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30 14:03: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评价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中给予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单一治疗,给予观察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显著要高于对照组,其体温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炎症因子治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比对照组的低,P<0.05。结论临床治疗重症手足口病采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尽早恢复。

关键词:利巴韦林;喜炎平;重症;手足口病;血清炎症因子

本文引用格式:柏杰.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146-147.

0引言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传染病,好发群体为幼儿,特别为5岁以下儿童,引发此病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临床中诱发此病的病毒共有20多种,除肠道病毒外还有柯萨奇病毒,一般患儿在发病一周内可自愈,但是有少数患儿不仅没有治愈反而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水肿、心肌炎等,病情发展较为严重的患儿还有可能损失生命[1],因此,本文将对我院的手足口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进行研究,探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对此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将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作为研究时间节点,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手口足患儿96例进行详细研究,根据电脑随机抽选方式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儿48例,男25例,女23例;患儿年龄为7个月至5岁,平均
(2.27±0.27)岁;对照组中患儿48例,男27例,女21例;患儿年龄为8个月至5岁,平均(2.32±0.34)岁。所有选取的患儿病情均为重症病例且为首发疾病,排除药物过敏患儿,其他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干扰研究结果,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方案所有入选患儿的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剔除重大血液疾病和心脏病者,无肝肾功能障碍者。

1.2治疗方案。对比治疗前,两组患儿均接受退热液体治疗,补充体内维生素,对照组患儿接受利巴韦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54446,规格型号:1 mL:100 mg)治疗,本品为透明注射液,小儿用药时根据儿童的体重给药,剂量标准每天15 mg/kg,分早晚两次滴注;而观察组患儿联合使用喜炎平(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249,规格型号:2 mL:50 mg)治疗,本品为淡黄色注射剂,儿童用药每天300 mg与5%的葡萄糖或氯化钠液体混合滴注,用药可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酌情增减药量。两组患儿均用药时限为一周[2]。

\

 
1.3观察指标。①治疗有效性:显效:用药两天后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皮疹症状完全消失,疱疹完全愈合;有效:用药三天后患儿的体温有明显下降,口腔溃疡面积缩小,基本饮食正常;无效:用药结束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患儿拒食严重,且病情有加重迹象。②观察统计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体温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恢复时间等。③血清炎症因子水:分别在药物治疗前后采集患儿的血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将数据分别记录作为对比标准。

1.4统计学分析。研究内容中所涉及到的对比数据全部录入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检测,文中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是计量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而治疗有效性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结果用χ2检验,若统计结果差异显著(P<0.05),说明本研究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结果对比表中看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在治疗前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水平的下降幅度明显要比对照组的大,差异有研究价值,P<0.05,见表1。

\
 


2.2临床指标变化比较。经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的时间短,其时间指标变化幅度有差异,P<0.05,见表2。


\
 

2.3治疗效果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研究意义,P<0.05,见表3。


\


3讨论

手足口病属于儿科疾病,此病在幼儿时期的发病率较高,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大,在临床中表现的症状有身体疼痛、发热、厌食、口腔脓疱等,在临床中根据病情症状可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重症病集中发病于3岁以下幼儿,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导致患儿精神状态差、出现运动障碍、呼吸急促、心率失常等。手口足病对患儿的危害性极大,可提醒每位家长,在发病阶段每天检查孩子的身体皮肤以及口腔状况,若有相似症状需尽快接受治疗[3]。

本研究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进行治疗,利巴韦林为抗病毒药,能够抑制各种病毒的生长,此药能够破坏病毒DNA的复制、合成,限制其传播;但是单一的使用此药物在治疗重症手口足病时起到的效果不够明显,而且患儿服药后会有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因此选用此药物还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喜炎平属于中药制剂,本药品具有解毒、利热、止咳、祛湿等功效,对病毒的灭活性较强,吞噬病毒的能力强,其用药安全性高,将此两种药物联合运用的效果极佳,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降低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极高的作用,临床用药后使得患儿的临床症状快速消失。

综上所述,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种的作用明显,药物起效快,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陶晓玲,李瑞,张明波,等.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及对IgA、IgM、IgG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7):110-113.
[2]张志刚,蔡钢.手足口病方辅助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4):2935-2938.
[3]尤忞,陈艳杰,杨爱芳,等.喜炎平和利巴韦林注射液对手足口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1):1795-17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