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课题实验,并通过电脑随机分配组别,A组(n=10)予以常规护理指导,B组(n=10)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的干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与A组相比,B组在心电图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梗塞血管复通时间等指标上均显著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调查统计,B组总服务满意度为100.0%,对比A组的总服务满意度70.0%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缩短各项操作的时间,获得患者更高的护理评价,值得推荐。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见性护理;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马晓侠.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269-270.
0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罹患率、致残率以及病死率均较高的一种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能够及时使梗死血管复通、使心肌再灌注,但PCI治疗期间也易产生各种并发症[1-2]。因此,重视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期间的护理指导工作也非常必要。本组课题中,我院将预见性护理理念引入实施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取得较好的护理成效,现汇报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所选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由我院收治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发病后12h内到我院行急诊PCI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已在课题研究同意书、介入治疗同意书上签字。通过电脑随机分配组别,A组10例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2~78岁,平均(56.7±5.4)岁;B组10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43~79岁,平均(57.2±5.8)岁。通过SPSS20.0软件对A、B组间的基线资料做处理,P>0.05,适合做课题实验与研究。
1.2方法
A组予以常规护理指导,包括严密监测患者基础体征,叮嘱患者按医嘱服药,做好消毒隔离等基础工作,对症处理并发症等。B组在常规护理指导下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1)准备工作:成立预见性护理专项小组,合理设计急诊PCI术前护理流程,根据护理经验与文献资料,找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期间的不足,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制定护理对策,并定期根据患者反馈进行改进。(2)预见性护理内容:①院前,通过扁鹊飞救系统[3],尽快往中心医院传输患者的实时资料信息,以确保主治医师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病情,并做好相关救治工作;②在患者发病时,即刻告知主治医师,并迅速给予心电图描记,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诊疗时间;③由护理人员预见性采集心肌标志物,并尽快对心肌坏死标志物进行检测,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数据指导;④明确诊断后,由护理人员熟练安排时间,及时为患者开通静脉输液通路,并备齐溶栓药物,给予患者备皮、术前教育等;⑤采取“一包药”的形式对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进行包装、备用,以确保患者需要时能够及时使用[4];⑥指导患者遵医嘱嚼服药物,或将规定服用的药物研成粉末服用;⑦为患者开通静脉输液通路时选择左上肢,右上肢作为PCI手术穿刺肢;⑧提前开启网络心电图,同时为避免影响心电图描记速度,应提前设置心电导线呈清理状态;⑨术前在方便取用的位置放置采血针、试管、备皮包等物品,同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以缩短术前备齐所需物品的时间;⑩在妥善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后,应及时联系转运人员、电梯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以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妥善到位,保障患者可迅速转运至介入治疗室。
1.3评估项目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临床指标,包括:①心电图完成时间;②术前准备时间;③肌钙蛋白出报告时间;④梗塞血管复通时间。同时采取自制护理问卷表,调查统计两组的服务满意情况。
1.4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中的2与t对课题研究数据(计数、计量资料)做检验,以率(%)与(±s)的方式描述输出结果,P<0.05提示课题研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组与B组各项操作时间的记录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在心电图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梗塞血管复通时间等指标上均显著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A组与B组的护理服务评价结果
经调查统计,B组总服务满意度为100.0%,对比A组的总服务满意度70.0%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脉血流在冠脉病变的前提下骤然减少或中断,使心肌组织缺乏良好的血氧供应而坏死引起,该病患者常有持久的后胸骨疼痛症状,并可继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非常严重[5]。急诊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但治疗期间极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增加护理风险[6],因此,妥善做好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期间的护理干预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预见性护理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够利用护理程序综合评估与判断患者病情,提前预知护理风险,并制定措施积极应对。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预见性护理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面更有帮助,能够明显提升护理管理质量[7]。此次通过对20例经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课题研究,我们发现B组在心电图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等各项操作时间上较A组均明显缩短,并且总服务满意度高可达100.0%,较A组有更理想的护理成效,该结果与相关文献看法大致吻合[8]。
综上所述,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缩短各项操作的时间,获得患者更高的护理评价,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姬燕,周恩会,占玲.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中的应用策略[J].吉林医学,2016,37(4):1018-1019.
[2]Tao S,Xiu FQ,Ying TZ,et al.Usefulness of the heart-rate variability complex for predicting cardiac mortalit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2014,14(1):59.
[3]李尔清,史玉琼,杨薇,等.急性心梗急诊行PCI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和预见性护理探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7):162-163.
[4]范晓华,曹岳蓉,刘洪珍,.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保护性临时起搏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2):1724-1728.
[5]曾军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的预见性护理[J].海南医学,2014,6(16):2489-2490.
[6]Li P,Yu D.Testing a Model to Reveal the Predictive Mechanism of Care-Seeking Decisions Among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2017,32(4):393-400.
[7]赵海伟.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恶心呕吐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0(22):147.
[8]李健,周丽娟.从预见性护理的角度构建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风险模型[J].中国全科医学,2014,16(30):3626-36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