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评价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以及抗角蛋白抗体(AK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就诊的其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共计9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AKA、RF及抗CCP抗体检测。结果单独抗CCP检测的阳性率就已经高达62.22%,而对照组的阳性率仅为11.22%(P<0.05),AKA的灵敏度明显要比RF及抗CCP值高,表明其灵敏度方面的优越性(P<0.05),在特异性对比方面与抗CCP基本持平。结论应用AKA、RF及抗CCP联合检测对RA诊断具有显著的指导价值,为诊断提供全面丰富的理化信息,一定程度的提高了临床诊断率,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时机,保障其健康安全。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诊断作用
本文引用格式:林细金,陈静纯,黄秀艳.评价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以及抗角蛋白抗体(AK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175+177.
0引言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较为典型的异质性、系统性的慢性疾病,发病阶段对四周关节的累及损伤非常明显,除此之外对脏器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1]。RA的发病机制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很多研究表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因素均可能是该疾病发作的诱因,严重者在发病后可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甚至造成不同等级的残疾,因此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控制至关重要,疾病后期对患者自身的损伤十分严重[2]。现我院深入研究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以及抗角蛋白抗体(AK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的研究对象,诊断结果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联盟RULAR 2010年修订的RA诊断分类标准。观察组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跨度为25-75岁,平均(50.5±10.5)岁。另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就诊的其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共计9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8例,女32例,关节炎患者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9例,硬皮病患者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1例;年龄25-76岁,平均(50.6±10.4)岁;排除标准:合并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全身严重感染者。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等基本信息的比较中均无明显的差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AKA、RF及抗CCP抗体检测,分析其检查结果,具体操作如下:
1.2.1AK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为患者进行检测,以德国欧蒙实验诊断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检测试剂盒为所选标准,底物多以大鼠食管中段的角质层为最佳选择,在荧光显微镜的观察下,全面监测角质层细胞周围围绕出现的荧光反应情况,针对角质层出现线状、板层状的情况与阳性对照血清显示的典型荧光染色情况是否一致,若表达效果为一致状态则视为阳性。
1.2.2RF检测:以免疫比浊法作为检测参考依据,仪器选择由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选用该仪器配套的试剂盒,当检测结果显示RF超过20 u/mL时其检测结果视为阳性。
1.2.3抗CCP抗体检测:检测方式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选用Axis-ShieleDiagnostics Limited公司生产的检测试剂盒,根据操作要求严格执行各个步骤,检测结果显示抗CCP抗体滴度≥5 U/mL时,其结果视为阳性。
1.3统计学处理。对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AKA、RF及抗CCP抗体检测的阳性率。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比较两组患者AKA、RF及抗CCP抗体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见表1。
AKA、RF及抗CCP的灵敏度、特异性及阴阳性预测值。
为了详尽了AKA、RF及抗CCP的灵敏度、特异性及阴阳性预测值,结果见表2。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中对全身多系统损伤较大的典型疾病,一般患者在发病2年内就会对周围骨关节造成不可逆的关节坏死,并且具有极大的致残威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早期诊断对该疾病的控制非常重要[3]。主要临床诊断依据包括临床表现、X线成像以及常规的血清学检测,患者在初期阶段多以小关节滑膜所诱发的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因此RA与其他关节炎疾病的诊断进行鉴别区分是非常有必要的。RF检测方式是血清学检测指标最早开发的项目,具有一定的指导地位,而大量医学文献中均提出过RF的阳性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会使实验结果出现偏差,因此单一的诊断依据欠缺准确性和科学性。而抗CCP抗体是RA患者体内重要的自身抗体,其特有的灵敏性对诊断RA提供了价值性的方向,本次对比实验中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的三项检测指标所表达出的阳性率明显高出于对照组,表1中单独抗CCP检测的阳性率就已经高达62.22%,而对照组的阳性率仅为11.22%,足以证明抗CCP抗体检测对于RA的诊断及鉴定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表2中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AKA的灵敏度明显要比RF及抗CCP值高,表明其灵敏度方面的优越性,在特异性对比方面与抗CCP基本持平,但与RF相比却有一定的优势作用。然而当三种检测方式联合应用时,其检测结果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均是非常显著的,表明三种方式起到协同互补的作用,这对RA的诊断效果至关重要,可以避免临床诊断的偏差,保证治疗的及时和有效。
综上所述,应用AKA、RF及抗CCP联合检测对RA诊断具有显著的指导价值,为诊断提供全面丰富的理化信息,一定程度的提高了临床诊断率,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时机,保障其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欧阳娟,余东阳,李真,等.AKA、CCP、RA33、RF、ESR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7):880-882.
[2]张静思,陈鑫,陈斌.RF、抗-CCP、AKA及GPI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J].重庆医学,2015,44(13):1788-1789,1793.
[3]彭萍.GPI、抗CCP、AKA、APF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