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是一种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通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和习惯等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提高骨质疏松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本文阐述了骨质疏松的分类、病因、预防,为今后探索更完善、更高效的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生活质量;防治
本文引用格式:沈盼,王莹.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227,232.
0引言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单位体积骨质总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改变和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1]。针对骨质疏松症的社区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中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了解参差不齐,这可能与受教育程度及认知能力相关。因此,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加大对中老年人的宣教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易于被他们接受的宣教方式和手段,提高中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减缓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2]。
1骨质疏松症的类别
按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生范围,骨质疏松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发病原因,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类;按照其发生范围,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局限性骨质疏松症两类[3]。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从成因上看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但从其发生范围上看又是全身性骨质疏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从成因上分析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但同时也是全身性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从发生范围上分析是属于局限性骨质疏松症,而从成因上看又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等等。
2骨质疏松的病因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2.1年龄大,内分泌紊乱。绝经后女性雌激素降低,体外培养发现成骨细胞有雌激素受体,其可与患者体内雌激素结合,并促进成骨。当人体缺乏雌激素时,则会增强人体的骨吸收、提高破骨细胞对甲状腺素的敏感性。同时男性雄性激素和睾丸酮水平下降,成骨过程也受影响。
2.2骨组织局部分泌的调节因子分泌失衡,造成骨吸收增加,骨质疏松。
2.3我国居民饮食中钙摄入不足,老人食物摄取量少,肠道吸收维生素D能力下降,加上户外活动少,接收阳光照射较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能力下降都是导致缺钙,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
2.4运动量不足。运动刺激可增强骨钙量和骨密度,坚持适度锻炼身体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2.5男性日常吸烟饮酒,也容易造成骨质疏松。
2.6从中医角度讲肾虚是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脾虚则通过影响患者消化系统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从而影响药物对患者的作用,间接引发患者的骨质疏松。
3骨质疏松的预防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骨质疏松病人约8400万,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发病率是9.60%,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健康教育是预防骨质疏松最经济有效的手段[6]。通过调查得知绝大多数病人及家属希望获得骨质疏松的预防知识,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4]。因此,加大宣传有关骨质疏松预防知识的力度,提高中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是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骨质疏松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入营养
通过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营养摄入的均衡,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多吃含钙、磷、维生素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酸奶、豆浆、芝麻、核桃、小鱼干等,同时注意低盐饮食,戒烟限酒、戒浓茶,少饮咖啡。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体内大量的钙营养被消耗,需从骨骼中将钙调入血液,因此造成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症。因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通过饮食增加钙的摄入非常重要,中老年人应该有意识地增加饮食中含钙高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各类蛋奶制品、水产品、豆类食物、动物肝脏等等。
3.2增加户外运动,促进机体健康
适量运动可以降低中老年人的骨丢失速度,并通过增加骨负荷的方式刺激骨形成、维持成年骨骼的骨量。中老年人的运动要尽量在户外进行,通过户外活动时晒太阳的方式,增加对体内钙的吸收及体内合成维生素[5];另外,中老年人的户外活动要坚持适当、持续的原则,避免运动过量造成肌肉、骨骼损伤,以促进食欲、有益于睡眠为原则,同时,运动方式的选择应当选择那些适合中老年人体质、利于骨骼的运动,比如慢跑、散步、养生气功等等,切忌做过于激烈的运动,造成机体的损伤。
3.3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减缓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维持其强健骨骼的重要手段。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嗜好、膳食营养均衡、作息时间规律、持续进行户外运动都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6]。随着中老年人年龄的增大,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减缓其骨质疏松越来越重要。吸烟与被动吸烟都会加快人体的骨丢失;而酗酒则会严重破坏骨骼,加快骨质疏松的形成,因此对于有吸烟、酗酒嗜好的中老年人,应当做到饮酒适量,并戒掉吸烟这一不良习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3.4监测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加强对预防骨质疏松措施的宣教
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对些类人群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和对其进行骨密度的监测至关重要。通过对高危人群的骨密度定期监测,可以帮助老年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适当的锻炼、调整饮食、对症用药等方式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及预防出现并发症[7];而对于高危人群中的绝经妇女,定期骨密度监测可以帮助出现骨质疏松的患者尽早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如激素疗法和激素替代疗法),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3.5选择适宜的宣传和教育方式,普及骨质疏松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
有效的宣教方式的选择,是达到宣传教育目的的先决条件。可以通过聘请专业医护人员开办专题讲座,制作发放指导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资料,组织讨论,鼓励高危人群之间及其与医护人员进行讨论;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一些宣传小册子普及有关骨质疏松症的知识[8];在社区开办专业门诊,为中老年人提供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咨询和服务,对他们进行面对面的预防、治疗、用药等相关知识的指导和宣教,让中老年人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对骨质疏松带来的影响,协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同时,还应加强广告监督,避免不良广告对中老年人产生误导。
人体的骨量、骨质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和衰退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减少人体骨量的流失、减缓骨质衰退的速度,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9]。一般来说,如果能够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持续进行体育锻炼、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作息时间规律的人,其步入中老年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会明显降低,其发病时病情的发展也会明显减缓。因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健康饮食、坚持锻炼、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证骨骼健康,减少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罗凯燕,喻姣花主编.骨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413.
[2]区品中,邓力平,刘毅生,等.广州地区中老年人群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病率的调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4):314-317.
[3]邓月月.杭州市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132-1133.
[4]黄公怡.骨质疏松性骨折[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9(2):79-81.
[5]赵刚,胡侦明,劳汉昌.昆明地区部分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初步调查和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4):257.
[6]张利苹.骨质疏松症的社区健康教育[J].亚太传统医药,2011,7(2):185-186.
[7]Elliott ME,Meek PD,Kanous NL,etal.Pharmacy-based bone mass measurement to assess osteoporosis risk[J].Ann Pharmacoth-er,2002,36(4):571-577.
[8]Silverman SL,Greenwald M,Klein RA,etal.Effect of bone density information on decisions about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A randomized trial[J].Obstet Gynecol,1997,89(3):321-325.
[9]金淑霞,高美丽.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7):245,2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