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1 09:23: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4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老年患者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性较高,术后肠胃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结直肠癌;安全性

本文引用格式:付小峰.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177.

0引言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显示结直肠癌在中国属于低发地区,但其发病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以40-70岁男性患者较为多见,确保预后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并实施有效的手术根治,才能确保和预后和专归[1-3]。本次研究选取部分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腹腔镜手术对安全性提升的效果,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选择64例我院收治结肠癌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版)主要更新概要》中相关诊断标准以及手术适应症,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65.25±10.47)岁,肿瘤TNM分期:Ⅰ期10例、Ⅱ期14例、Ⅲ期8例。观察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平均(65.11±10.42)岁,肿瘤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11例、Ⅲ期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均衡性较好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持续硬膜外麻醉后,在下腹正中作手术切口,探查腹腔后清理肿瘤组织,后清扫淋巴组织,常规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实施保肛手术,常规选择肿块远端缝合远端直肠,后使用管桩吻合器吻合近远端肠管[4-6]。术后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腔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常规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气管插管后全身麻醉,Trocar穿孔,建立CO2气腹,探查腹腔后提起乙状结肠,分离肠系膜血管,使用钛夹夹闭离断,在超声刀分离系膜下血管和周围脂肪结缔组织,使用钛夹夹闭血管后清扫淋巴组织,分离过程中应仔细保护双侧输尿管,使用超声刀分离结肠外侧腹膜后充分有利结肠肝曲或脾曲,帮助吻合口完全松弛,切除肿瘤范围与对照组相同,在肿瘤切除位置切开腹壁5 cm,以便清除切除标本。将肠管残端牵出腹壁,经体外吻合后归纳腹腔。术后腹腔冲洗、用药等方法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动素、胃泌素,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胃动素和胃泌素分别为(245.22±20.12)pg/mL、(110.25±15.33)pg/mL。对照组胃动素和胃泌素分别为(304.25±15.12)pg/mL、(137.44±12.34)pg/mL,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68、7.816,P=0.000、0.000)。

2.2并发症发生率

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较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


3讨论

结直肠癌其发病率在现阶段是消化系统肿瘤的第二位,临床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较多学者通过研究均发现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良好,较之传统开腹手术来说,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胃动素是一种能调节消化间期肌电复合波运动的胃肠激素,可帮助胃排空。胃泌素具有刺激胃酸分泌、促进空腹样胃肠运动等作用,其实质是一种肠肽[5-10]。手术过程中,创伤刺激会使机体分泌较多的儿茶酚胺,从而抑制胃动素和胃泌素分泌,因此术后患者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腹腔镜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已经成功未来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trocar"的管道状工作通道和电视监视下完成与开放手术同样的手术步骤,其手术效果相同。此外,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创口对患者的刺激较小,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11]。该手术为单刀直入的进入,显著减轻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术后梗阻和粘连的发生几率较低。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得以确保,观察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手术对胃肠功能的损伤较小,患者胃肠激素不受影响,可有效发挥相关功能。针对老年患者来说,较多患者因无法适应气腹从而转为开腹手术,需要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最适的手术方法,确保患者预后。

综合上述,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治疗,胃肠功能恢复较好,安全性尚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肖飞,胡波,宋亚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5(14):3935-3936.
[2]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专家组.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版)主要更新概要[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1):90.
[3]黄勇,朱宣进,刘建伟.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4):556-558.
[4]汪刘华,赵恒兰,俞仁龙,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7,44(5):316.
[5]张永宏,刘磊,陆王锋.直肠癌Dixon术后不同入路引流方式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04):479-481.
[6]侯雷,吕晓峰,赵恩宏.早期肠内营养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03):87-89.
[7]程燕.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6):279-280.
[8]吐洪卡热·牙生,肖永彪,黄宽军.ERAS理念对Ⅱ-Ⅲ期结直肠癌围术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03):444-446+452.
[9]周柯宁,何颖颖,范素鸿,等.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29(06):725-727.
[10]李华志,张树琦,张雅静,等.两种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不同年龄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分析[J].癌症进展,2019,17(06):689-692.
[11]孙洁.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03):393-3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8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