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比动态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1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律失常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动态组(2021例,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常规组(1995例,常规心电图检查),统计并比较2组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动态组冠心病患者各心律失常检出率均明显比常规组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对疾病防控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
本文引用格式:张倩.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174.
0引言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都是影响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心律失常则是其常见临床症状,可加重患者病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早期发现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并及时予以有效的干预,是控制患者病情进展,避免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措施[1]。本文主要对比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找到较为理想的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方法,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现阐述如下。
1基线资料与研究方法
1.1基线资料
回顾性分析401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根据心律失常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动态组(2021例,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常规组(1995例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组:男女各为1134例、887例;年龄范围为36-79岁,年龄均值为(55.82±5.47)岁;体重指数范围为18.49-23.12kg/m2,体重指数均值为(21.92±0.56)kg/m2;常规组:男女各为1119例、876例;年龄范围为38-78岁,年龄均值为(55.73±5.39)岁;体重指数范围为18.51-23.03kg/m2,体重指数均值为(21.86±0.54)kg/m2。
入选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1)合并各种可影响患者心律的其他疾病者;(2)近期使用过可影响心律药物者。
1.2检查方法
动态组: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即先指导患者采取不同体位,并记录其不同体位情况下的心电图,然后采集并记录患者连续24h的心电图,最后分析患者心电图情况;常规组: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即指导患者平卧并保持安静和放松,同样先记录其不同体位情况下的心电图,然后采用12导联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电压和纸速分别为1mV/10mm、25mm/s,共记录3个及以上心动周期。2组均由同一名专业医师进行心电图分析和纠正,常规心电监护仪由徐州首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动态心电监护仪由江苏德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2组心律失常检出情况,包括室性及房性早搏成对、室性及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及房性早搏早发、短阵室上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
1.4数据处理
计量和计数数据分别用(±s)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利用SPSS 18.0软件分别进行t检验和2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动态组冠心病患者各心律失常检出率均明显比常规组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属于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以胸痛、不适、乏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发生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而导致,并可因结构重塑而影响心脏电传导,导致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3]。
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临床上主要采用心电图进行监测,具有简单、方便、廉价等优点,而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事业的发展,动态心电监护仪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主要对比了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发现动态组冠心病患者各心律失常检出率均明显比常规组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赵淑静研究结果一致[4],考虑是因为冠心病患者早期心脏血流动力学往往无显著变化,常规心电图仅能显示患者某一段时间的心电信号,不具有连续性,难以发现这种不显著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且冠心病患者静息时的血流量也可保持正常水平,因此常规心电图难以较准确地判断心律失常[5]。而动态心电图则可以实现24h连续监测,无论患者何时出现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其都能够较为准确地捕捉,从而可以提高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6]。此外,动态心电图还能够准确评价患者心肌病变情况,准确记录患者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因此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其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会更高。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可以准确判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等基本情况,可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陈继生,王达开,许军荣,等.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1):106-107.
[2]魏彤.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9(18):5310-5311.
[3]谢金玉,黄颖.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340-342.
[4]赵淑静.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5):2293-2296.
[5]李艳艳,贾伟.24h动态心电图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律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1):61-63,70.
[6]谭仕芸,任雪丽,张妙丽,等.12导联和3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老年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5):135-1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