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析牙周病患者种植治疗的风险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3 15:07: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牙周病患者行种植治疗的风险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200例在本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的牙周病患者,按照数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观察组患者不做任何处理行种植手术,对照组患者在种植手术前行牙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种植治疗后的治疗总有率、种植修复体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0%)和修复体功能评分(45.61±7.43)明显低于对照组(98%、96.51±3.94),并发症发生率(60%)明显高于对照组(3%),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病患者行种植治疗失败率和风险都较高,应在种植治疗前先行牙周治疗术。

关键词:牙周病;口腔种植;风险;修复体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朱先艳.探析牙周病患者种植治疗的风险[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14,118.

0引言

牙周病是炎症组织破坏牙周支持组织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其病变部位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1]。临床症状主要有牙齿松动、移位、脱落,牙槽骨的吸收、牙周附着丧失、牙周袋的形成、牙龈炎症、口臭等。随着医疗水平的高速发展,口腔技术越来越成熟,更多的牙周病选择使用口腔种植技术来修复口腔内缺失的牙齿[2]。本文旨在对牙周病患者行种植治疗风险进行探讨。

\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200例在本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的牙周病患者,按照数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中有47例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6-65岁;观察组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52:48,年龄在38-68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予以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不做任何治疗行种植手术。对照组患者在种植手术前先行3个月的牙周治疗:牙周病患者行种植治疗的风险因素包括:①牙周致病菌——可通过牙周治疗消除:使用手动或者超声洁治器械对龈上及龈下结石进行清除,后行根面平整术,处理完口腔内其余问题,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龈下菌斑进行清除,以达到控制牙周炎症的目的。必要时可行牙周翻瓣手术,在牙周治疗、保养3个月后,视患者口腔情况而定,择期进行种植手术[3]。②骨组织缺损:牙周病的临床症状之一是牙槽骨的吸收,牙周病患者缺牙区的骨量往往不足,通常表现为上颌窦高度过低、距下颌神经管距离过近、宽度不足等,这些因素给种植手术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风险。因此在种植手术前,通过增加骨量和上颌窦提升术来解决以上问题[4]。③自身因素: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糖等和牙周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在牙周治疗时应对患有高血糖的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有研究表明,抽烟也会加重牙周病,所以在种植手术前和牙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监督患者戒烟[5]。④遗传因素:遗传主要是上代通过基因将自己各种身体信息传递给下代(如牙齿寿命等)。若是人体基因中抵抗牙周病的DNA有缺陷,则会相应提高牙周病的发病率。这只能通过患者自身锻炼,保持口腔卫生的清洁来减少牙周病的发病率[6]。⑤口腔内的余留牙:牙周病患者口腔内的余留牙大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破坏和牙体牙髓疾病,这对控制牙周炎症和种植治疗的成功率都有一定影响。在种植手术前牙周治疗阶段,应同时处理完口腔内余留牙的各种问题。部分破坏严重的牙齿,治疗的预后不好,甚至无法治疗,只能选择拔除后再行修复。⑥骨质疏松:是一种系统性的全身疾病,由于代谢紊乱等原因导致骨吸收和形成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引起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等症状。有研究表明,骨质疏松会促进牙周病的发展。而且此疾病本身就对种植体有影响,骨质疏松会对种植体和周围骨的结合产生影响,延长植体和牙槽骨的结合时间,使得种植手术的失败率大大增加,这种现象以上颌骨尤为明显[7]。

1.3观察指标

疗效的判定:显效:种植体无脱落、松动现象且能有效行使咀嚼功能,无并发症产生;有效:种植体无脱落、松动现象,可以咀嚼大部分食物,有并发症产生,但症状较轻,不甚严重;失败:种植体松动甚至脱落,无法有效行使咀嚼功能,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修复体功能评分越高,说明患者使用种植修复体的咀嚼能力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核算软件为SPSS 22.0版本,其中2组行种植治疗的牙周病患者的修复体功能评分均值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治疗总有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使用“百分率(%)”的形式表达,同时将其运用t值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说明2组行种植治疗的牙周病患者的上述指标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0%)和修复体功能评分(45.61±7.43)明显低于对照组(98%、96.51±3.94),并发症发生率(60%)明显高于对照组(3%),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如表1。


\


3讨论

由于牙周病若不治疗会反复发作,给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最终导致牙齿脱落,而且容易诱发各种全身性疾病。对于牙周病患者的种植治疗不应该只考虑当前的目标——即缺失牙的修复,而应该考虑到患者牙周的整体情况,全面评估患者进行种植治疗的风险,设计合理且适合的方案[8]。

本文通过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200例在本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的牙周病患者,按照数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观察组患者不做任何处理行种植手术,对照组患者在种植手术前行牙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种植治疗后的治疗总有率、种植修复体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表明,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率(40%)和修复体功能评分(45.61±7.43)明显低于对照组(98%、96.51±3.94),并发症发生率(60%)明显高于对照组(3%),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牙周病患者行种植治疗失败率和风险都较高,应在种植治疗前先行牙周治疗术,根据风险因素合理制定种植和远期方案。

参考文献

[1]滕立钊,杨小东,吴大怡,等.牙周病患者前牙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成功因素和风险分析[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4,(2):62-65.
[2]王林虎,施斌,叶明福,等.慢性牙周炎与种植牙相关性的Meta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4,(1):28-32.
[3]林保莹.重度牙周炎伴糖尿病的牙周与种植治疗[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5):311-316.
[4]吴大怡,李刚,张青,等.牙周病伴2型糖尿病248例种植义齿治疗总结[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46(11):650-654.
[5]释栋,孟焕新,张立,等.因牙周炎缺失上前牙种植修复后短期软组织美学效果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6):950-953.
[6]杜娟.义齿种植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7):140-141.
[7]罗翠芬,彭国光,冯远华,等.牙周病患者行牙种植术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8,38(8):761-764.
[8]甘姗灵,李冰霞,郭竹玲,等.牙周病患者种植修复研究进展[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8):9,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3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