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6 16:05: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诊治脑中风后遗症11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两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方案,分析两组神经功能、睡眠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8.64±3.52)分及睡眠指标(9.52±2.65)分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躯体(80.61±5.52)分、社会(81.65±6.29)分、心理(80.68±5.97)分等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方案,能改善机体神经功能,并提高患者睡眠指标,以及预后生活质量情况。

关键词:脑中风后遗症;针灸;康复训练;神经功能;睡眠指标

本文引用格式:刘锐坚,叶志兵.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337+340.

0引言

脑中风后遗症指的是患者脑中风一年以后,仍然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及语言障碍等症,也成为脑中风后遗症期,恢复程度比较慢[1]。临床通常采用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干预,以降低、缓解其后遗症[2]。近年来,中医针灸方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为提高患者疗效,本研究对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诊治脑中风后遗症55例患者应用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如下报告。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诊治脑中风后遗症110例患者,纳入:确诊为脑中风后遗症,资料完整,主动配合;排除:严重的肝肾疾病,心理、精神病,恶心肿瘤者,中途退出;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5-79岁,平均(65.14±7.37)岁,病程(62.93±12.39)d;研究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4-80岁,平均(64.23±8.62)岁,病程(64.76±11.46)d;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

1.2治疗方法。两组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及对症处理,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对患者予以语言、认知及反应能力相关训练,通过卡片识别及描述、复述训练;同时卧床期需要协助患者肢体摆放、关节活动等被动训练,结合其康复状况予以主动训练,包括患者耐力、平衡力,指导其进行站立、行走及走台阶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灸干预,选取命门、百会、曲池、大椎、气海、曲泽、合谷等穴位,选补虚泻实施针,针刺得气留针30 min,每天两次,两组疗程一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分析两组患者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分值高则缺损严重)及PSQI评分(睡眠质量指数,分值0-21分,分值高睡眠质量差);生活质量:依据SF-36量表评估,满分为100分,分高则质量越好[3-4]。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包处理,计量数据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n)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神经功能及睡眠指标。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及睡眠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神经功能(8.64±3.52)分及睡眠指标(9.52±2.65)分比对照组少(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躯体(80.61±5.52)分、社会(81.65±6.29)分、心理(80.68±5.97)分等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见表2。


\


3讨论

脑中风后遗症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偏瘫、偏盲、肢体麻木、失语、口眼歪斜、共济失调、头晕等。脑中风后遗症主要病因为脑血管内血压、血脂及血粘度比较高,且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脑动脉血栓堵塞,出现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5]。临床通常采用康复训练治疗,为提升其疗效,本研究对脑中风后遗症55例患者应用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方案效果分析,以期为研究提供借鉴。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8.64±3.52)分及睡眠指标(9.52±2.65)分比对照组少,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结果与杨虹波[6]等研究资料相符合,表明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方案能有效改善机体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睡眠指标。原因分析考虑可能为,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脑中风后遗症属“薄厥”“大厥”,主要因气血失养、瘀阻脉络、阴阳失调造成,临床主要治疗原则是扶正培本、平衡阴阳、活血行气。本研究组患者在语言、认知及反应能力、肢体相关训练基础上,予以针灸命门、百会、曲池、大椎、气海等穴位方案,能够有效活络通经、醒脑开窍、散瘀活血、祛邪扶正,从而刺激神经系统,改善脑血液循环,加快其重塑及恢复质量。同时,本研究中,研究组躯体(80.61±5.52)分、社会(81.65±6.29)分、心理(80.68±5.97)分等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患者高,进一步证实用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受样本、时间等影响,关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方案远期效果,有待再临床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方案,能改善机体神经功能,并提高患者睡眠指标,以及预后生活质量情况,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红柳.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8):181-182.
[2]果志霞.急性期脑中风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09):111-112.
[3]李晓华,于涛.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及睡眠质量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08):907-909.
[4]陈年环.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2):157+159.
[5]黄小艳,徐小鸿,付杰.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44-45.
[6]杨虹波.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3):2021-2023.
[7]庄立.康复护理联合针灸对中风后遗症老年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蛇志,2018,30(02):312-313.
[8]李永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3):35-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5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