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研究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5 10:01: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进行血液透析护理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措施,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到的研究对象共有100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按照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的血液透析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模式当中加强心理护理措施,完成护理后对两组患者透析舒适度进行评估,并调查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透析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且在焦虑、抑郁评分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进行血液透析护理中加强心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其透析舒适度,可以将心理护理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血液透析;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武莹.研究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278-279.

0引言

存在肾病的患者病情处于终末端的情况下往往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主要为了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血液透析指的是通过机械把机体当中的血液引到机体外面,对其进行净化、过滤,再将血液回输到患者的机体当中,这种方法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起到缓解作用,但是需要长时间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比较强烈[1],该类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通常比较严重。因此,临床对其实施护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对患者舒适度进行提升,缓解患者存在的痛苦。心理护理主要针对的是心理问题,对患者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十分关键。本研究主要分析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总共纳入的研究对象为100例,均为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其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29例男、21例女,年龄33~72岁,平均(45.3±3.2)岁,血液透析时长均在6个月至5年,平均(2.8±1.2)年;研究组中30例男、20例女,年龄32~75岁,平均(46.0±3.5)岁,血液透析时长均在5个月至5年,平均(3.0±1.5)年。将两组一般资料展开对比,P>0.05。

\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体位、生活护理,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让患者尽可能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更好地帮助透析的进行[2];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卫生清洁措施,指导患者保持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作息。研究组则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其具体涉及到的内容如下。

①建立并维持好良好护患关系。要保证心理护理能够有效进行,首先需要建立并维持好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对患者实施血液透析之前,护理人员以友好的态度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相关事项的介绍,包括血液透析流程、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可以做好心理准备并能够更好地配合进行血液透析,同时在患者接受治疗时要尊重患者的隐私[4],为其进行成功事例的讲解,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②心理护理。可以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该疾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血液透析属于一种相对成熟的治疗方法,让患者能够安心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在实施血液透析各项措施是需要确保动作轻柔、准确,保持温和、镇静的态度,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患者也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经验丰富,提升其对治疗的信心,缓解患者存在的恐惧、紧张心理。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定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是否存在焦虑、抑郁心理以及其严重程度,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并建议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缓解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

③团体心理辅导。针对同样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可以定期展开心理辅导[5-6],每周可以进行2次,进行相同治疗的患者可以互相讲述自己的病情以及存在的心理压力,提高自身对于疾病治疗的信心,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同时也可以互相继续建议,护理人员在旁进行指导,让患者可以心理上接受进行血液透析,有利于血液透析更好地进行。

1.3观察指标

展开不同护理措施后,对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舒适度采取评分来进行分级,选择自制的舒适度调查问卷,为100分制,80分以上为十分舒适、60~70分为比较舒适,60分以下则为不适。心理状态主要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7]。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对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表示计数数据,进行2检验;(±s)表示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当P<0.05时,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


进行舒适度比较,研究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

\

 

2.2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

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2。


\



3讨论

肾病患者到了终末期阶段往往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才能缓解其病情,血液透析虽然可以将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但是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会存在极大的不适感,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且血液透析需要长期进行,长时间将瘘管留置[8],患者难免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不利于血液透析的进行,因此对其进行护理时有必要展开心理护理措施,且心理护理需要涉及到各个环节,从血液透析的准备到完成整个过程都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才能全面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时加强心理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改善其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可见,该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红伟.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临床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7):164,171.
[2]叶贤斌,徐文珠,黄晶晶.血液透析中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8):2394-2395.
[3]孙霞,郝秀玲.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7):254-255.
[4]王春梅.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0):175,177.
[5]王芳,张攀科.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4):206-208.
[6]耿巧玲.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4):192-193.
[7]Lai S,Molfino A,Mecarelli O,et al.Neur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J].Therapeutic Apheresis and Dialysis,2018,23(12):12.
[8]Pourghaznein T,Heydari A,Manzari ZS,et al.“Immersion in an Ocean of Psychological Tension:”The Voices of Mothers with Children Undergoing Hemodialysis[J].Iranian Journal of Nursing&Midwifery Research,2018,23(4):253-2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4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