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高危儿规范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的临床有效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1 11:01: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针对高危儿积极实施规范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8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79例。对照组均实施常规管理和常规指导。研究组均联合接受规范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家长训练方法掌握率高达93.67%,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72.15%(P<0.05),家长干预依从性高达92.4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60.75%(P<0.05),家长对护理干预效果的满意度高达89.87%,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65.82(P<0.05)。8个月时及18个月时,研究组患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评平均语言、适应能力、精细动作、大运动、社交行为以及DQ评分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危儿积极实施规范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提升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水平,改善生命质量,对于确保其安全和促进转归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高危儿;规范管理;早期;综合干预

本文引用格式:陈凤.高危儿规范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的临床有效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323-324.

0引言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开放,高龄产妇数量增多,以及环境、饮食、生活工作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高危儿的出生率相对较高。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提升了高危儿的存活率。但是对存活高危儿而言,其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类影响生存质量的并发症[1],使其家庭承受严重压力,同时也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2,3]。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诸如早产等相关发育高危因素的发生,但还不能实现完全规避。临床实际操作中,通过规范的生长发育监测,积极实施针对性的早期综合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危儿的预后。我院积极开展该项研究,探索分析针对高危儿积极实施早期规范管理及综合干预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基本情况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为期一年半年)收治的高危儿,共计15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为筛查出的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病理性黄疸以及母孕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按照原发病情况实施分组,各79例。研究组含男47例、女32例,年龄2-12周,原发病情况:早产儿28例,足月低体重儿11例,病理性黄疸史16例,有窒息史11例,颅内出血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例,低血糖脑病1例,母孕期子痫1例。对照组含男43例、女36例,年龄2-13周,原发病情况:早产儿27例,足月低体重儿13例,病理性黄疸史16例,有窒息史12例,颅内出血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低血糖脑病2例。两组高危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均实施常规管理及常规指导。要求患儿家长明确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引导其定期接受门诊体检,以常规频率接受随访,1岁以下患儿满1个月,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按时来门诊接受体检,1-3岁患儿每半年1次。引导其接受相关常规体检,进行营养咨询以及健康指导等[4,5]。根据高危儿体检的结果,教育引导患儿家长,在医院或者儿童保健机构接受相关治疗,这些治疗主要包括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及高压氧治疗等,并常规给予家属早教知识及早教训练指导,指导家属对患儿进行家庭干预训练。研究组患儿均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进行规范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引导监护人了解并掌握相关干预频率和干预方式。重点包含以下方面内容:①针对实际情况,规范化设置高危儿管理系统,准确录入相关数据资料,定期更新。观察并记录患儿体格生长情况、神经运动评估、心理行为发育评估情况以及高危儿脑损伤筛查结果等。在此基础上,及时在系统中更新患儿的相关信息,录入检查评估的结果、所采取的干预方法以及干预的效果评价等。②定期开展健康宣教[6]。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讲解高危儿相关知识,向家属强调高危儿定期到保健机构进行全面体检和进行追踪管理的必要性。1岁以内的患儿,引导家属每月1次到医院接受神经运动发育检查或高危儿脑损伤筛查。1-2岁患儿,每3个月到医院接受随访1次,2岁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此外,指导家属开展高危儿的家庭监护,学会观察发育异常儿的早期症状,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到医院就诊。同时定期组织家属参加育儿知识讲座,为其详细讲解婴幼儿各年龄阶段的神经运动、心理行为发育特点以及高危儿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告知其干预的方法和效果等。主动跟患儿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积极实施心理疏导,提高其接受干预治疗的依从性。③积极实施干预训练[7]。由医院专业的儿童保健人员针对患儿实施早期干预训练以及家庭干预训练指导。根据患儿的个体发育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干预的内容涵盖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认知、个人与社交等方面。早期干预训练由治疗师一对一进行训练和指导,每月连续训练10到15天,每天1次,每次40到50分钟。同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物理因子辅助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改善脑循环,经络导平、肌兴奋治疗仪等改善肌张力增高或低下等情况,协调肌力,促进运动能力的改善。此外,应根据患儿每月评估的结果及干预训练的效果来适当调整干预训练的次数和时间。④指导开展家庭训练[8]。教育引导患儿家长,除了在儿童保健机构接受相关训练外,还应当每天开展家庭促进训练,以有效提升相关干预措施的可持续性。家庭促进训练包括对患儿进行按摩抚触、被动运动、主动运动以及前庭功能训练等,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开展言语、社交、视觉、听觉、感知觉刺激等方面的训练。

1.3观察指标

①家长训练方法掌握率。②家长干预训练依从性。③家长对护理干预效果的满意度。④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应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实施评价,在患儿8个月及18个月时,对其语言、适应能力、精细动作、大运动、社会行为等能区以及发育商(DQ)进行评分[9,10]。各能区评分=各能区原始分/实际月龄*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11]。

2结果

2.1不同管理和干预模式高危儿家长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家长训练方法掌握率高达93.67%,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72.15%(P<0.05),家长干预依从性高达92.4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60.75%(P<0.05),家长对护理干预效果的满意度高达89.87%,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65.82(P<0.05)。见表1。

\

 
2.2不同管理和干预模式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评情况比较

8个月及18个月时,研究组患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评平均语言、适应能力、精细动作、大运动、社交行为以及DQ评分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见表2、表3。


\



3讨论

0-2岁是小儿大脑发育最快时期[12,13]。针对高危儿实施早期环境刺激,有助于尽早落实针对性干预及康复治疗措施,进而保障其受损大脑得以有效康复。针对高危患儿积极开展规范管理以及早期综合干预,可有效提升患儿智能发育[14]。针对高危儿实施早期综合干预,主要是通过相关治疗以及训练来实现,主要内容为通过环境影响,强化患儿脑细胞,进而建立其神经通路以及修复受损部位。早期干预的健康宣教,应当扩展至患儿家庭的每个成员,并引导其积极参与[15,16]。本研究中,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均在常规干预基础上接受规范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家长训练方法掌握率、家长干预依从性、家长对护理干预效果的满意度等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8个月时及18个月时,研究组患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评平均语言、适应能力、精细动作、大运动、社交行为以及DQ评分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证明了针对高危儿积极实施规范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患儿家属对干预效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17]。因此,对高危儿积极实施规范管理、发育监测以及早期干预,并积极开展个体化的指导,可以有效提升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残障的出现,对于提升高危儿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18],,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顾军养,余幼芬,王素萍,等.医家联合式早期干预在基层医院0-6个月高危儿保健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06):525-527.
[2]刁颖颖,岳保珠,陈建贵,等.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指导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04):388-391.
[3]梁敏丽,刘美娟,胡婷,等.小儿多项高危因素的早期干预护理研究[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01):156-157.
[4]张怡文,郭津.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19,34(02):101-104.
[5]刘红菊,卢瑞存.高危儿随访联合早期干预对降低新生儿残障率的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02):186-188.
[6]李芳,杨丽艳,赵颖.早期干预随访对高危儿发育影响的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01):187-188.
[7]马文丽.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对于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27(01):186-187.
[8]梁华蕾.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2):53+55.
[9]廖正飞,张靖,李俊,等.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4):65+69.
[10]宋薇,董小丽.0-3岁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12):209-212.
[11]金卫红.早期护理干预用于高危儿对其运动能力及智能发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269-270.
[12]季丽,蒋妍.高危儿系统早期干预管理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8,9(05):37-39+55.
[13]谢亚南.高危新生儿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随访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7):3871-3873.
[14]林玲莉,陈海苑,黄洁纯.早期干预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预防高危儿脑瘫等后遗症的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5):175-176.
[15]王惠.对高危儿给予规范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7):151-154.
[16]甘明霞,林伟泽.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3):14-15.
[17]尚翠侠,陆鹏,侯海涛,等.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策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03):352-353.
[18]梁玉兰,陈亮,袁丹,等.高危儿随访联合早期干预对降低新生儿残障率的临床疗效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8,24(01):19-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90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