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性失眠的中医护理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30 13:41: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从中医病机角度分析老年性失眠的类型及产生原因,进一步探讨有针对性的对老年失眠实施护理对策。本文以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为分析研究目的,从患者心理干预、良好的习惯养成、对失眠的认知改变以及睡眠环境的改善、指导合理用药、针灸推拿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提出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可行的中医护理方法,供临床治疗参考。

关键词:老年性失眠;中医护理;老年患者;睡眠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崔梦晓.老年性失眠的中医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60-61.

Nursing Experience of Senile Insomni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I Meng-xiao

[Hen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Henan]

ABSTRACT:To analyze the types and causes of senile insomn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thogene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o further explore targeted nursing strategies for elderly insomnia.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elderly insomniacs,it elaborates in depth the aspect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good habits formation,cognitive change of insomnia,improvement of sleep environment,guidance of rational drug use,acupuncture and massage,etc,to provide patients with safe,effective,economical and feasib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methods,for clinical treatment reference.

KEY WORDS:Senile insomnia;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Senile patients;Sleep quality

0引言

失眠在中医临床上称之为“不寐”或“不得寐”,是指经常不能正常睡眠,其表现症状为入睡困难、醒后不能再眠、眠而不酣,严重的患者甚至彻夜不眠;同时还多伴有心悸乏力、头晕头痛、健忘等症状[1]。老年性睡眠障碍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病证,属于原发性睡眠障碍,是指特发于老年期的非药物或其他精神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碍[2]。长期的失眠加重和诱发老年人的躯体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心理及身体健康,极大地降低了其生活质量。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每一个家庭幸福。本文从中医病机角度分析老年性失眠的类型及产生原因,进一步探讨有针对性的对老年失眠实施护理对策。

1中医对失眠的病机确定及分型

中医学上认为失眠的基本病机是阴阳不和、阳不入阴[3]。中医认为失眠的主要类型为[4]:一是营气不足型。这类人常常睡眠不安,通宵似睡非睡,常有噩梦,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可伴心慌等症。在治疗上,主要以益精养血安神为主,可服用安神定志丸、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饮食上多吃一些补血的东西,如大枣、阿胶等。二是肝郁气滞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夜晚卧床,辗转难眠,日间精神抑郁,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腹胀,嗳气频作等。此类人在治疗上主要是疏肝解郁安神,还要注意调养精神,消除顾虑以及紧张情绪。三是营血蕴热型。这类人表现为早醒,醒后再迷迷糊糊至天亮,常伴有咽干少津,五心烦热,面颊有痤疮盗汗,或有手足震颤等症。治疗原则是清营凉血宁神。可以按摩内关、神门、四神聪、后溪等穴位。四是心肝火旺型。这类人常彻夜不眠,兼见头胀、目赤、口干苦、心烦易急躁、大便干结、小便红赤等症。治疗原则主要是清热泻火安神。总之,施明指出,治疗失眠病症要注重辨证论治,可用中药、针灸,以及食疗等方式。

\

 
2老年人失眠原因分析

中医认为,失眠主要有五大诱发因素,即精神心理因素(约占50%)、疾病因素(约占20%)、环境因素(约占5%)、药物和体质因素等[5]。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内外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任何的一个轻度改变就可使其身心平衡状态被打乱。这些危险因素可致老年人心理出现恐惧、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进而使其对人际关系极度敏感,致使心神不定而失眠。

从临床上看,老年性失眠多是由于脾肾虚,而致出现火痰食瘀现象,主要病根在于心,由心而致肝胆脾胃肾的阴阳气血失调;病症表现为迁延日久则虚中夹实,即虚多实少[6]。

3探究老年人失眠护理干预对策

3.1引导老年失眠患者适时调整心理状态


中医认为,失眠不仅表现为睡眠生理紊乱,同时也表现为心理紊乱。因此一切护理措施要先从老年人的心理干预入手。老年人退休在家,身体渐弱,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随之改变,这种内心的落差往往使老年人自我存在价值感较低,这一时期对老年人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引导和启发老年人重新定位自己及其生活,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健康相关知识宣传,引导其适当地宣泄不良情绪,嘱咐老年人家属给予其更多的关爱,尽可能让老年人保持心情愉悦,这些都可缓解和改善老年人失眠症状。

3.2引导老年失眠患者改变认知

失眠的罪魁祸首是来自于对失眠的恐惧。因此,防治失眠的重要方法是[7]:一是引导患者有规律的放松锻炼。放松训练利于转移患者注意力。二是慢慢改变患者认知。让老年人充分认识到失眠不是老年人独有的,年轻人也很多。三是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因身体疾病而导致的失眠,是由于生理性的改变所致,是自然规律,并不可怕。

3.3引导老年失眠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中医认为,脾胃不合也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引导老年失眠患者合理饮食是十分重要的。调和脾胃,合理膳食是调护失眠的重要方法。一是护理人员要指导老年患者戒烟限酒。二是饮用咖啡或浓茶要避免在睡前4-5h内。三是晚餐以七分饱为宜。四是喝一杯热牛奶在临睡前有催眠作用。五是适度进行运动,有助于放松身心,利于睡眠。

3.4给予老年失眠患者良好的睡眠环境

良好的睡眠环境可提高老年患者睡眠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由于老年人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对外界任何的冷热刺激都较为敏感,所以适宜的室内温、湿度利于其睡眠。通常情况下,室内湿度为60%-70%,温度为18℃-22℃为宜[8]。尽量让老年失眠患者在独立病房,床铺松软舒适,减少一切不良刺激,睡前关灯或灯光柔和暗淡。

3.5给予老年失眠患者合理用药

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药物干预时,必须明确这只是重建患者正常睡眠的重要手段。为此,在不得不借助药物辅助患者睡眠时,务必要注意用药时间及用药量,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9]。

\

 
3.6给予老年失眠患者针灸推拿干预

由于诱发失眠的原因及症状各不相同,在中医里,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一是针灸[10]。针灸的时间为睡前2h为宜,主要穴位为神门、内关、三阴交。二是推拿按摩[11]。痰热内扰证者每天按摩足三里、中脘、合谷穴,每个穴位50-100次;肝郁化火证者每天按摩天庭、印堂、太阳穴、耳廓背沟位,每个穴位30-50次等。

4小结

综上所述,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有助于身心和谐、精力充沛。失眠是老年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失眠症具有独特的优势[12]。本次结果显示,中医特有的辨证论治整体护理思想,利于临床护理中改善老年性失眠症的症状,其治疗更加简单、有效。

参考文献

[1]宋瑞芳.探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临床效果[J].饮食保健,2015,2(14):108-109.
[2]郭晓,郭荣娟,刑佳,等.宁心安神方调控失眠大鼠Glu/GABA-Gln代谢环路失衡的机制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5):413,419.
[3]王丽娜,周郁秋,姜秀荣.老年住院患者失眠干预方法的选择偏向[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4):3992,3994.
[4]刘红,王晓东,张芳.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40例[J].生物技术世界,2015(1):131-131.
[5]莫昊风.岭南陈氏安神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8,23.
[6]秦丽霞.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失眠症的观察与护理[J].光明中医,2017,32(17):2564,2566.
[7]黄益军,冯碧英,叶莲盛.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耳穴贴压法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4):146,148.
[8]赵丽,赵娟.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的效果探讨[J].健康前沿,2016,23(3):109.
[9]赵爱玲.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失眠的中医护理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8):193-194.
[10]袁尚华,富斌,陈斐斐,等.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及干预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450,3453.
[11]刘俊燕.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失眠36例[J].河南中医,2014,34(5):954-955.
[12]江月贞,黄美珠,林增萍.中医护理12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2):129-1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