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1 10:49: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92 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 46 例,主要为潘立酮治疗,观察组 46 例进行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率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方式下总有效率 97.83%(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 84.78%(3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928,P<0.05);观察组患者各不良反应率 4.35%(2/46)显著低于对照组 17.3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3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 4h 胃部残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时可有效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莫沙必利;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性

本文引用格式:田力男 . 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59):224,231.

0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排除器质性疾病后由患者胃部、十二指肠功能紊乱所引发的疾病,临床多发消化系统疾病,有反复性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满、恶习呕吐、暖气等症状。现阶段具体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清晰,有研究认为,主要和人们饮食结构变化,胃部压力过重有重要关系。治疗时也多为药物治疗,但常会出现不良反应影响整体治疗效果。也有分析认为,采用莫沙必利治疗时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同时患者各不良反应较少[1]。为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现选取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2例,对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33~65岁,平均病程(42.16±2.50)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病程(4.06±0.34)年;观察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32~65岁,平均病程(42.20±2.41)岁,病程2个月~7年,平均病程(4.13±0.40)年,患者基础性数据并无较大差异,可对比分析。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通过内镜检查并未出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烂,患者并未存在肝胆、脾胰内脏疾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进行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肾脏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有腹部手术史患者,排除病历数据不全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治疗,10mg/次,3次/d,饭前15~30min服用,连续治疗时间为4周。观察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7)治疗,5mg/d,3次/d,饭前30min,治疗时间为连续4周,4周后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临床疗效。
\
1.4观察指标

(1)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整体疗效,显效:患者腹胀、上腹痛、暖气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不影响正常生活;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无显著变化、加重。(2)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不良反应状况,其中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腹泻、失眠、皮疹。(3)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治疗前后,餐后4h胃部残留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处理患者数据,以2检验患者不良反应和总有效率资料(%、n),以t检验计量资料(±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总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方式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
 

2.2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状况

对照组:头痛2例、腹泻1例、失眠3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率17.39%;观察组:头痛1例、腹泻1例、失眠0例、皮疹0例,不良反应率4.35%。观察组患者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餐后4h胃部残留率

对照组:治疗前(91.25±2.16)%、治疗后(69.12±3.16)%;

观察组:治疗前(93.28±2.21)%、治疗后(18.72±3.3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4h胃部残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常见性胃部疾病,主要发病原因和胃功能失调和胃动力失常有重要关系,也有分析认为和中枢神经、自主神经以及体液调节有关[2]。该疾病常出现于老年患者群体内,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也为多发性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方可治愈。常规治疗中主要采用的药物为多潘立酮,主要治疗原因为提升患者胃肠动力。此种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有效提升胃肠蠕动,促使肠胃排空,改善消化不良状况,最终取得整体治疗效果[3]。此种治疗方式的主要局限性在于长期服用多潘立酮时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继而影响治疗效果,最终为治疗造成一定困难。

也有分析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原因为胃脘痛,脾胃失调进而引发疾病,因此治疗时需重视肠胃功能恢复[4-5]。因此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此种药物为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也为近年常见胃肠动力药物。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刺激上消化道运动,有效促使消化道黏膜下神经丛受体活性。同时也可有效提升乙酰胆碱释放,提升食管扩张肌张力,防止胃-食管反流,最终提升肠胃蠕动,加速排空肠胃,提升胃肠动力。其中莫沙必利对多巴胺D2受体和肾上腺素α1受体并无亲和力,也可有效减低椎体外系反应,进而控制不良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分析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总有效率时发现,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由于联合用药时患者消化功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用药方式优化也使得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更优。分析患者治疗后各种不良反应时可知,观察组患者出现腹泻、失眠、皮疹等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升可知,联合用药时患者用药状况得到优化,患者对单一药物使用量也可适当降低,因此不良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分析患者治疗后餐后4h胃部残留率时可知,由于患者肠胃动力恢复效果更好,因此残留率显著更低。

综上所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莫沙必利治疗时可有效提升患者总有效率,提升餐后4h残留率,降低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华.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1):131-132.
[2]唐莉,余美.氟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143-145.
[3]方声.赖氨肌醇维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临床疗效及胃肠动力影响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03):177-180.
[4]罗培元,赵艳红.伊托必利与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5):133-134.
[5]侯静,张子久,朱美玲.乳酸菌素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1):2924-29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