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全科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诊疗确认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52例为分析对象,根据对其具体治疗方案为准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有76例,对应常规功能性消化不良对症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联合胶体次枸橼酸铋),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临床数据比较,以归纳对幽门螺杆菌提示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提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积分数据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患者更具优越性(P<0.05);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提示阳性后,可选择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治疗,对病情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渠明义,刘毅,王婧,等.浅析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37,44.
0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属于消化系统症候群,患者主要存在恶心呕吐、嗳气、烧心、腹胀反酸、持续或者间歇上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1]。当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诱因还存在争议,以往主要通过抑酸剂、促动力剂等类型药物控制病情,但长远而言,该治疗方案对病情的控制作用效果低微,病情反复发作容易导致患者情绪异常[2]。近年来有研究[3-4]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有鉴于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提示为阳性的应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笔者所在医院全科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诊疗确认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52例为分析对象。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39例;年龄在31~58岁,平均为(35.8±3.7)岁;病程在3个月至5年,平均为(2.4±0.3)年。纳入标准:①经各项检查确认幽门螺杆菌阳性;②存在相关典型临床症状时间超过3个月;③对本次研究了解并表示愿意配合。排除标准:①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标准;②曾经接受Hp根除方案治疗;③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者病变;④明确表示拒绝配合研究。根据对其具体治疗方案为准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有76例,为确保本次研究不受到额外因素影响,对组间基线数据分布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差异无意义(P>0.05),可做对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案治疗。应用莫沙必利,用药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5mg,每天服用3次,在餐前服用。应用奥美拉唑,用药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20mg,每天1次。该组患者疗程为14d。
观察组患者应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干预。应用兰索拉唑,用药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30mg,每天服用2次;应用阿莫西林,用药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500mg,每天2次;
应用克拉霉素,用药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剂量2500mg,每天2次;应用胶体次枸橼酸铋,用药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剂量240mg,每天2次。该组患者疗程为14d。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相关典型临床症状积分,有7个症状,分数在0~3分,分数越高提示病情对患者的影响程度越严重[5]。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改善幅度超过50%判定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幅度在25%~50%判定为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幅度低于25%判定为无效[6]。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SPSS20.0做统计与分析,具体经t检验及卡方检验,由(±s)与(%)对检验结果做描述,P<0.05说明实验数据有较高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积分
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提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积分数据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患者更具优越性(P<0.05),详情见表1。
2.2临床疗效
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2.3安全性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对照组发生率6.6%(5/76)比较观察组发生率9.2%(7/76),差异无意义(P>0.05)。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当前发病率最高可达到40%[7],近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以往常规抑酸剂联合促动力剂治疗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控制并缓解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但存在较为明显的副作用,不但病情难以稳定控制甚至可能影响心理状态,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会造成较大压力。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在不断深入,认为Hp感染和该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且全球Hp感染率可超过90%,认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案中Hp根治理念占据着重要地位[8]。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手段,证明了该治疗方向的准确性,而本院在多年临床实践后对治疗方案有以下要求:①对Hp的根除率需要超过90%;②治疗后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症状基本得到控制;③无需太长疗程且用药方便;④不会引发耐药性问题。
综上所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提示阳性后,可选择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治疗,对病情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瑕,王圣广.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7,9(1):55-57.
[2]靳明星,刘艳迪,张宝凤,等.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7):200-201.
[3]邱君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8,31(4):83-85.
[4]Qiu JJ,Liu Z,Zhao P,et al.Gut microbial diversity analysis using Illumina sequencing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 with liver depression-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the interventional Xiaoyaosan in a rat model[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7,23(5):810-816.
[5]褚云香,翁艳,王静,等.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9):24.
[6]彭华明,王晓凤,王悦宁.左金丸加减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外来务工人员临床疗效及胃电参数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6):136-138.
[7]Zhou J,Li S,Wang Y,et al.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auricular electroacupuncture on gastric hypersensitivity in a rodent model of functional dyspepsia[J].Plos One,2017,12(3):e0174568.
[8]王士忠,王立民,吴明东.短程三联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1):431-4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