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骨折端平行加压固定技术在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1 13:35: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端平行加压固定技术在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笔者所在科室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胫骨骨不连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自体髂骨段张力植骨,对照组采用ao推荐的锁定接骨板固定方法,治疗组则利用骨折端平行加压固定技术,比较两组在骨折端辅助复位时间、接骨板安放位置要求、加压过程中移植骨的位置变化及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骨折端辅助复位时间、接骨板安放位置要求、加压过程中移植骨的位置变化及手术时间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治疗组较之对照组骨折端辅助复位时间短,对接骨板安放位置要求不高,加压过程中能够保持移植骨的位置不变,手术时间短,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折端平行加压;固定技术;骨不连;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孙滨,李琳琳,孙卫强,等.骨折端平行加压固定技术在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29-30.

0引言

中国经济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建筑、生产、交通领域所发生的骨折患者仍较多,目前对于骨折的治疗从治疗理念、固定方式、药物研究、生物技术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仍有相当多的患者出现骨不连,其发生率约占5%~10%[1-2]。为了尽可能提高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我们不断总结临床经验,自创骨折端平行加压固定技术,通过实践证明,较之AO接骨板固定技术有明显优势,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胫骨骨不连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按1:1的比例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受伤部位、病程等情况对本次研究无明显影响,所以不纳入统计学研究,但所使用的接骨板均为同一厂家生产。

\

 
1.2诊断标准

骨折后9个月X线检查骨折无愈合,并且近3个月没有进一步愈合倾向[3-4](FDA小组)。

1.3纳入标准

(1)符合骨不连诊断标准;(2)骨不连处理后骨端间隙<4 cm。

2方法

2.1分组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在固定之前均行自体髂骨段张力植骨,对照组采用AO推荐的锁定接骨板固定方法,治疗组则利用骨折端平行加压固定技术。

2.2治疗方法

2.2.1自体髂骨段张力植骨


该植骨方式为我们自行研究发明,根据骨折端的大小切取包括髂嵴的全层骨板,去除内侧皮质,切除髂嵴骨板备用,将处理好的髂骨骨板自中间切断,去除一侧的部分松质骨,使松质骨面相对后正好形成与胫骨内外侧面相对合的三角形骨面,将髂嵴骨板松质骨面贴合于植骨块的后侧于胫骨后侧皮质骨相连续,整个植骨块的长度大于缺损长度2~3 mm。以持骨器牵拉复位骨折端,将髂骨块植入,调整力线,松开持骨器,此时折端有约2~3 mm张力。

2.2.2平行加压固定技术

选择LCP长度为骨折端缺损长度6~8倍的接骨板,近端有效固定螺钉3~4个,远端有效固定螺钉4~6个。复位骨折端,张力植入髂骨骨块,塑形接骨板,先于一侧骨端拧入2枚锁定螺钉并锁定,然后于另一侧拧入第3枚锁定螺钉,该螺钉以普通套筒于螺钉孔的偏离骨端处平行拧入至螺帽刚接触接骨板未锁定为止,然后于滑动加压孔,偏心打入标准皮质骨螺钉,当加压至正好第3枚锁定螺钉于螺钉孔正中时锁定第3枚螺钉,当骨端缺损较大时可拧入一枚螺钉固定髂骨块,依次打入其余锁定螺钉。

2.2.3ao固定技术

前法相同,先于一侧骨端拧入第1枚锁定螺钉并锁定,然后于另一侧滑动加压孔拧入第2枚锁定螺钉,再于同侧拧入第3枚锁定螺钉,再于对侧拧入第4枚锁定螺钉,再依次拧入其他螺钉。

2.3疗效评定方法

比较两组在骨折端辅助复位时间、接骨板安放位置要求、加压过程中移植骨的位置变化及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40例患者均获随访,两组间在辅助复位时间、术后肢体肿胀消退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骨折端平行加压固定技术能明显缩短骨折端辅助复位时间,加快肢体肿胀消退,促进骨折愈合,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见表1。


\

 

4讨论

骨不连是骨科医师最不愿见到,但却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目前预防或治疗骨不连有很多方法,我们希望通过对骨不连固定方式的改进,提高骨不连的治疗效果。AO要求先用持骨器复位骨折端并将接骨板牢固固定于骨干,然后依次按顺序打入螺钉,整个过程的前4个螺钉要求持骨器不能松懈,而平行加压固定技术,先复位骨折端,接骨板塑形,此时可稍微放松持骨器,于一侧骨端先打入2枚锁定螺钉,保持力线,打入第3枚螺钉暂不锁定,再打入第4枚滑动孔螺钉,加压2 mm左右时再将第3枚锁定螺钉锁定,在整个加压过程中虽没有持骨器的坚强把持,但仍能保证接骨板相对于骨干不出现前后左右的微动,这样就保证了原始的复位效果,保证了植骨块的纵向加压而不出现向其他方向的偏斜,通过减少持骨器的把持时间,减少了对骨组织的损伤,减轻了对软组织的牵拉,而且该固定方式对接骨板的原始位置要求不高,有第3枚螺钉的预先固定,接骨板虽可能放在不是最理想的位置但拧入滑动孔螺钉时仍能保证接骨板位置稳定及骨折端的纵向加压,同时由于加压过程中避免了移植骨的位移,从而减少了再次复位的几率。总之,平行加压固定技术减轻了对骨组织及软组织的损伤,减轻了对血运的破坏,由于减少复位的程序,从而节省了手术时间,由于达到了最佳的复位及植骨效果,从而为骨的愈合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我们希望通过对骨折端固定加压方式的改进,增加骨不连患者的愈合几率,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Hak DJ,Fitzpatrick D,Bishop JA,et al.Delayed union and nonunions:epidemiology,clinical issues and financial aspects[J].Injury,2014,45(suppl 2):S3-S7.
[2]Mills LA,Simpson AH.The relative incidence of fracture nonunion in the Scottish population(5.17 million):a 5-year epidemiological study[J].BMJ Open,2013,3(2):1270-1271.
[3]Bhadra AK,Roberts CS,Giannoudis PV.Nonunion of fibula:a systematic review[J].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2012,36(9):1757-1765.
[4]Bhandari M,Fong K,Sprague S,et al.Variability in the definition and perceived causes of delayed unions and nonunions:a cross-sectional,multinational surve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J].Journal of Bone&Joint Surgery American Volume,2012,94(15):e10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9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