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比较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9 13:16: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来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228例患者,按照检查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病变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室上速、房室肥大和窦性停博等指标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阳性率(61.40%)高于对照组(48.25%),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比较中,动态心电图对心电异常检出率更高,阳性率也更高,对于患者后期治疗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临床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齐曼·肖合来提,热娜古力·阿布力孜.比较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74,76.

0引言

心电图是诊断心电异常的一种常用方式,是反映心脏激动的电学活动,对于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也是心血管类疾病非创伤检查的一种手段,因此患者对此具有良好的依从性,现已得到临床推广[1]。目前心电图分为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虽然两者在检查心电异常方面效果确切,但是由于某些心血管疾病发病隐匿,常规心电图无法实时监测各个时间段的心脏活动而且时间短,很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影响诊断结果,进而耽误患者治疗[2]。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监测心电图,是可以在24 h内连续记录患者心电信号,最多可达10万次,为其诊断提供精确可控的数据,大大提高了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率[3]。本文通过228例患者运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进行对比诊断,探究其临床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进行心电图检查的228例患者,按照检查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上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心血管类疾病。其中观察组男56例,女58例,年龄41~75岁,平均(56.4±4.9)岁,高血压36例,冠心病29例,肺源性心脏病49例;对照组男63例,女51例,年龄40~73岁,平均(57.2±5.3)岁,高血压42例,冠心病38例,肺源性心脏病34例。排除标准:①年龄超过75岁者;②存在心脏或心律失常但合并其他急性心血管疾病者;③无法坚持治疗者;④家属未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经检验分析后得出,P>0.05,无任何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1天停止服用任何治疗药物[4]。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连续在24 h内记录患者心电信号并详细记录,在此期间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排除任何外界和心理的干扰,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状态,同时采用多体位对患者进行检查,记录患者在检查期间是否存在胸闷气短等不适现象。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在检查前让患者取平卧位并保持安静,详细记录患者12导联心电分析图。两组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测后,检测结果均交由心电图科室专业医师进行分析[5-6]。

1.3效果判定

在经过心电图科室专业医师检查分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主要有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室上速、房室肥大、窦性停博和期间收缩等多项指标的诊断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阳性率。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进行表示,经由2检验;计量资料则使用(±s)表示,经由t检验,若P<0.05的话,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阳性率,观察组患者阳性率(61.40%)高于对照组(48.25%),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3讨论

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多为心律失常、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检查主要是通过心电图,借由其记录的心电变化来确诊心血管疾病的类型,现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常规心电图的记录时间短暂,无法对患者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变化进行记录,这样必然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漏诊和误诊现象出现,不利于患者后期治疗[7]。

现采用的动态心电图是可长时间连续记录患者心电变化,患者在自由活动时也可进行记录,根本不会影响患者正常活动,且能全面地记录患者各类型心律失常和ST-T段异常情况,还可能通过心肌缺血程度和次数来进行综合诊断,因此动态心电图对心血管疾病诊断起着重要作用。专业医生可根据动态心电图所记录的心电,获得同步心律变化图,更有利于医生及时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常规心电图容易出现假阳性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查结果,导致误诊可能性增加[8]。在本次研究中也可以发现,228例患者分别进行了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根据表1可以看出常规心电图各项异常指标检出例数均低于动态心电图,更印证了动态心电图的优势所在,表2则可以看出动态心电图阳性率高于常规心电图阳性率,说明动态心电图记录全面且准确。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经过长时间对患者心电情况进行记录,更加全面准确地诊断其病症类型,利于后期治疗,检查结果阳性率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红梅,王学工,李艳玲,等.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a1):100-101.
[2]董学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3(13):22.
[3]徐敏芝.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54(4):85.
[4]艾丹,徐婷,熊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61(13):55.
[5]王永军.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3):311.
[6]齐文丽.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比较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2):186-187.
[7]Li H,Kang L,Sun Y.Clinical value of cardiac color ultrasound and cardiac troponin T combined wit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treat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J].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2017,18(21):214.
[8]Jing-Chao L,Shu-Juan D,Hai-Jia Y,et al.The value of long-time ECG recorder in diagnosing arrhythmia[J].Journal of Practical Electrocardiology,2017,5(22):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7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