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引发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的原因及其处理措施。方法根据工作时间的不同将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情况分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和观察组(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两组,期间共涉及82名护士,其中对照组照常规实施医院相关医疗器械的回收处理工作,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后实施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分析引发护士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并比较两组护士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结果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的因素包括个人防护意识、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四个方面,其比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士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引发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有很多,医院应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并做好针对性的人身安全防护措施,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原因;处理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杨丁,马玲玉.探究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0-11.
Exploring the Cause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of Nurses in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YANG Ding,MA Ling-yu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Sichuan)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nurses in the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working hours,the work of the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center of our hospital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82 nurses were involved,of which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ly implemented the recycling treatment of hospital-related medical devices.On the basis of this,the observation team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occupational hazards of nurses and implemented targeted protective measures to analyze the occupational hazards of the nurses.Relevant factor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risk events in the two groups of nurse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occupational hazards of nurses in the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included four aspects:personal protection awareness,physical factors,chemical factors and biological factor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proportions(P>0.05),and the risk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the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cause the occupational hazards of nurses in the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The hospital should strengthen the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of nurses and do targeted personal safety protectio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isk events.
KEY WORDS: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Nurse;Occupational hazard;Cause;Treatment
0引言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科室,它主要针对院内各个科室、部门的二次可利用医疗器械进行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等工作,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存在价值[1,2]。由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日常需接触到大量的污染用具,有害物质、锐利器械都有可能造成他们的身体损害甚至是生命安全威胁,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对应的处理措施[3]。本文旨在探讨影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相关因素,以寻求更具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情况进行研究,其中共涉及82名护士,有6名护师、20名护工、10名临时工和46名实习护生;男性护士8名,女性护士74名;年龄为20-55岁,年龄均值为(28.14±2.64)岁;文化水平:中专及中专以下∶大专∶本科=10∶65∶7。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情况列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情况列为观察组,对照组照常规进行医疗器械的回收处理工作,共回收处理了28736件医疗器械;观察组则在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后实施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期间共回收处理了29315件医疗器械,两组器械数量及种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根据本院自拟的问卷调查表对观察组护士的职业危害认知与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调查表(回收率100.00%)的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与总结,以便明确引发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并对此实施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1)意识培养
重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知度与培养他们自我防护的意识与自我保护的能力,其方法有两种:其一,通过定期召开专题讲座、组织学习竞赛活动、情景模拟等方式使其时刻保持职业风险防范的意识,提高自我风险防范的能力;其二,制定规范化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规范管理手册》等制度准则,要求全体人员熟记于心,根据工作流程划分各个不同类别的工作区域,如污染区、包装区、无菌存放区等,不同区域的护士不可交叉作业、不可随意穿梭、不可逆流工作。
(2)人身安全防护
物理伤害防护:首先,必须确保护士的工作环境处于安全稳定状态下,环境卫生标准必须达到医院的基础要求之上。其次,消毒区域需设置空调、暖气等设备,以保证其温湿度合宜;尽可能集中进行高压灭菌工作,以减少强噪音对护士的伤害,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灭菌器与功率较大的排风扇;粉尘作业也应集中进行,并注意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以免吸入有害颗粒。最后,需定期安排专业人士对中心内各类机械进行检查、保养与维修,护士在进行各类操作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禁止湿手接触电源开关,或是未戴手套接触烘干机械或无菌物品,从而引发电击或烫伤;接触刀具时应佩戴加厚手套,以免引发划伤、刺伤等物理伤害。
化学伤害防护:首先,消毒供应中心室内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以保证空气流通,尤其是在进行消毒工作时,空气净化装置可有效清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从而避免消毒剂等化学物质挥发刺激或损伤到护士的呼吸道。其次,制作各类敷料或包装时应佩戴加厚口罩,以免无意吸入空气中的粉尘。最后,需对消毒剂进行专人保管与发放,护士在使用各类消毒剂之前必须佩戴好帽子、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置,在配置消毒剂时需严格控制其浓度,并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流程进行消毒;针对部分具有强挥发性的化学消毒剂应将其保存至密闭性良好的容器中,以免引发中毒。
生物伤害防护:首先,严格遵守医院各类规章准则进行器械回收、清洗、消毒等工作,期间必须佩戴好口罩、手套、帽子、防护服等防护工具,个别操作还应增加护目镜和面罩等防护工具。其次,对各类锐利器械应使用耐刺且防渗漏的容器进行盛放,拿取时必须佩戴好加厚手套,个别细小如针头的尖锐用品必须用镊子夹取,一旦无意中被划伤或刺伤,应立即进行保护处理,可先将受伤位置的血液挤出,随后用流动的清水/肥皂水进行冲洗,最后使用乙醇或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处理完毕后应及时告知同事并上报至院感处进行登记,并进行相关的血源性疾病检查,以防受到感染。最后,加强护士的手部清洗规范,护士在实施任何操作的前后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洗手流程,以最大程度减少自身的生物性伤害。
1.3观察指标
1.3.1分析引发护士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
1.3.2比较两组护士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包括感染、烫伤、电击、锐器伤害、化学剂损伤五个方面[4]。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形式表示,通过卡方进行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引发护士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引发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包括个人防护意识、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四个方面,其占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护士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护士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20%,远远高于观察组的3.66%,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与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入院就医的患者人数越来越多,加之各类医疗器械的不断升级,无形中也给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由本文调查研究发现,引发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包括个人防护意识、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几类,其具体内容包括:①个人防护意识不足:一方面是因为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知识储备不足,在进行各类器械清洗、消毒等工作时缺乏系统的防护流程,从而造成职业危害;另一方面是个人存在侥幸心理,或是未意识到污染源的危害传播,在实际操作中擅自简化程序,从而提高了各类感染的发生率[6,7]。②物理伤害:主要包括高温、电击及紫外线、噪音和粉尘四类,尤其是高温和噪音是最常见的物理伤害因素,由于各类设施在进行清洗、烘干、灭菌的过程容易产生极高温度和噪音,护士一旦防护措施不到位,便极易受到物理性伤害[8,9]。③化学伤害:主要是各类消毒剂的化学伤害,对于具有强挥发性的消毒剂的储存及使用不当,则会导致护士的呼吸道受到刺激甚至是损伤;在接触消毒剂时如未佩戴好防护工具,或是自身存在伤口或过敏情况,则会引发皮肤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10,11]。④生物伤害:主要是锐器伤害,由于回收的医疗器械多带有病患的体液、血液等,护士一旦被锐器损伤,便有可能引发病原性感染[12]。因此,对护士实施职业危害的防护处理十分必要。由表2可知,经过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后,观察组护士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也进一步证明了防护举措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容易出现各类职业危害,必须对他们进行强有力的个人安全防护处理,以保证其职业
安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孙秀芳.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3):109-110.
[2]张海茹.医院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4):160-160.
[3]王灵芝,宋秀敏,吴碧云.浅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5):147-149.
[4]刘静,黄丹丹,姜丽莉.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感染相关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J].感染、炎症、修复,2016,17(3):176-176.
[5]卢佳佳.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8):96-98.
[6]刘勤莉.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6):157-159.
[7]何玲莉,邹毅,刘明霜,等.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2):184-186.
[8]陈艳华,康传华.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8,3(2):3-3.
[9]刘艳英.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4):3347-3349.
[10]陈春凤.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策略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8):57-57.
[11]王晓凤.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J].医疗装备,2016,29(9):172-173.
[12]叶淑虾.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J].医疗装备,2018,31(18):66-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