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傍针刺法治疗痹证的临床研究概况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9 11:39: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归纳傍针刺法对于痹证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检索国内相关中文数据库关于傍针刺法治疗痹证的相关文献,提取信息综合分析。结果傍针刺法治疗痹证的文献量少,治疗的有效率为73.3%~98.8%不等,评价指标多以主观指标为主。结论傍针刺法治疗痹证疗效可观,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学习,然而对于傍针刺法治疗痹证的机理还不够明确,同时没有质量较高、样本量大、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及系统评价,需进一步探索学习。

关键词:傍针刺法;痹证;综述

本文引用格式:段瑞瑞,古丽尼尕尔·阿布力孜,李政.傍针刺法治疗痹证的临床研究概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66,68.

1文献研究如下

1.1古代文献研究在方法及机理方面


傍针刺出自《灵枢·官针》,言“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张介宾注:“傍针刺者,一正一傍也,正着刺其经,傍者刺其络,故可以刺久居之留痹。”傍针刺多用于治疗疼痛显著、位置固定、迁延日久的痹证和痛证,该针法直刺以祛邪,傍刺有益于疏通经络,两者合力,则痹证可瘥矣。傍针刺法的功效可概括为活血化瘀通络、除湿散寒止痛等,虽然目前临床应用并不是很广泛,但所用之处收效颇多,可以极大地缓解各种痹证的疼痛、晨僵,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具体操作:取疼痛点及周边腧穴,直刺一针,使针得气,然后在该穴位旁开5分到1寸的范围内斜刺一针,使傍刺的针针尖向直刺的针,针得气时无需进针,可留针10分钟后,行针一次,行两次针后出针。两针深度基本相等。

1.2现代研究在临床病种疗效方面

1.2.1腰痛病


傍针刺法治疗腰痛病:苏涛、邓海霞[1]等将傍针刺法与推拿艾灸结合治疗腰椎肩盘突出症,实验组主穴取病变部位对应的腰夹脊穴位,并采用傍针刺法,行提插捻转基本行针手法,予以平补平泻,以有传导感为佳。治疗组的有效率达到73.3%,对照组予普通针刺,余治疗与治疗组相同,显效率是46.7%,两组显效有明显差异,说明傍针刺法在治疗腰痛有明显效果。甘礼盈[2]等使用电针结合傍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研究共纳入70例患者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治疗组选取阿是穴1~2个行傍针刺法,并将傍针刺的阿是穴接入频率100Hz疎密波,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针刺10分钟后行针一次,行针3次后起针。治疗组的常规选穴及操作与对照组相同,针刺10分钟后行针一次,行针3次后起针。针刺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可达到94.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9%,治疗组的有效率关于对照组,说明傍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有效。朱欢[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验组采用阿是穴及附近的“压痛点”或“筋结”的地方行傍针关刺法,行重刺激手法,及时出针,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环跳、阳陵泉、委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的有效率76.7%,结果表明傍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亦优于常规针刺组。

\

 
1.2.2膝痹病

傍针刺治疗膝痹病:李建武等[4]选取中老年人体重指数正常的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膝关节疼痛、肿胀、上下楼梯、关节屈伸度指数及中医证候变化为观察指标。治疗组采用傍针刺法,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法,经过2个疗程治疗及1个月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照组的77.55%,且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傍针刺法比普通针刺效果好。涂小华[5]采用傍针刺法治疗膝痹病,治疗组在主穴(内膝眼、外膝眼)傍刺的基础上,每次加用2~3个配穴:阳陵泉、血海、阴陵泉、梁丘,加用TDP局部照射。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方法。最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5%,表明傍针刺对于膝痹病的治疗优于常规针刺法。

1.2.3项痹病

傍针刺应用于项痹病:周卿、包斐丰[6]等运用傍针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共纳入的63例患者并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两个组。实验组的阿是穴位采用傍针刺结合电针。对照组予普通针刺并接入电针。均隔日一次,共治疗5次。采用视觉疼痛评分量表评估,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傍针刺法治疗项痹病有疗效。李俐,吴明霞[7]等纳入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实验组的风池穴采用傍针刺法,对照组予项八针,均留针加用TDP照射15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2次,起针后再予拔罐10分钟,间隔1~2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经治疗,实验组的有效率90%,优于对照组78.0%,表明傍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1.2.4肩痹病

傍针刺治疗肩痹病:史永奋、王丹华[8]等治疗肩周炎时采用傍针刺法结合电针加拔罐的方法。一共纳入104例肩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傍针刺刺肩内陵穴,对照组予普通针刺,均予电针、拔罐。每隔一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测量治疗前后患侧拇指至对侧肩甲角距离,来评估治疗效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93.2%,对照组的显效率86.7%,上述结论说明傍针刺法能够更好地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缓解疼痛。朱自涛[9]使用傍针刺结合TDP照射的方法治疗肩周炎,将纳入肩周炎标准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傍针刺法,对照组常规针刺,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是64%,对照组的为46.7%,说明傍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彭长林[10]采用傍针刺法治疗肩周炎,将患有肩周炎的84个病人,在阿是穴予傍针刺,并配合TDP照射、耳针以及肩关节康复训练的方式,治愈56例,好转27例,6个月后随访53例,均未复发。结果表明傍针刺法对于肩痹病效果较好。

1.2.5肘痹病

傍针刺治疗肘痹病:周有峰、欧阳八四[11]将傍针刺法运用于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研究共纳入50例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傍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傍针刺组采用傍针刺,12次治疗是一个疗程,傍针刺组的有效率96%,常规针刺组为88%,结论为傍针刺法治疗效果优于一般针刺。

1.2.6其他部位的痹证

李云燕等[12]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傍针刺组在阿是穴傍针刺基础上配合合谷、外关及神灯照射,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经治疗后傍针刺组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好。

1.3文献研究结论

综合文献分析,傍针刺法主要应用于各种痹证的治疗,该方法自1983年就有文献报道。文献分析的结果表明傍针刺法治疗痹证是行之有效的。笔者认为,傍针刺法源于《内经》,明确提出可治疗留痹久居者,并且目前报道的文献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说明该方法在理论及实践方面均是可行的。但是关于傍针刺法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①文献并未提到傍针的进针点,即傍针的进针点是否与直刺针在同一经络循行处;②傍针进针后针尖是否会于一处;③直刺和斜刺的机制还不清楚,也没有这方面机制的研究,以及针尖的方向和进针角度不同是否会产生不一样的临床疗效;④样本量小并且缺少随访。

2结论

2.1痹证在中医及西医领域的范畴


中医对痹证的认识和治疗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华佗的《中藏经》指出“痹者,闭也”。说明但凡气血运行不畅,经气不通引起的一类疾病都可称之为痹证;狭义上就是指风、寒、湿、热等邪气侵入机体,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痹证”对应西医也不仅仅是指某一种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

 
2.2痹证的病因病机概括

《素问·痹论》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论痹》又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类证治裁·痹证》云“诸痹……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气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说明痹证的病因可归纳为外邪侵入和正虚邪恋。由此痹证的基本病机可概括为以外邪闭阻经络气血,治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

2.3傍针刺治疗痹证的机理:

《灵枢·周痹》云“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阐明了痹证疼痛的机理;痹证的治疗以减轻疼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我们认为傍针刺者,直刺一,傍于直刺再各刺一针的操作中蕴含的理念类似于现代医学提出的靶向观点,采用傍针刺法时,有足够的刺激量可直达病所,从而加强舒筋止痛、除湿散寒、调和气血的作用;气至病所,邪去正安,则病可瘥矣。临床中多用于痛处固定不移、病程日久的痹证。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心诚则明,心诚则灵,只有相信针灸,不断深入探索研究,才能达到易用难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苏涛,邓海霞.傍针刺艾灸推拿治疗腰椎管狭窄症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01):155-156.
[2]甘礼盈,冼斌,李凤凤,等.电针结合傍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05):133-134.
[3]朱欢.傍针关刺合下闪电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6):71-72.
[4]李建武,曾繁广.傍刺联合电针治疗中老年体重指数正常原发性膝骨关节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5).
[5]涂小华.毫针傍刺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J].现代医药卫生,2002,18(9):801.
[6]周卿,包斐丰,张海峰.阿是穴傍针刺结合电针治疗中青年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0):2517-2519.
[7]李俐,吴明霞.傍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J].福建中医药,2007,38(2):28.
[8]史永奋,王丹华,张海缨.运用《黄帝内经》傍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3):40-41.
[9]朱自涛.傍针刺加TDP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8):78-79.
[10]彭长林.傍针刺为主治疗肩关节周围炎84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5):27-29.
[11]周有峰.傍针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血清TXA_2作用效能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
[12]李云燕,钟贤章.傍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50例小结[J].中医药导报,2005,11(8):39-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719.html
本文标签: 傍针刺法 ,痹证 ,综述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