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采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60例,通过随机方法分为30例常规组与30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患儿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接受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腹泻停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过程中,通过中医推拿按摩方法可取得更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不仅可使患儿快速止泻,同时本身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具备很高的安全性,可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推拿按摩;消化不良性腹泻
本文引用格式:张艳芝.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207,209.
0引言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作为医院儿科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其本质上属于一种由多种致病原因所引发的大便次数增多与大便性状改变,是一种消化道综合征[1]。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通常见于婴幼儿群体中,并且以6个月至2岁婴幼儿群体为主要发病群体[2]。由于消化不良性腹泻容易对患儿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及时接受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方法较多,可分为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的不同导致其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性[3]。本研究对我院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60例,通过随机方法分为30例常规组与30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男孩21例,女孩9例,年龄为7个月至3岁,平均(1.7±0.7)岁;实验组男孩18例,女孩12例,年龄为7个月至3岁,平均(1.6±0.8)岁。纳入标准:①经过相关检查后,符合消化不良性腹泻诊断标准;②患儿及其家属以自愿为原则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对比后,发现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本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给予该组患儿蒙脱石散(南京易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078)规格为3 g/袋,以口服方法治疗,儿童1岁以下1袋/d,分3次服用;1~2岁1~2袋/d,分3次服用;2岁以上2~3袋/d,分3次服用,服用时需倒入半杯温开水(约30 mL)混匀快速服用。
实验组:本组患儿接受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首先使家属坐于等高椅子上,使其下肢膝关节弯曲,并拢双腿并倚靠于家属腿上,按摩时需隔衣进行操作。①推腹法:使手掌拇指同其余四肢相垂直,以拇指指腹进行按摩并推至腹部位置,以100次左右为治疗标准;②分推腹阴阳法:由患儿剑突处至季肋区进行分推治疗,首先以50~100次~指腹对大鱼际板门穴进行按摩,以30~50次为标准顺时针揉动。⑥揉足三里法:使拇指贴于足三里穴,以100次为标准进行揉动。对患儿施以5种以上推拿法,以连续治疗5 d为标准;同时推拿按摩治疗时需掌握合适力度[4-5]。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参考标准:显效-患儿精神状态好,大便正常且次数不超过2次/d;有效-患儿精神状态有一定改善,大便基本正常且次数不超过3次/d;无效-患儿病情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对两组停止腹泻时间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软件S P S S 2 0.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t和(±s)来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以卡方和(%)来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组与实验组治疗有效性对比情况
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常规组与实验组腹泻停止时间对比情况
对两组腹泻停止时间进行统计,可发现常规组腹泻停止时间为(2.2 5±0.7 9)d,而实验组腹泻停止时间为(1.1 4±0.6 1)d。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腹泻停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婴幼儿本身年龄较小,其肠道消化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再加上婴幼儿自身免疫功能的不完善,因此容易受到饮食不当的影响,引发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情况出现[6]。目前标准从神阙穴至两侧腹部进行分推,再次以50 100次标准由腹部中心分推至两侧;③揉腹法:平摊手掌并贴于患儿腹部,以50~100次标准逆时针揉动;④推背法:平摊手掌使四指并拢,分开拇指后使指腹贴于脊柱位置,自下而上按摩推动,以脊柱侧皮肤发热为治疗标准;⑤揉板门法:以右手拇指针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方法较多,但通过研究发现,西医治疗虽具备一定治疗效果,但其临床疗效难以达到预期,因此需采用更为有效的中医治疗。
腹泻在中医认知中,属于“泄泻”的范畴内,具体就是指大便次数增加,其大便稀薄且呈水样特征[7]。在中医治疗中,认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主要由湿盛及脾胃功能受损所导致,致使清浊不分、水谷混杂,并走大肠所形成[8]。在该疾病具体治疗中,可通过推拿按摩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中医推拿按摩本身无不良反应,且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具备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通过研究发现,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腹泻停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过程中,通过中医推拿按摩方法可取得更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不仅可使患儿快速止泻,同时本身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具备很高的安全性,可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乔艳永,王春雨.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8-9.
[2]王新成.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8):13333.
[3]梁红梅.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1):127-128.
[4]Zhao Q,Li Y,Huang J,et al.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of S-1 plus oxaliplatin as perioperative chem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study[J].Die Pharmazie,2017,72(4):236.
[5]张蕾,庄进飞.艾灸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6):99-100.
[6]陆星.探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172.
[7]Jia M,Lu X,Zhao L,et al.Effects of Fengliao-Changweikang in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Rats and its Mechanism Involving Colonic Motility[J].Journal of Neurogastroenterology&Motility,2018,24(3):479-489.
[8]汝玉江,郑晓燚.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76例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7,7(4):307-3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