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对比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0 13:05: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6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40例列为置换术组。28例接受内固定术治疗的列为内固定组,分析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置换术组手术时间(72.8±2.9)min以及下地活动时间(6.9±0.8)d明显短于内固定组,出血量(220.6±12.8)ml明显低于内固定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②置换术组Harris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0.00%明显高于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内固定术相比,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更佳。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治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谢光文.对比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05-106.

0引言

骨外科股骨颈骨折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老年患者居多,是指股骨颈头颈至基底部发生骨折的情况[1]。老年人骨质疏松情况严重,这也是老年人骨折率高的重要原因[2]。临床上以往常常选择内固定保守疗法来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但这种保守疗法需要患者长时间卧床,且骨折预后不佳、并发症较多[3]。现在,更多的选择髋关节置换术来替代保守内固定治疗方案,现就我院骨外科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做对比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6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置换术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0~86岁,平均(62.8±0.2)岁。Garden骨折分型:10例Ⅱ型、18例Ⅱ型、12例Ⅳ型;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损伤21例、摔伤11例、其他损伤8例。内固定组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51~83岁,平均(62.2±0.6)岁。Garden骨折分型:6例Ⅱ型、16例Ⅱ型、6例Ⅳ型;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损伤13例、摔伤8例、其他损伤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68例患者入院后对患肢皮肤进行牵引3~7 d,检查血常规、心电图及凝血功能等指标,给予降脂、降压、强心等基础治疗,邀请麻醉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内固定组采取螺钉内固定治疗,在硬膜外麻醉下先行骨折复位,患者处于仰卧位下屈髋屈膝法,固定骨盆,向上牵引髋、膝,纠正缩短畸形,再纠正伸髋内旋为成角畸形,经C型X线检查复位效果[4]。复位结束后,恢复颈干角、前倾角,沿体表经导针定向经皮钻入克氏针,在距离1.5 cm处置入第2枚克氏针,再置入第3枚克氏针使得3枚克氏针处于等腰三角形状态。最后沿着导针切开皮肤至骨皮质,约3 cm长。测量螺钉长度,顺导针方向钻入,攻丝后拧入加压螺钉,骨折完全对位后拔除导针,关闭手术切口。置换术组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在患者健侧卧位下全麻,选择后外侧小切口入路,以大转子顶点为中心,顺股骨转子做6.5 cm长弧形切口,钝性分离股外侧肌和臀中肌,顺股骨颈纵轴切开关节囊,显露股骨头,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切除臼唇,置入髋臼假体,股骨干髓腔扩髓后置入股骨头假体,复位效果满意后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5]。

\

 
1.3观察指标

①手术指标:包括手术用时、出血量;②术后指标:包括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随访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③疗效评估:以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Harris评分高于90分为优,介于80~89分为良,介于70~79分为可,低于70分为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在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①置换术组手术时间(72.8±2.9)min以及下地活动时间(6.9±0.8)d明显短于内固定组,出血量(220.6±12.8)mL明显低于内固定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②置换术组Harris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0.00%明显高于内固定组优良率71.43%,差异明显(P<0.05),见表2。③置换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3。


\

\


3讨论

股骨颈骨折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其中骨质疏松、骨周肌肉群退变损伤是骨折的主要诱因,此时患者骨强度下降、外部防御力下降,股胫骨脆弱而容易变形、骨折[6]。加上大多数老年患者存在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使得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时风险增加,术前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7]。目前,对于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案为内固定及置换术[8]。

选择治疗方案时要综合考虑骨折病情及患者耐受性,以减少痛苦、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术后活动能力为原则[9]。内固定术能预防骨移位、促进骨复位,但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并发症多[10]。随着现代人工技术的发展,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受到大家的认可[11]。在置换术操作中还要避免暴力性操作所致的医源性骨折,尽量选择骨水泥型假体,术后还需尽早接受肌肉及关节训练[12]。髋关节置换术主要优势体现在:①术后患者可尽早下床活动;②缩短卧床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③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高。本组研究结果表明,置换术组手术指标、术后指标、疗效等指标均优于内固定组。

综上所述,对于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来说,在符合关节置换术手术指征的情况下首选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耐受性更好,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参考文献

[1]程鹏,王玮琪.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5,14(4):689-691.
[2]杨志平.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8):105.
[3]黄新华.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4):134-135.
[4]康雅琴.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8(21):199-202.
[5]张华杰,刘昶,王秉文.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66-68.
[6]于中百.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5):117-118.
[7]黄胜荣.用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4):90-91.
[8]孙辉,高立华.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修复老年股骨颈骨折:18个月随访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53):8536.
[9]牛垚,陈元庆,秦定霞.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2):42.
[10]邬红卫,熊自强,马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5,18(20):183-184.
[11]叶华.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5,21(1):74-75.
[12]黄屾.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4):223-2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8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