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抽取14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7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70例接受循证护理(研究组),观察比较护理效果,如住院时间、患者心理状态等。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肛门通气时间、发热时间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大(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心理情绪,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护理;循证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邓莹莹.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268,270.
0引言
急性胰腺炎多并发症、病程长、发病急,短时间中,可能会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此疾病属于急腹症。临床治疗时,为避免手术治疗破坏机体内环境,加大胰周组织感染率,病情允许状况下,给予保守治疗[1]。但保守治疗过程中,护理质量辅助提升疗效。常规护理方式忽略了患者生理和心理舒适度。且有研究指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中,可促进疾病恢复,改善护患关系等,现讨论1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抽取14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入选标准:①患者均接受血生化检查、血尿淀粉酶、B超等检查得到确诊;②病历资料齐全;③患者自行接受此次护理。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②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者;③肝肾功能异常;④中途脱落研究者。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32~78岁,平均为(48.6±1.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5~45h,平均为(9.5±0.6)h,轻度48例,重症22例;研究组: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32~79岁,平均(48.8±1.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6~45h,平均为(9.7±0.5)h,轻度49例,重症21例,患者基本资料差异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士严格观察并留意病情、体征症状变化,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按照医嘱给药,预防并发症,指导其饮食、情绪、疾病知识等方面。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由责任护士、二级岗护士、护士长组成,均统一培训小组成员,包含疾病知识、治疗方式、疾病预后、查阅文献方法等。
1.2.2确定问题
因急性胰腺炎疾病复发率高、多并发症,剧烈疼痛,病情进展快且凶险,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所以,本次护理重点问题为调节其营养、健康宣教、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等。
1.2.3循证支持
寻找有关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护理的资料,由小组机体评价、讨论、阅读,并结合患者病情和自身护理经验,制定护理计划。
1.2.4护理实施
①心理指导和健康宣教:患者易因疾病影响心理出现焦虑、恐惧情绪,各医护人员需按照接受和理解能力,为其讲解疾病护理方法、保守治疗优势、发病机制,以及禁食的重要性、注意事项、疾病预后等,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度,更好地配合此次治疗护理。全面了解其发病原因、家庭经济收入和实力状况,适当时机为其讲解疾病知识,疏导患者心理,主动与其交流,明确告知其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重要性,树立治疗信心。
②病情观察和处理:密切观察其腹痛持续时间、性质、位置、程度等,协助其更换体位,适当按摩其背部,加大舒适感,并指导更换体位,可用皮肤针刺疗法、松弛疗法等缓解疼痛。针对严重疼痛者,可适当给予镇痛药物,如哌替啶等,观察给药后不良反应,禁用吗啡。
③营养支持:急性胰腺炎会造成低蛋白血症、高分解、高代谢症状,而确保其营养充足为协助其度过急性期的主要措施之一。早期可采用静脉注入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针对未合并肠梗阻者,可实施空肠插管,持续4d后,肠内营养,确保进入体内的营养液温度在39℃,避免引发肠痉挛。疾病恢复期时,可按照其状况,食用易消化、低蛋白、低脂、清淡类饮食,勿暴饮暴食。
1.3指标判定
记录患者治疗指标。护理前、护理后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状态,评分越高则表明心理状态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病情恢复指标和心理状态评分(计量资料)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处理,做t检验,用(±s)表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情恢复指标
研究组住院时间、肛门通气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发热时间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大(P<0.05),详见下表1。
2.2 SDS、SAS评分
比较SDS、SAS评分,护理前,数据差异小(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大(P<0.05),详见下表2。
3讨论
临床消化性危重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腹膜刺激征、黄疸、发热、腹胀、腹痛,疾病特征为死亡率高、多并发症、病情发展速度快、发病急等。以往治疗此疾病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因术后恢复速度缓慢、创伤性大,且手术创伤会加大急症反应,死亡率高。非手术治疗则疗效突出,且对患者影响较小,已发展为近年来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方式[2-3]。但治疗过程中,护理质量也对疗效有一定决定性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疾病恢复指标、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在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心理状态和疾病恢复方面作用比常规护理更为明显。
循证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指用最可靠、最新的科学依据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4-5]。此护理模式的基础为可靠且真实的科学证据,并联合患者愿望、临床经验、专业技能等制定护理方案,降低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6-7]。通过提出、分析问题,并确保论据的可效度,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护理干预计划,则可保证护理干预有据可依,降低了盲目性和主观性。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心理情绪,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蓉,宋燕波.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室综合征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150-152.
[2]张瀚文,任宏飞,张铭光.循证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激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56-157.
[3]任丽英.循证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激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7,30(2):113-115.
[4]Lai SW,Lin CL,Liao KF.Splenectomy Correlates With Increased Risk of Acute Pancreatitis:A Case-Control Study in Taiwan[J].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6,26(9):488-492.
[5]叶思琦,陈喆,韦筱燕.循证护理在胰腺术后患者不良反应中的护理对策[J].贵州医药,2018,42(4):504-505.
[6]阎婧.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16):1802-1803.
[7]戚晓霞,杨蕾,韩丽娟.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6,24(2):153-1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