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在肛肠病术后换药疼痛缓解治疗中结合使用中医序贯疗法后的效果,并给出相关评价以供提出有效缓解疼痛的措施。方法在我院选择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患者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把所选取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序贯中医外治法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一般缓解疼痛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对肛肠疾病患者的术后换药止痛效果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采取中医序贯治疗法来缓解肛肠疾病手术后换药过程产生的疼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序贯疗法;肛肠疾病;换药疼痛;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孙真理.中医序贯疗法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的疗效评价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167+169.
0引言
近年来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改观,各种各样美食的诱惑使得人们忽略了对肠胃的保护,因此,随之而来的肛肠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地上升。在肛肠疾病治疗中,术后换药的疼痛缓解在整个治疗非常重要,也是当前肛肠疾病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所在。所以,研究新方法新措施来加强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则从实际案例分析中来评价中医序贯疗法对肛肠疾病术后换药过程的镇痛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的100例病人,这些均为接受肛肠手术治疗后换药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研究时间范围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研究患者的年龄为18岁,治疗组的最大年龄患者为66岁,对照组的年龄最大患者为68岁。经过数据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差异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1]。
1.2诊断标准。根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文中对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混合痔、肛瘘疾病的的诊断为参照标准。在此次研究中选取的研究对象多为与诊断标准较为一致或者极为接近诊断标准的肛肠疾病患者,以便于减少其他影响镇痛的复杂因素的出现。例如选择的患者病情有低位肛管直肠周围出现脓肿的、混合痔术后肛门周围有切口的以及出现低位单纯性肛瘘的。
1.3纳入标准。诊断标准与上述三种病症相符;年龄在18-68岁;手术治疗适应症也与上述三种病症相符。
2方法
2.1分组。把100例肛肠疾病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研究组别,选取中医综合止痛方法为治疗组患者止痛,选取口服西药氨酚待因片为对照组患者止痛。
2.2止痛干预方法
2.2.1对照组选取口服止痛药氨酚待因片:在换药之前提前前一小时口服氨酚待因片,用量584 mg。换药时间每天换1次,连续观察时间为一周(7天),出院后换药仍然继续,直至愈合。
2.2.2治疗组采用序贯中医外治综合止痛法:①在换药前,使用自拟中药熏洗方剂对创面进行先熏后洗,每日熏洗一次,一次用熏洗方剂一剂。②换药前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电针治疗法,在患者侧卧位进行换药准备,取患者的长强穴、次髎穴上贴上贴片,电针十分钟后取下帖片,待创面充分暴露之后方可进行消毒和换药操作,之后则用双层纱布覆盖住创面,最后用胶带进行纱布固定。③耳穴压豆止痛方法的操作:需要对压的穴位有耳部肛门穴、大肠穴、直肠穴、神门穴、交感穴、腰骶椎穴。具体的止痛操作方法是:首先通过对耳廓进行污垢的清洗消毒,然后确定穴位的压痛点,用长度宽度适合的伤湿止痛膏固定住王不留行籽止痛药,最后再进行按压止痛。按压要注意手法的轻重程度变化,由轻而重,用拇指和食指对压,按压效果以患者出现酸、麻、痛胀感觉为度。换药时间在3-4天之内即可,两耳轮流交替操作,持续换药观察一周。出医院后继续按此方法操作、换药治疗,直至伤口愈合[2]。
2.3疗效评价
2.3.1观察指标:换药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来对疼痛程度进行判定,具体评分方法为:在一条两端分别标为0和10的10 cm长的水平线或垂直线上,10表示最痛,0表示无痛,让患者配合在线上标记出最能代表其疼痛强度的点。
2.3.2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选用SPSS 17.0统计软件来,计数资料的确切性采用平方检验法,计量资料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2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P>0.05则视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中医序贯治疗法组比口服西药氨酚待因片组低;中医序贯治疗法组的换药后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比口服西药氨酚待因片组短;创面愈合时间中医序贯治疗法组比口服西药氨酚待因片组快;创面肉芽生长正常率中医序贯治疗法组比口服西药氨酚待因片组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治疗组也高于口服西药氨酚待因片组;所有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1)。总之,采用中医序贯治疗法对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的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口服西药氨酚待因片组。
4讨论
通过此次研究可以总结,中医序贯治疗法对于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的缓解有非常大的作用,为避免术后治疗影响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做好疼痛的缓解治疗是很关键的一步。
相比较于西医,中医的治疗方法往往会对患者身体健康的保护、对患者痊愈的治疗时间、对患者病情的控制等有好处,且副作用也小于西医,所以,对于肛肠类疾病的术后镇痛治疗对策来说,中医方法应该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深入分析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参考文献
[1]高秀秀,杨秀梅.疼痛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效果的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3):230231.
[2]杨晋媛.痔瘘病人的中医临床护理与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8):165-166.
[3]邓泽潭,王学莉.活血化瘀法在肛肠科疾病应用的疗效观察[C]//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20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