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与预防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9 14:30: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预防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首次下床和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和下肢深静脉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拔管、首次下床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骨折;预防

本文引用格式:盛红珊,努尔古丽·买提哈提,赛乃木古丽·图尔荪.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与预防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17-118.

0引言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下肢骨折患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面对骨折患者日益增加的住院需求与日渐紧张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如何保障医疗安全、加快术后康复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成为创伤骨科亟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1]。加速康复外科(e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成功应用使得这一问题得以解决,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的康复[2,3]。而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是深静脉血栓栓塞症(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生DVT,影响术后恢复、增加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严重者危及生命[4]。本研究旨在探讨ERAS理念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形成的影响与预防护理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下肢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二科行ERAS技术的创伤外科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1)纳入标准:患者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双下肢无静脉血栓,下肢单一部位骨折,骨折后24h内入院且接受对应手术治疗。(2)排除标准:有凝血功能障碍,术前已形成静脉血栓,有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及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对照组为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入院患者,干预组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入院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常规康复护理干预。

1.2.2干预组

采取ERAS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2.1基本预防护理

(1)健康教育: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

(2)术前预康复锻炼:详细讲解心肺功能预康复和非患处肢体肌力运动预康复及其具体动作和要求:引导吸烟患者进行严格戒烟,同时加强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咳痰以及吹气球、拉吊环等锻炼,在病情允许下鼓励患者进行步行和爬楼梯锻炼,提升心肺功能,预防术后肺部感染。

(3)术后饮食护理:术后若患者无明显呕吐、恶心等胃肠道反应,即可进食少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随后根据患者胃肠道情况制定进食方案;对无恶心、呕吐患者可多次少量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可暂停进食,遵医嘱行护胃、镇吐等治疗与护理,待患者胃肠道刺激反应消失后再尝试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叮嘱患者多食水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禁食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腹内压急剧升高,影响患者下肢血液回流等。

(4)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①术后第1d指导患者以被动活动为主,主要是受伤部位上下关节的被动屈伸活动。②术后3-4d,在仰卧位开始行患肢髋、踝及足趾的主动练习,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

③术后4-5d,患者可持双腋柺杖做三点式步行,患肢不着地;可在足底沿纵轴进行叩击,每天2次,每次200下。④术后2周内增加髋、膝、踝关节主动屈伸及下肢肌群的等长收缩、髋部抗阻练习,进行患肢不负重的主动活动。⑤术后2-4周开始在家属扶持下做起坐练习、双足站立下做垫足尖、下蹲练习;做患肢髋屈、伸、内收、外展和膝踝关节的屈伸抗阻练习。⑥术后1个月可由扶杆站立位练习改为双下肢交替步行,增加踝内外翻的抗阻练习,后扶腋拐做四点步行,逐渐增加患肢的负重。

1.2.2.2物理预防措施

其预防原理是利用机械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减少血液滞留,降低术后下肢DVT形成的发生率。本研究统一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使用方法:每天2次,每个部位30min。

1.2.2.3药物预防

患者术后6-8h如切口内无明显出血(对于未放置引流管的患者则观察切口周围有无肿胀,有无异常压痛),则常规遵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钠0.6ml皮下注射或利伐沙班5mg口服抗凝。术后24h再根据患者体质量和切口内出血情况酌情调整抗凝药剂量。

1.2.2.4出院前指导

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院外预防DVT的方法及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的指导。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术后下肢DVT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干预组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两组术后1个月内DVT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术后1个月内无DVT发生,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下肢骨折患者在伤后由于创伤应激、失血、疼痛刺激、饥饿、创伤后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有DVT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轻者可致残,重者可发展为致死率较高的肺栓塞[5,6]。目前国内外对下肢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总结包括高龄、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内科疾病、既往有静脉血栓病史、平均住院时间过长和体质指数、遗传因素、术中患者卧位与手术时长等[7,8]。因此,需要通过ERAS管理的介入,有效控制临床诊疗及综合护理的各个环节。

本研究主要针对下肢骨折从术前和术后采取了个体化的ERAS康复护理及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方法,明显缩短了患者拔管时间,由于身上没有尿管及引流管的束缚,为患者早期下床和进行康复锻炼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有效防止了下肢DVT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术后1个月内干预组患者未发生DVT,而对照组出现了8例DVT患者,进一步显示ERAS康复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DVT预防护理及治疗效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Vincent H K,Horodyski M B,Vincent K R,et al.Psychological Distress After Orthopedic Trauma:Prevalence in Pati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J].Pm&R,2015,7(9):978-989.
[2]White J J,Houghtonclemmey R,Marval P.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an orthopaedic perspective[J].Journal of Perioperative Practice,2013,23(10):228-228.
[3]梁廷波.加速康复外科理论与实践[M].201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18:348-350.
[4]Whiting P S,Whitedzuro G A,Greenberg S E,et al.Risk Factors for Deep Venous Thrombosis Following Orthopaedic Trauma Surgery:An Analysis of 56,000 patients[J].Archives of Trauma Research,2016,5(1):e32915-32918.
[5]苗强,靳延利,贺统,等.下肢创伤骨折患者围手术期DVT的流行病学特点[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10):113-115.
[6]艾民.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227.
[7]段丹,宁宁,李佩芳,等.加速康复外科下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管理新进展[J].华西医学,2017,32(09):1358-1361.
[8]张成,兰红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预防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3):106-1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94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