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接收的84例小儿疝气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前疼痛评分的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在护理后疼痛评分比较,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并发症情况比较,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缓解小儿疝气术后疼痛程度,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应用价值突出。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小儿疝气;疼痛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蒲娟.个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34-35.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in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of Pediatric Hernia
PU Jua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 Sichuan)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effect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in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of pediatric hernia.Methods A total of 84 pediatric hernia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8 to May 2019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for the study.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into two groups,each group of 42 patients.Control group was routine nursing,observation group was personalized nursing.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nursing(P>0.05).The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after nursing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Personalized nursing can relieve the pain degree after pediatric hernia surgery,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s families on the work of nursing staff,with outstanding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Personalized nursing;Pediatric hernia;Pain nursing
0引言
近年来,小儿疝气发生率上升[1]。该疾病的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局部肿、脐孔处包块等,对患儿的生活质量有不良影响。现阶段,手术作为常用的治疗方式,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预后水平,通常会对术后疝气患儿实施护理。临床认为,将个性化护理在生术后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2]。个性化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新颖性护理方法。该护理方法的核心为个性化,旨在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为了明确个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加以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接收的84例小儿疝气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患者。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为2岁~10岁,平均年龄为(6.35±0.42)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为2岁~11岁,平均年龄为(6.49±0.52)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确诊为疝气;(2)所有患者均接受护理;(3)所有患者家属均认可本次研究;(4)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2)精神障碍、行为障碍的患者;(3)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4)与上述纳入标准不符的患者。两组患者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为常规护理
一方面,掌握患儿的病情信息。对患儿疝气情况、手术时间等加以整理,形成病历档案,为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若患儿出现哭闹、高烧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并给予及时的处理。
1.2.2观察组为个性化护理
第一,成立个性化护理小组。选取科室成员4名,组成个性化护理小组,学习个性化护理内容,提高自身的个性化护理技能。同时,定期参与考核,考核过关的护理人员方可投入到个性化实践护理中。第二,麻醉未清醒前的个性化护理。指导患儿家属在患儿麻醉未清醒前,适当刺激患儿的耳部或是其他敏感部位,若患儿出现疼痛反应,则说明麻醉已经清醒;若术后1h患儿仍无任何反应,则应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第三,个性体位护理。帮助患儿保持平卧姿势,为彻底清醒时患儿的血流速度较慢,切忌竖抱患儿,避免患儿因头部缺氧引发脑缺氧。第四,个性化观察护理。术后定期巡视病房,观察患儿的反应状况,指导患儿家属为患儿增加衣物保暖。观察患儿排泄麻醉剂时的状态,若患儿面色苍白、脉搏微弱,说明患儿身体状态较差,需要报告主治医生。第五,麻醉后清醒个性化护理。患儿在麻醉彻底清醒后,可给予患儿服用少量温水,观察患儿的吞咽情况,若吞咽状态良好,可给予患儿少量固体食物。指导患儿家属为患儿准备蛋白、维生素食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将长度为10cm的直线标注在纸上,0代表0分,10代表10分,总分10分。分数也高,代表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并发症指标包括感染、尿潴留、牵拉疼痛。制定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①十分满意(80~100分):无疼痛,无尿潴留、牵拉疼痛等并发症;②满意(60~79分):轻微疼痛,尿潴留、牵拉疼痛等并发症少且轻;③不满意(60分以下):剧烈疼痛,尿潴留、牵拉疼痛等并发症多且严重。总满意=(①+②)/(①+②+③)*100%。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
观察组护理前疼痛评分为(7.25±0.36)分,护理后疼痛评分为(7.48±0.54)分;对照组护理前疼痛评分为(2.64±0.29)分,护理后疼痛评分为(5.37±0.48)分。综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前疼痛评分的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在护理后疼痛评分比较,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感染患者0例(0%),尿潴留患者0例(0%),牵拉疼痛患者1例(2.38%),并发症总发生例数为1例,总发生率为2.38%;对照组感染患者2例(4.76%),尿潴留患者1例(2.38%),牵拉疼痛患者4例(9.52%),并发症总发生例数为7例,总发生率为16.67%。综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并发症情况比较,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
2.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十分满意患者35例(83.33%),满意患者6例(14.29%),不满意患者1例(2.38%),总满意患者41例,总满意率为97.62%;对照组十分满意患者32例(76.19%),满意患者3例(7.14%),不满意患者7例(16.67%),总满意患者35例,总满意率为83.33%。综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疝气,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病因素较为复杂[3]。通常情况下,疝气可分为腹股沟疝和脐疝。在小儿疝气的发病原因中,先天性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包括苦恼、腹泻、咳嗽等在内的多种因素,均会诱发小儿疝气。若不及时治疗小儿疝气,会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常用手术治疗该疾病,主要是此种治疗方式见效快。临床为了提高患儿手术预后水平,通常对手术后的疝气花儿实施相应的护理。常规护理,是最为常见的护理方法。然而,在护理内容、技巧等因素的影响下,常规护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在医学技术日渐更新的形势下,较多新颖护理被应用于临床中。临床认为,个性化护理在患者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可缓解疼痛程度[4]。基于此,本研究重点分析了个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确上述护理方法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通常来说,疝气手术后的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在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疼痛的缓解作用时,主要是对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前后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均较高,且疼痛程度差异不大。说明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疼痛状态基本相同,可通过对比不同护理方法下疼痛评分的改善情况,评估护理方法的价值。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疼痛评分(2.64±0.2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用的是个性化护理,从术后患儿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个性化护理(5.37±0.48)分。该研究结果可得出,无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均优于护理前,而观察组护理后评分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证实,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方法均能够缓解疼痛,其中观察组护理方法在缓解疼痛方面的效果更为突出。观察组采小组的成立,为患儿实施了个性化麻醉未清醒前护理、个性化体位护理、个性化观察护理等,护理针对性较强。
根据对个性化护理方法应用价值的分析,明确其在控制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疝气患儿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感染、牵拉疼痛等并发症,影响预后水平[5]。不同的护理方法,在疝气术后中应用取得的效果不尽相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为牵拉疼痛,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8%,对照组则有4例牵拉疼痛,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67%;且观察组护理十分满意度83.33%、总满意度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和83.33%。上述研究结果可表明,个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更为突出。分析其原因,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时,并未从患儿的实际情况角度为其实施个性化、针对性护理,护理内容相对普遍和单一。观察组的个性化护理,是结合疝气患儿手术后的实际情况,比如患儿麻醉未清醒前、体位、症状反应、麻醉清醒后等方面,依据患儿术后实际情况,为患实施的个性化护理。护理中,将患儿作为护理中心与重点,将个性化护理理念作为核心。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个性化护理的内容更加丰富。因而,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可缓解小儿疝气术后疼痛程度,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应用价值突出。因此,在对术后疼痛的疝气患儿进行护理时,可结合患儿的身体疼痛状况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要求,为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
参考文献
[1]于凤苹.个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23(5):88-89.
[2]黄英,刘文娟.探讨个性化护理在耳鼻喉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41):55-56.
[3]陆盛艳.个性化护理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8,24(1):2293-2295.
[4]曾凡贺.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腹股沟疝嵌顿患者中的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6(54):222.
[5]马华,杨华,罗莉,等.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631-6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