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比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资料选择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患者140例,将全部患儿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纳入患儿70例。给对照组患儿实施的是常规护理措施,给观察组患儿实施的是细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这些情况,经比较得出,观察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措施的效果显著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效果,由此可见,细节护理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关键词:常规护理;细节护理;儿科护理;价值;比较
本文引用格式:王美先.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332-333.
0引言
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了,人们对自己的健康十分关注,进而对医疗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儿科护理中,护理人员要面对年龄较小的患者,小儿患者是患者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人群,他们容易发生哭闹,配合度很差,这在无形中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1]。为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我们将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分组应用于儿科护理中,并分析这两种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科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患者14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资料,将全部患儿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患儿有70例。(1)在观察组中,男性患儿有40例,女性患儿有30例,患儿的年龄为4-12岁,平均年龄为(8.12±1.33)岁。(2)在对照组中,男性患儿有35例,女性患儿有35例,患儿的年龄为4.5-12.0岁,平均年龄为(8.88±1.78)岁。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情况,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较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患儿入院后给患儿实施健康知识告知、用药指导、基础护理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为:
1.2.1制定护理计划
护理人员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患儿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确保护理计划是具有针对性的[2]。
1.2.2环境护理
因为患儿具有特殊性,年龄较小,医院的环境难免会让患儿感到陌生与恐惧,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优化病房的环境,增强住院环境的卡通化,给患儿创建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并准备一些卡通玩具。护理人员在给患儿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为了增加患儿的配合度可以多鼓励患儿,如果患儿表现好就奖励给他小红花,以这种方式患儿容易接受,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1.2.3心理护理
患儿年龄较小,在患病后由于多种原因会增加患儿的不良心理,导致患儿产生恐惧等不良心理,在对患儿实施护理的多数时间患儿都在哭闹,这给患儿的疾病治疗造成很大阻碍,为此,护士要耐心的对待患儿,多和患儿进行交谈,消除患儿的紧张感,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积极主动与患儿家属沟通,提升家属的配合度[3,4]。
1.2.4做好护理细节处理
在病床床尾放置患儿的基本信息卡,关注患儿的需求并尽量满足,及时回答患儿和患儿家长提出的问题,帮助患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只有做好细节护理工作,才能彰显护理工作的价值。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将上述结果做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并应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进行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以得到的P的数值来判定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
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13±1.38)d、21.43%,观察组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11±1.50)d、2.86%,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详细情况见表2。
3讨论
儿科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原因是小儿患者年龄较小,语言沟通能力等都不高,哭闹情绪常常突然出现,配合度不高,这就给儿科护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需要儿科护理人员更加用心搞好儿科护理工作[5]。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护理工作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颖且有效的护理模式,本研究主要探究的是细节护理模式,在实施细节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护理观念,本着“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理念去工作,尊重患儿和患儿家长,主动关心他们,及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健康宣教知识,取得患儿与家长的爱戴与信任,从而顺利实施好护理。为了分析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取得的护理效果,本研究将收治的全体患儿分为两组,然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细节护理,并且在护理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经比较,观察组护理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措施,能够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不但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而且大大提升治疗安全性,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很高,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使用[6-8]。
参考文献:
[1]柴建梅.细节护理在儿外科护理管理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7):223,225.
[2]尚淑珍.浅析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7):141,143.
[3]朱冉,刘敏,王争艳.细节护理对减轻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7,38(10):1968-1970.
[4]谢虹,任蕾蕾.对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细节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04):142-143.
[5]林宝卿,徐丽君.对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道疾病患儿进行细节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0):119-120.
[6]刘贺俭.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对比[J].医药与保健,2014(12):100-101.
[7]张静.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对比[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131-132.
[8]马婷婷.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9):158-1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