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在校一年级女大学生生殖健康认知、态度现状及需求,为在校女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52名护理本科一年级女生进行调查。结果正确率较低的问题:避孕方法的正确率16.67%、人工流产的最佳时机9.42%、易孕期4.76%;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30.16%,表示贞操对现代女性不重要占13.49%。75.4%的大一女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需求比例较高的有健康性行为(77.78%)、性病防治知识(57.94%)、性心理卫生知识(55.95%),希望通过学校开设选修课或必修课(61.50%)、网站宣传(50.40%)、发放科普书籍或视频材料(46.43%)等途径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结论护理专业大一女生对生殖健康知识有很大需求,建议通过开设选修课或必修课、互联网及专家讲座等相结合的干预方式,对女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减少因知识缺乏带来的身心伤害。
关键词: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靳晶,张桐桐,廖春月,等.大一女生性及生殖健康知识及态度现状调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292-293.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青少年性生理成熟普遍提前而性心理 发育滞后,生殖健康知识缺乏与科学性不够,青少年群体中婚前同 居、少女妊娠、人工流产及性传播疾病发生率均在上升 [1]。女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特殊群体,由于受西方文化“性自由”思想冲击及网 络媒体等信息传播的影响,致使大学生性意识十分活跃。我国在大学生中开展的系统性生殖健康教育不足 [2],导致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不同程度缺乏,在婚前性行为和意外妊娠中受到不同程度 的身体和心理的伤害。目前,国内对于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认 知情况的研究多侧重于女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情况 [3]、发生性行为后的处理以及对生殖健康的态度 [4],国外多研究对于未成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和公众平台等媒体宣传生殖健康知识。本研究旨在了解女大学生性及生殖健康知识现状、 需求及其希望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性及生殖健康教育,以减少因知识缺乏造成身体及心理上的伤害。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本科一年级女生,共 252 人。发放问卷252 份,回收有效问卷 252 份,有效回收率 100%。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根据研究的目的,结合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该问卷 整体 Cronbach's 系数为 0.798。问卷的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性及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对性和生殖健康的态度及生殖 健康知识需求四部分。
1.2.2调查方法
由调查者在教室统一发放问卷,并给予统一指导,学生不记名 进行填写,填写完毕当场收回。
2结果
2.1基本资料
252 人中,平均(20.63±0.76)岁;户籍所在地为城镇 105 人(41.67%)、农村 147 人(58.33%);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分别为 96 人(38.10%)、156 人(61.90%)。
2.2性及生殖健康知识认知情况
女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见表 1。在多选题以下哪些是性传播疾病(梅毒、艾滋病、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 疣、淋菌性尿道炎、乙肝)的问题中完全答对的只有 11 人(占4.36%),82.54% 的大一女生认为性传播疾病是由于无保护性行为造成的。
2.3对性和生殖健康的态度
有 30.16% 的女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13.49%的女大学生表示贞操对现代女性不重要,5.56% 的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未婚先孕对女方的前途、名誉都没有影响,96.03% 的女大学生认为人工流产对女性身心和以后的妊娠会产生很大影响。
2
.4对性及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
61.90% 的大一女生表示曾经没有参加过学校开展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活动。由表 2 可以看出,75.4% 的大一女生认为有必要开展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
3讨论
3.1大一女生性及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
由表 1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一女生对月经、艾滋病相关知识有正确认识,但对避孕、流产及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认识不够全面,可以看出大一女生缺乏全面、系统的性及生殖健康相关知识; 这与我国长期以来比较重视对已婚夫妇的避孕知识教育 [5],忽略了对青少年群体的避孕知识教育 [6],而性与生殖健康这样的隐私话题多数女大学生选择避而不谈,导致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好,这可能与国家对艾滋病宣传和教育力度较大,以及近几年本校坚持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有关。相关调查表明 [1],随着社会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国家政策及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宽容,使得当代女大学生非婚性行为的比例不断上升,未婚先孕、流产的比例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有调查显示男生中有性行为的人数多于女生,男生对非婚性行为和未婚先孕的宽容程度要大于女生 [7],且年轻人容易冲动,可能因一时激情导致非意愿妊娠,而作为承担性行为后怀孕与流产风险的女方,更加需要使用 紧急避孕药、人工流产等相关生殖健康的教育。
3.2女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
由表 2 可以看出,64.29% 的大一女生认为自己需要接受性及生殖健康教育,表示女大学生渴望获得性及生殖健康相关知识。 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对于女大学生性及生殖健康教育的不足,难以 满足女大学生的需求。女大学生身体发育渐趋成熟,心理发育易受外界影响,性意识比较活跃,从而在性行为上放纵自己,导致在婚前性行为、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和性传播疾病中受到不同程度的 身心伤害,也成为女大学生学习生活潜在的影响因素,所以女大学 生对健康性行为、性病防治知识、避孕知识等相关生殖健康知识都 有较高的需求比例,需要专业的性及生殖健康知识来指导其健康的性生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减少因知识缺乏所带来的身心 伤害。因此,高校应该对女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性及生殖健康教育,以满足女大学生对性及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
3.3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的方式
通过调查可知,我校大一女生主要通过网络、杂志、报纸、广播 电视、同学朋友交流等途径获取性及生殖健康知识,所获得的知识既不全面又不完全准确。有研究表明,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来源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学校是大学生性与生殖教育的主体,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需求,采用当代女大学生易接受的方式,适时适度地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 [8],同时,我国高中极少开展生殖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在大学补上这一课。所以,应充分发挥高校阵地的教育优势,以学校为教学主体,通过开设选修课或必修课、专家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伴随着 21 世纪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可传播性和资源共享的易获取性让学生学习的可选择范围得以扩展,互联网进入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学活动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 [9],高校可通过校园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定期发布性及生殖健康知识,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的易获取性,让女大学生更加高效便捷的获取性及生殖健康知识。另外,可利用隐秘性和参与性更强、 教育效果更满意的室友间同伴教育方式 [10] 进行学习和探讨,或进行生殖健康知识问答、有奖竞赛、辩论赛等,增强大学生维护性与生殖健康的意识,从而提高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总之,女大学生性及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不够全面、准确,学校应重视女大学生性及生殖健康状况,根据女大学生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性及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女大学生的性及生殖健康知识认知水平,从而减少其因知识缺乏所致的身体及心理上的伤害。 因本研究局限于我校护理本科一年级的女生,无法代表所有专业在校女大学生的性及生殖健康状况,我们应该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以期更加全面了解在校女大学生的性及生殖健康认知、态度及需求情况。
参考文献
[1]瞿丽 .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的调查 [J]. 重庆医学,2014,43(18):2328-2331.
[2]余学红 , 龚艳 .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认知现状调查 [J]. 湖北中医杂志 ,2014,36(04):77- 78.
[3]王江,李瑞冰 . 在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调查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19(18):149-150.
[4]Hai-ting YANG,Lang-jiang YAO,Li-ying WU, et al.Status of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Guangzhou city[J].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2016,27(01):41-49.
[5]刘铁英 . 长春市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调查及思考 [J]. 中国培训 ,2016(16):111-112.
[6]许兆瑞 , 方军 . 长春市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J]. 中国妇幼保健 ,2011,26(13):1999-2000.
[7]张爽,郭静 . 北京市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需求及性别差异 [J]. 中国健康教育,2011,27(01):25-28.
[8]李慈华 , 温玫玫 , 韩菊梅 . 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广东某高校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9(35):117- 120.
[9]陈永锋. 大数据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挑战与变革[J]. 考试周刊,2014,(23):6-7.
[10]欧阳艳琼,赵小红 . 室友间同伴教育对女大学生避孕及生殖健康认知状况影响的研究 [J]. 护理研究,2014,28(22):2794-27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