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价值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0 13:49: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在酒精性肝病治疗中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硫普罗宁联合方案,探讨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开展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共录入我院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86例,分组依据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得出单纯实施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参照组(43例),以及实施硫普罗宁联合治疗的研究组(4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以及血脂水平,判断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各项肝功能指标以及血脂水平较参照组更优,各项对应对比出现P<0.05,确定数据探析价值。结论在酒精性肝病治疗中,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硫普罗宁联合方案,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预后效果显著。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多烯磷脂酰胆碱;硫普罗宁;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伊秀丽,何登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价值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147-148.

0引言

现阶段,酒精性肝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患病后体现的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肝脏肿大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且发病率呈递增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我院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效果,针对本院接诊86例患者开展研究,以得出数据对比结构确定联合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并总结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研究开展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共录入我院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86例,分组依据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得出参照组(43例)以及研究组(43例)。比较两组男女、年龄资料,肝功能均呈现P>0.05的最终结局,可进行讨论。参照组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龄为32-63岁,平均(42.31±1.85)岁;饮酒史6-11年,平均(8.15±0.74)年。研究组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为31-64岁,平均(43.85±1.22)岁;饮酒史5-12年,平均(8.75±0.12)年。本次研究获取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获取家属支持,已签署相关协议;经过B超、CT检查有酒精性肝病的典型表现;存在右上腹疼痛、乏力、体重下降等临床针状;有长期的饮酒史。排除标准:嗜肝病毒现症感染以及药物影响,中毒性肝损伤等。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保肝治疗,严禁饮酒,多摄入低脂肪食物等。参照组选择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多烯磷脂酰胆碱(国药准字H20057684)治疗,根据患者病症情况每日缓慢输注1-4安瓿。研究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用法用量与参照组相同,并联合中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硫普罗宁(国药准字H20051016)治疗,临用前,使用250-5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稀释,按常规静脉滴注。每次2支,每日1次,治疗时间为一个月。

\

 
1.3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肝功能指标以及血脂水平。①疗效评定标准:各项肝功能指标恢复至正常值,临床症状消失,即显效;各项肝功能指标下降显著,临床症状得到大部分缓解,即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②肝功能指标: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分别以γGGT、ALT、AST、TBiL表示。③血脂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以TC、TG表示。

1.4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分析选择SPSS 17.0版软件完成,分别选择χ2、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治疗效果)、计量资料(肝功能指标),结果分别显示为(%)、(±s)。P<0.05为显著差异。

2结果

2.1组间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如表1呈现,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35%在数值上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9.77%,两组对比呈现P=0.0018的最终结果,证明数据存在统计价值。

\


2.2组间肝功能指标比较。如表2呈现,研究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数值均低于参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均呈现P=0.0000的最终结果,证明数据存在统计价值。


\
 

2.3组间血脂水平比较。如表3呈现,研究组各项血脂指标数值均优于参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均呈现P=0.0000的最终结果,证明数据存在统计价值。


\

 
3讨论

酒精性肝病是在大量持续受到酒精作用的形成,从发病过程上来看,主要是由于乙醇在氧化的过程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还原态(NADH)增加,导致该物质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升高,阻碍脂肪酸氧化堆积在肝脏内,对磷脂的构成、线粒体膜的流动等均有不良影响,最终导致肝脏组织受伤,出现炎性因子。不仅如此,当乙醇大量被机体摄入后,肝脏分解酒精的负荷加重,受到乙醇脱氢酶的影响,乙醛形成,对机体的肝细胞功能造成干扰,阻碍蛋白质与脂肪的分泌,导致甘油三酯堆积。而乙醛的产生,同样会对线粒体膜的流动、肝细胞膜造成影响,与大量乙醇产生同样的不良影响。目前,临床中针对于酒精性肝病的治疗,主要采用保守治疗方式。多烯磷脂酰胆碱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肝病,属于磷脂性药物。当肝脏出现疾病时,代谢能力会受到严重损伤。而该药物能够在进入计提后,提供高剂量且易吸收的高能多烯磷脂酰胆碱,当药物成分进入到肝细胞中,能够以完整的分子形态与肝细胞膜即细胞器膜相结合,同时能够促进胆汁分泌作用提升。通过向机体提供高剂量且吸收性记号的多烯磷脂酰胆碱,药物成分进入细胞,与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结合,对细胞膜结构直接影响,恢复患者肝功能以及酶活性,调节肝脏能量的平衡,促生肝脏组织,从而达到治疗效果[1]。而硫普罗宁是一种含巯基药物,衍生于甘氨酸,在性质上与青霉胺相似,可以对肝脏组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降低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等对肝脏的损害,同时能够抑制甘油三酯的蓄积。不仅如此,该药物能够降低肝脏细胞线粒体中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对其起到保护作用,将肝功能改善[2]。硫普罗宁在口服用药后,体现出药物成分易被肠道吸收,生物利用率最高可达90%,血浆蛋白结合率在49%左右,在体内作用时间较长。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升华治疗效果。

上述研究中,研究组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γ-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肝功能指标变化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对比结果确定统计价值存在。由此可推论出,在酒精性肝病治疗中,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硫普罗宁治疗,效果显著,在结论上相似于侯宏波,邓丽宁[4]等人研究。

综上所述,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谢俊峰,胡云淑.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15):2263-2266.
[2]任娜.硫普罗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148例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6):26-27.
[3]谢俊峰,胡云淑.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15):2263-2266.
[4]侯宏波,邓丽宁.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4):2179-21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8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