或教师针对整个实习的阶段向学生详细阐述有关实习要求、实习纪律、请假制度等方面的规定;然后就护理实习生职业情感方面的培养、心理方面的建设和预防以及医德医风的培养为主要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指导。根据各个阶段可能会碰到的问题,给与可借鉴的处理方法。例如,实习早期,重点应放在对环境的适应以及心理方面的调整上,预防由于心理应激过度而产生消极情绪;实习中期,重点放在提高操作技能上,在工作中做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自己与不同人交往的社交能力;实习后期,重点放在处理就业面试和正常实习之间的关系上,杜绝医疗安全问题以及违纪现象的发生。让学生形成对整个实习阶段一贯性的概念。
2.2完善管理网络
让专人负责实习医院和实习生管理工作。即由一位固定的老师负责与某个实习医院以及这个医院实习生的联系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联系实习医院,包括事先与医院的护理部或者总带教联系,商讨相关事宜;带实习生入院;定期到医院检查实习情况;做好带教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负责定期对实习生召开会议,了解实习进展和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这种管理网络主要用来建立,实习医院、学校、实习生三者之间的有效联系以及信息的交流和反馈。既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也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防止将问题严重化。
2.3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机制
对于突发的实习问题,如果处理不够及时和妥当就容易发生重大事故,建立常规的实习管理网络,可以让信息比较及时地从实习生或者实习医院那里反馈至负责老师,老师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及时独立解决或联系领导协调解决,保证在实习事故出现后较短的时间内将事故的后果或范围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王欣,徐昕,马良,等.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z1):262-263.
[2]朱修文,葛丽英,郭冰滢.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6(1):39-40.
[3]方霞.浅谈加强护理安全管理[J].健康前沿,2019,28(5):220.
[4]韩文萍,王秋红.优质护理模式下护理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培养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1):372-373.
[5]冯文娟.浅谈培养护理实习生的敬业精神[J].消费导刊,2018,(24):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