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PCT对各型腹腔积液的炎症反应性及对腹膜炎抗生素应用指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9 10:01: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不同类型腹腔积液腹膜炎抗生素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普外科住院的腹腔积液腹膜炎患者928例,按腹腔积液类型分为三组,其中血性腹腔积液22例,肠内容物性286例,胃液性620例。绘制不同积液类型腹膜炎PCT变化趋势图,比较各类型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费用和拔管时间的差异。以上样本又分为两组,A组为PCT连续性监测良好组,B组为仅有入院急查结果。统计A组入院急查、手术当天、术后第一天及术后第二天血清PC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费用、抗生素疗程及住院费用的差异性。结果血性腹膜炎患者血清PCT水平、住院时间和抗生素费用明显低于肠内容物性和胃液性腹膜炎患者(P<0.05);肠内容物性和胃液性结果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抗生素疗程、抗生素费用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不同腹腔积液类型因炎性反应所致的PCT升高程度不同;通过PCT动态监测可有效控制此类患者的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和费用。

关键词:降钙素原;腹膜炎;腹腔积液;抗生素

本文引用格式:年士艳.PCT对各型腹腔积液的炎症反应性及对腹膜炎抗生素应用指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164,166.

0引言

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由感染、化学性物质(如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或损伤等因素引起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急、进展迅速等特点[1],急性腹膜炎最常见的病因为细菌感染,在机体受到感染及炎性应激刺激时血清PCT水平可迅速升高,因而被认为是有价值的监测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在指导临床抗生素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重点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不同类型腹腔积液腹膜炎抗生素使用的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普外科住院的腹腔积液腹膜炎患者928例,其中男性498例,女性430例,年龄32~77岁,平均45.6±10.8岁,以上收集的病例均为非感染患者。根据腹腔积液类型分为三组,其中,血性22例、肠内容物性286例、胃液性620例。将以上患者又分为A、B两组,A组为PCT连续性监测良好组,B组为仅有入院急查结果。其中,A组包括血性17例、肠内容物性173例、胃液性350例。

\

 
1.2方法

PCT检测使用Roche cobas e 601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及其配套试剂。观察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费用和拔管时间。统计A组中不同腹腔积液类型腹膜炎患者入院急查、手术当天、术后第一天及第二天PCT的检测结果,对其均值进行比较,另做出PCT水平变化趋势图以观察三种不同继发性腹膜炎类型对PCT的影响差异。同时,分别统计A组和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费用、住院费用。继发性腹膜炎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外科学[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腹腔积液类型腹膜炎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血性腹膜炎患者住院时间和抗生素费用明显低于肠内容物性和胃液性患者(P<0.05);但术后拔管时间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A组不同腹腔积液类型腹膜炎患者PCT变化情况比较

血性腹膜炎患者入院急查PCT水平较低(<0.5ng/mL),且变化幅度较小;肠内容物性及胃液性腹膜炎患者PCT水平变化趋势较为相似,二者入院急查水平(>2.0 ng/mL)均远高于血性腹膜炎患者,而胃液性腹膜炎患者的PCT水平又高于肠内容物性腹膜炎患者,在手术当天达到峰值,术后胃液性及肠内容物性腹膜炎患者PCT变化水平同步快速回落,见图1。


\


2.3A组与B组临床指标比较

A组住院时间、抗生素疗程、抗生素费用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B组(P<0.05),见表2。


\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胃液性、肠液性腹膜炎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费用显著高于血性患者,但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说明这三种不同类型腹膜炎患者在病情严重程度上存在不同。从变化趋势图上可见,三种腹膜炎类型的患者在入院当天测得的PCT水平有明显差异,胃液性患者PCT水平升高最为明显,肠内容物性患者次之,唯有血性患者的水平较低且曲线变化较为平缓。说明不同刺激物导致PCT反应性增高幅度不同。文献报道[3],胃液中的大量胃酸对机体有较强的刺激,且刺激程度要大于胆汁、胰液及血液等,与本次研究结果较为契合,故推测胃液性腹膜炎患者的高水平PCT可能与胃酸有关。根据目前的诊疗规范,当PCT>0.5ng/mL时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建议使用抗生素[4]。图1结果显示胃液性及肠内容物性腹膜炎患者的PCT均值远高于0.5ng/mL。对于肠内容物性腹膜炎患者,可能是肠破裂后短时间大量肠内细菌入血,导致了菌血症或脓毒血症,也可能是创伤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对于胃液性腹膜炎患者,也可能是受到胃酸的刺激导致的炎性反应使PCT水平升高,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细菌感染。两组患者中,当腹腔积液等致病因素排除后PCT水平显著降低,也验证了此推论。以上结果显示,通过患者入院急查PCT的结果,可对病人的积液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判断,从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术后连续监测PCT结果有助于病情监测和用药指导。

表2结果得出,A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疗程、抗生素费用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B组患者,与文献报道一致[5],说明动态监测患者血清PCT水平可实时反映病人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2012年《降钙素原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指出,如果PCT水平较初始值下降90%以上,建议停止抗生素治疗[6]。故可通过PCT的动态监测,结合下降情况,再辅以其它检查结果,可提高抗生素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有效降低费用和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作为临床感染的高发病种也需分类对待,不同类型患者机体炎性反应程度不一,需用抗生素种类及剂量也不同,PCT实时监测有助于指导腹腔积液腹膜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柯重伟,丁丹.腹腔镜技术在急性腹膜炎诊治中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7(5):560-561.
[2]石美鑫.实用外科学[M].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60-683.
[3]耿生新.急性腹膜炎的病因分析(附152例报告)[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01(35):123-124.
[4]孙景芝,阮明波.B超对80例腹腔积液的观察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46-46.
[5]王盛尧,刘海燕.血浆降钙素原监测指导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治疗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5,21(22):4155-4156.
[6]降钙素原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944-9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6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