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5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以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农秀芳.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352-353.
0引言
近年来,护理模式在不断改变,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快速康复医疗模式被逐渐应用在各个科室中。与传统的护理方式相比较,改护理模式有着很多优点[1]。快速康复护理模式主要适用于:如骨性关节炎、坏死性疾病、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非手术治疗或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不佳,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造成髋关节功能下降,会降低生存质量,严重者减少寿命。采取关节置换治疗已成为医学者一致认可的治疗方案[2]。该手术后实行快速康复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本科对髋关节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了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其效果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的5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病例,所有患者均择期进行髋关节置换术。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上述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为25例,组间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护理方法。
1.2.2观察组
除了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外,同时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进行操作前先告知患者及家属该护理模式的优势所在,争取他们的配合,具体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2.2.1术前健康宣教
在患病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均会表现为髋关节疼痛,下肢有明显的缩短,发生步态改变或者有跛行。部分患者在受到外伤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在生活上不能自理,多少会受到一些歧视,由此患者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对自身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表现出的不良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并从患者的生活状态出发进行术前宣教。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向患者讲解手术中的各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将快速康复护理的操作流程及优势告知患者及家属[4]。
1.2.2.2术前、术中人文关怀
术前麻醉师随访,适当使用止痛药保证病人休息,术中采用非插管麻醉,维持正常体温和舒适体位接受手术。术中尽量不留置尿管及切口引流管,减少病人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
1.2.2.3缩短禁食禁饮时间
在快速康复过程中禁食禁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传统的护理方式要求在麻醉前的12h禁食,且6h禁饮,而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将禁食禁饮时间缩短,在术前的6h禁食,2h禁饮即可,必要的时候可在术前2h口服200ml5%的葡萄糖。这样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饥饿感,缓解口渴及烦躁,有效补充患者体内的能量,大大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让患者感觉到舒适,从而促进康复。在术后一旦患者的意识状态恢复正常,能够进行吞咽,同时没有胃肠道的不适症状,可以在术后的1h让患者饮一定量的温水,以50-100ml最佳,在术后的3-6h可逐渐进食流食,再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渐向半流食及普食过渡。
1.2.2.4多模式镇痛
术中手术部位局部用止痛药,镇痛泵在术后的48h内使用能够起到很好的镇痛作用,利于患者尽早活动,在术后3d停止使用镇痛泵,使用常规的止痛药即可。
1.2.2.5早期下床活动
术后3h内鼓励患者主动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运动,同时进行踝泵运动训练,指导患者在仰卧位的状态下进行被动的屈膝、屈髋及蹬足运动。下肢进行向心性的按摩,并做直腿抬高动作;同时告知患者进行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和吹气球,以锻炼肺功能[5]。手术后6h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有效评估,观察患者的伤口,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离床活动。运动幅度由小到大,先扶患者坐在床沿上,将两腿下垂,保持2-3min的时间,若患者没有头晕的情况可离床下地站立,再保持站立姿势2-3min,若患者没有不适感则可使用助行器协助行走。下地行走的时间与距离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感受来确定,不宜时间太久、距离太远。逐渐增加行走时间与距离,在没有疼痛感的情况下进行负重练习。手术后2d可将尿管与引流管撤掉,再经过2-3d后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可办理出院,出院前向患者讲解继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院外训练的方法,并定时随访患者,及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康复训练方法。
1.2.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观察主要从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发生静脉血栓等方面进行比较,患者满意度调查设有3个评价指标: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2.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占据较大的优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传统护理模式具有住院时间较长、康复速度较慢、医疗费用较高等特点。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融入该类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减轻了家庭与社会的经济负担。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内容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后控制补液、术后早期进食、术后充分镇痛、早日进行功能锻炼等,将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降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此外,该类护理理念在术中不提倡留置引流管,以免引流导致感染、失血率递增,术后尽量不将尿管留置,以防增加泌尿系感染的概率,不利于术后早日进行下床功能锻炼。分析术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疼痛,将会使得患者不良情绪出现,不利于身体的早日康复,术后帮助患者进行充分镇痛,利于不良情绪的改善,在缓解疼痛感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早日锻炼,降低了多器官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降低手术应激反应,便于术后早日进食。有关研究指出[7],帮助该类患者促进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意义重大,早日进食并控制补液不会引发呕吐、腹胀等症状,还可利于肠道功能的早日恢复,缩短了康复的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
综上所述,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快速康复模式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金平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8,12(33):2168-2170.
[2]李传波,姚明.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8,27(6):101.
[3]吴仪,李辉,刘博.微创手术在骨科创伤中的临床应用[J].医药前沿,2012(22):225-226.
[4]邓珍良,袁丽娟,刘雪琼.快速康复护理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实践,2018,36(23):145-147.
[5]向黎娜.骨科快速康复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5):72-72.
[6]王宇,张攀,韩文锋,等.快速康复理念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2):110-113.
[7]吴幼凤,姚秀娥,沈雅华,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3):192-193.
[8]张艳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21):91-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