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技术对胃肠外科术后患者切口感染和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手术治疗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n=35)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疼痛药物使用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和疼痛药物使用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胃肠外科术后患者的预后效果,对于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具有积极作用,且患者在获得快速恢复效果的同时,无明显其他并发症,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胃肠外科;切口感染;疼痛
本文引用格式:王颖,丁兰,雷丽霞.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术后患者切口感染和疼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03-104.
0引言
胃肠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肿瘤和重度炎性病变等多种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1],胃肠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手术,术后患者需要接受一定时间的康复治疗,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出院,因此如何在保证患者康复效果的前提下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对于提高胃肠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院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胃肠外科患者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手术治疗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作为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37.35±7.94)岁,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溃疡12例,胃癌5例,结直肠癌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7.82±8.14)岁,胃溃疡16例,十二指肠溃疡13例;胃癌4例,结直肠癌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即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个人情况,向患者的主治医师询问患者手术时间和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护理人员术前可以通过向患者发放宣传画册、播放视频等方式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认知,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同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患者家属正确示范术后患者卧床休息期间如何正确进行翻身、活动四肢和合理的饮食,对于术前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可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术前不要求患者长时间禁食和进行常规的肠道准备,手术开始前3h口服200ml 5%葡萄糖液[2];②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对手术室的温湿度进行调节,确定处于人体体感舒适的范围内,手术过程中对术中需要输注的液体进行加热,保证输注的液体温度在38℃-40℃,避免输液温度过低对患者手术产生的不良刺激,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尽量减少对组织的损伤,手术结束前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反复冲洗,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引流方式和引流管,手术结束后,在转运患者回病房过程中注意患者身体的保暖[3];③术后护理:患者送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重点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是否出现开裂、感染,注意将病房内的温湿度保持在体感舒适的范围内,积极给患者补液,同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积极开展止痛措施,减少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对于疼痛剧烈难以入睡或睡眠不稳定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病房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查房,严格控制患者家属的探视,保持病房内的安静,患者在麻醉清醒后可适当进行锻炼,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和活动四肢的锻炼,避免出现深静脉血栓,术后24h可在护理人员的搀扶下下床活动,术后3d可自己下床做轻度运动,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适当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量,患者术后给予流质食物进行营养支持[4],每天应将饮食量控制在1000-1500ml,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3d后可过渡至半流质或普通饮食。
1.2.2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疼痛药物使用率作为评价指标,其中术后恢复情况考察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流食时间、住院时间。
1.2.3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术后恢复情况指标采用(±s)表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切口感染发生率和镇痛药物使用率采用(%)表示,进行2检验,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镇痛药物使用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镇痛药物使用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其是以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的早期围手术优化措施的综合应用为基础,尽可能减少外科手术对患者的机体造成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的一种护理模式。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需求,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5-7]。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提高胃肠外科术后患者的预后速度,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效果;同时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疼痛药物使用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说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提高患者预后速度的前提下,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和疼痛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8]。
参考文献
[1]翁少文,王葆春.快速康复外科在胃肠道手术应用中的护理进展[J].海南医学,2013(18):2703-2705.
[2]吴春英.快速康复外科在胃肠道手术应用中的护理进展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7):190-191,193.
[3]徐章虹,丁兰,夏洋.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6(25):112-114.
[4]李丽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胃肠手术患者护理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4):232-233.
[5]贾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传统护理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对比体会[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11):270-271.
[6]宋学宁.胃肠道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31):6037-6037.
[7]吴洁.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手术后病人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26):3261-3263.
[8]王丽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术后患者切口感染和疼痛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36):154-1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