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内接收的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中选取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来说均更高,且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来说显著更低,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可针对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介入术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介入;并发症;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庞尔平.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251-252.
0引言
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群冠心病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老人独居、医疗保障系统的延迟等因素均会加大老年冠心病的发生几率[1]。经桡动脉介入术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临床上以往对于冠心病患者只关注疾病本身,未从治疗、护理等整体进行分析,导致护理模式缺失,造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反复多次住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内接收的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中选取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8例,年龄62-75岁,平均(68.5±6.5)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61-70岁,平均(65.5±4.5)岁。两组基线资料可对比,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通过发放健康手册、影音材料等方式,普及健康知识;同时注意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得患者对于疾病有正确的认知和了解。②心理护理:冠心病病情较长,患者易伴随负性情绪,阻碍康复进程,护理人员针对性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如转移注意力、听音乐、聊天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③关怀指导:术前应积极准备各项临床措施,提高患者的信任程度和安全感;并告知家属对患者进行鼓励,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关心,加大患者康复信心。④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为病房设置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放置绿色植物;同时定时打开门窗进行通气,保证病房的干净整洁,避免交叉感染。
1.2.2观察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包括:①术前护理:术前禁饮禁食4 h,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②出血及血肿护理:介入术治疗患者大多可出现出血症状,出血过多可引发局部或前臂血肿症状,临床上可通过重新加压包扎、抬高术侧上肢、腕关节制动等措施干预。③桡动脉痉挛护理:穿刺疼痛、反复穿刺、患者紧张等因素均可引发桡动脉痉挛,针对手术患者来说,术前可以通过注射地西泮药物,待痉挛解除后推进导管,手术结束后则可于静脉诱导麻醉下撤出导管。④迷走神经反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神志、心率等情况,若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可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及快速补液治疗。⑤筋膜间隔综合征护理:观察患者穿刺部位以及前臂是否有血肿情况发生,并且监测患者肢端皮肤温度,出现筋膜间隔综合征后若经压迫止血、患肢抬高制动等处理后仍无效,则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⑥出院指导: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指导等,定期对其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并针对性拟定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反馈,从而进行护理干预;告知患者术后到医院复查的时间,并通过微信群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指导,形成延续化护理流程。
1.3观察指标。生活质量:改良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2],选取其中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维度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满分25分,分值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好。并发症:如出血及血肿、桡动脉痉挛、迷走神经反射、筋膜间隔综合征等。
1.4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行SPSS 20.0分析,计数资料选择χ2检验,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
2结果
2.1护理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表1中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均更高,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表2中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导致冠心病患者人数每年都在增多。分析主要由于机体老化后,身体各部分功能逐力以及生活质量。针对性也为患者出院后提供了一个中长期的护理服务平台,帮助患者及家属提高疾病的认知能力和疾病管理的能力。蒙秋香[6]学者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降低,并且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高,本研究结果与之完全符合。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术治疗时可采用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渐减退,使得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发病率极大提高,并且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也极大增长,而对于人体来说,若机体长期处于异常血脂水平易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从而引发冠心病[3-4]。结合近几年接诊情况来看,老年人群是冠心病疾病的高发人群,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经桡动脉介入术是其最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治疗方式,但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并且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的下降,以及负性清晰度增长,导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所增长,严重影响到患者预后,常规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需求[5]。因此,近年来临床中提出了采取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的措施。针对性护理中,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干预,极大的从根源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且从治疗到出院将护理工作形成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实行无缝衔接,能够在一定成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来说意义重大,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履萍,董佳丽.经桡动脉介入穿刺治疗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3):90-91.
[2]李英茹,谢燕雯,朱颖,等.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6):315-316.
[3]王福平,张红,邹莉.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4):156-157.
[4]张岱,陈兵阳.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4):3346-3349.
[5]张育荣.PDCA循环在降低经桡动脉介入手术血管并发症的应用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6,29(25):185-187.
[6]蒙秋香.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2,16(4):494-4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