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抗抑郁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伴有抑郁焦虑状态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45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将常规莫沙比利治疗法应用于对照组临床,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抗抑郁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且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抗抑郁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李玉萍.抗抑郁治疗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83+85.
0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可称之为消化不良,其是临床常见的胃肠疾病,上腹痛、上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给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患者心理、精神因素与该疾病有着密切联系,为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重视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治疗[1]。本次研究主要就抗抑郁治疗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研究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将纳入的90例伴有抑郁焦虑状态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男女人数比为23:22,年龄为60-89岁,平均(73.25±2.16)岁;观察组男女人数比为24:21,年龄为60-90岁,平均(74.19±2.35)岁。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知,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较高。纳入标准:符合罗马IV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患者;SDS评分>52分、SAS评分≥50分的患者;自主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合并其他器官疾病的患者;伴有智力障碍、精神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将常规治疗法应用于患者临床中,主要给予患者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生产厂商:江苏豪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15;规格:5 mg),用法用量:2 mg/次,3次/d[2]。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抗抑郁治疗,主要给予患者盐酸帕罗西汀(生产厂商: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533,规格:20 mg×12片),用法用量:20 mg/d,1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3]。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疗效评价:①痊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心理状态较好;②好转: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存在轻度抑郁、焦虑情绪;③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且存在重度抑郁、焦虑情绪。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1.4统计学研究。本次研究所得的相关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计量资料则通过(±s)表示,如果常规组和整体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后,P<0.05则可证实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88.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比较。对照组治疗前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为(53.21±2.34)分、(55.45±2.64)分,观察组为(54.37±3.41)分、(55.41±2.3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42.14±2.13)、(39.42±2.65)低于对照组(50.21±3.16)、(48.15±3.25),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由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不仅与胃肠动力障碍、胃肠道感染有关,同时还与患者的心理精神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当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常规药物治疗虽然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整体治疗效果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对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无法实现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4-5]。
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老年患者极易出现反复发作,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比如,焦虑、抑郁等,其给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应注重抗抑郁治疗,以此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良好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抗抑郁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不良心理状态效果十分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将抗抑郁治疗法应用于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有着良好效果,其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梁国栋,刘广遐,徐瑾,等.抗抑郁治疗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8,32(12):1142-1145.
[2]廖辉,孟春萍,李永兴.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抗抑郁治疗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07,19(9):732-732.
[3]余珊,曹国樑,张继美,等.抗抑郁焦虑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5,7(9):1275-1276.
[4]牛月兵,李卫红.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心理医生,2016,22(10):73-74.
[5]蓝宝华,彭靖皎,蓝丽红.抗抑郁焦虑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5):2937-29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