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2 16:08: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以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的方法对老年外科患者进行麻醉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外科行下腹部、盆腔、下肢、肛门及会阴部位手术的共89例病例纳入研究,随机分配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0.5%布比卡因10 mg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观察组接受5μg舒芬太尼+0.5%布比卡因7.5 mg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给药后10 min、20 min、30 min时DBP、SBP和HR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恢复时间、T10镇痛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的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外科局部麻醉手术中可以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安全性优良,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舒芬太尼;布比卡因;复合麻醉;临床观察;老年患者

本文引用格式:孙玉平.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161+162.

0引言

舒芬太尼是一种起效快速的强镇痛药,属阿片类药物,布比卡因(又名麻卡因在临床常用作阻滞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麻醉药。先前学者的研究显示单一使用布比卡因其麻醉效果不理想且有不良反应[1]。故本研究采用与布比卡因复合麻醉的方法在临床老年外科手术中进行麻醉,期望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外科行下腹部、盆腔、下肢、肛门及会阴部位手术的共89例病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发分配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男22例,女24例,平均年龄(67.1±3.1)岁,平均体重(56.6±3.2)kg;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平均年龄(67.9±3.5)岁,平均体重(55.8±3.3)kg。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差别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签署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的知情同意书并且自愿参与本研究

1.2纳入与排除。纳入标准:①年龄65-75岁且ASA病情分级为Ⅰ级和Ⅱ级;②行下腹部、盆腔、下肢、肛门及会阴部位接受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手术;③无麻醉禁忌症。排除标准:①并发有呼吸系统疾病、并发有循环系统疾病或血液疾病;②肝、肾功能不全。
\
1.3治疗方法。术前安抚患者情绪,避免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患者送入手术室后即开始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建立静脉通路并注入复方乳酸钠200 mL。

1.3.1对照组麻醉方法:麻醉操作同观察组,麻醉药为0.5%布比卡因10 mg。

1.3.2观察组麻醉方法:取侧卧位后于L2-3间隙抽回脑脊液1.5 mL再行蛛网膜下腔阻滞,以脑脊液流出判断穿刺是否成功。以0.1 mL/s速率将混合液注入蛛网膜下腔,平卧,测定痛觉阻滞平面和运动阻滞程度,半小时后开始手术。复合麻药为5μg舒芬太尼+0.5%布比卡因7.5 mg。

1.4观察指标。记录麻醉前及麻醉后1 min、5 min、10min、20 min、30 min时SBP、DBP、HR指标。用针刺法评价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上界及消退时间。术后48 h持续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5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1.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DBP、HR、SBP动阻滞及恢复时间等计量资料(±s)进行统计学检验。显著性水平为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前后DBP、HR、SBP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给药后10 min、20 min、30 min时DBP、SBP和HR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10 min、20 min、30min时DBP、SBP和HR与给药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给药后阻滞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运动恢复时间、T10镇痛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3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心脏储备不足,血管弹性退化,导致对手术应激反应大、耐受低。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对老年患者在外科手术中安全性高且效果优良的麻醉方法。舒芬太尼分布容积小,与阿片受体亲和力大,起效快速,故本研究采用其作为复合麻醉的主药,由于布比卡因剂量偏大时有导致血压下降的的作用,本研究减少了布比卡因的用量[2]。有关学者先前的研究显示,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实施麻醉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3-4]。故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这种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收效良好。

研究显示,观察组心脏功能的指标均比对照组优秀,观察组不良反应阳性共3例,症状较轻且以恶心为主,不排除有术后应激的可能,对照组有8例患者发生例不良反应,虽然同样以恶心为主但可见2例呕吐患者,表明复合麻醉相比单一使用布比卡因麻醉有更好的安全性。在两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至阻滞面上界时间无显著差异的条件下,T10镇痛维持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这是复合麻醉最大的优势所在。

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的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外科局部麻醉手术中可以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安全性优良,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德文.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腰部麻醉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03):86-87.
[2]李开巧,谢刚,唐晓宁.低位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7):158-159.
[3]陈贤朝.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1):79-80.
[4]李鹏,周力克,曾友良.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3):105-106+1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2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