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改良注射方法对提高注射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的效果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8 13:30: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法进行改良,以便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苄星青霉素治疗的梅毒感染患者120例。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的常规肌肉注射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有效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机率,减轻护士工作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为78%,实验组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6%,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提高一次性注射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感,解决护士注射失败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注射方法;苄星青霉素;梅毒

本文引用格式:任蕾蕾,谢虹,邹光艳,等.改良注射方法对提高注射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141-142.

0引言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一旦感染,将会对患者造成身心两方面的痛苦。梅毒螺旋体对青霉素敏感,所以治疗梅毒时,将苄星青霉素作为临床治疗首选药物。治疗时,为了能延长苄星青霉素作用时间,够达到其缓释效果,往往会在药物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一些缓释剂以及混悬剂,然而容易造成絮凝,堵塞针头,从而导致注射的失败。增加患者的疼痛不适感。对于梅毒的治疗,我院主要采用的治疗方式为注射苄星青霉素。近期我科老年病患携带梅毒患者不断上升,使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病患增加。从而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感染机率,护士肌肉注射的重复率及工作量,耗材使用率,降低了患者舒适度,患者满意度。因此针对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法进行改良,从而寻求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注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苄星青霉素治疗的梅毒感染患者120例。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60人,对照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27-68岁,平均(35.4±2.7)岁。实验组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为22-65岁,平均(37.1±3.2)岁。两组患者基本信息P>0.05,不仅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仍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梅毒患者,用苄星青霉素治疗,方式为两侧肌内注射。②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存在认知障碍。②存在严重的心肺系统疾病者。③注射部位有禁忌症者。④需接受其他抗生素治疗者。⑤不同意参加研究者

\

 
1.2注射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的常规肌肉注射法,首先使用生理盐水4 mL配置苄星青霉素120万U,待药品混合均匀后,使用注射器抽药,使患者采取坐位,选择臀中肌为注射部位,使用消毒棉签消毒后进行注射。

1.2.3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注射方法,采用3 mL的生理盐水作为溶媒配置苄星青霉素120万U,轻轻震摇保证药品完全溶解,使用注射器抽取配置好的药液,在抽吸1 mL生理盐水便可以将注射器针头和针栓里面的药抽入针筒内,此时保证注射器内有0.5 mL空气,针尖朝上,患者采取坐位,选择臀大肌为注射部位,使用消毒棉签消毒,以Z字型进行注射,进针4/5,见表1。


\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得数据用t检验,P<0.05代表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一次性注射成功能够让患者免受二次注射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进行了研究。实验组患者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中共有13例患者未能一次性注射成功,成功率为78%。实验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出22%,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疼痛时间。询问患者疼痛开始的时间以及疼痛消失的时间,并进行记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


由上表可知,实验组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实验组,实验组中,有29人疼痛持续时间在0-12 h内,占总数的48.3%,有22人疼痛持续时间在12-24 h内,占总数的36.7%,有5人疼痛持续时间在24-48 h内,占总数的8.3%,有4人疼痛时间在72 h以上,占总数的6.7%。而对照组中,有16人疼痛持续时间在0-12 h内,占总数的26.7%,有30人疼痛持续时间在12-24 h内,占总数的50%,有8人疼痛持续时间在24-48 h内,占总数的13.3%,有6人疼痛时间在72 h以上,占总数的10%。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见表3。


\

由上表可知,实验组中有58人对肌肉注射对苄星青霉素表示满意,占总人数的96.7%,有1人表示较满意,占总人数的1.7%,1人不满意,占总人数的1.7%满意率为98%;而对照组中有42人表示满意,占总人数的70%,有10人表示较满意,占总人数的16.7%,有8人表示不满意,占总人数的13.3%,满意率为86%,可见实验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改良后的方法更加适合梅毒患者进行苄星青霉素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实验组抽吸配置好的液体后再抽吸1 mL生理盐水保证针头和针栓内无液体堵塞,预留的0.5 mL空气借用空气与水比重的原理,可以100%保证药液完全注射,无药液残留,从而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实验组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改良后的注射方法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这与之前的报道是相一致的,适宜的注射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杨晓玲[1]对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法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的常规肌肉注射法,观察采用改良之后的新肌肉注射方法。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改良之后,不但有效的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并对患者的疼痛不适感进行有效降低。吕雪灵[2]等人对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的改进及效果评价进行了研究,观察记录两侧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和注射过程中、注射后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和注射后硬结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改良肌内注射法可提高苄星青霉素的注射质量。赵林红[3]等人对不同注射方案对苄星青霉素臀大肌肉注射疼痛的影响对比护理研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注射方式,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方法进行注射,结果表明采用改良注射法应用在苄星青霉素臀大肌肌肉注射能够提升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适当的改进注射方法能够能提高一次性注射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感,解决护士注射失败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且注射方法简单,无安全隐患,易掌握,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晓玲.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法临床应用[J].大家健康,2013,7(1):42-43.
[2]吕雪灵,宋瑰琦,凌云,等.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的改进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7,4(5):500-502.
[3]赵林红,李晓英.不同注射方案对苄星青霉素臀大肌肌肉注射疼痛的影响对比护理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6,12(90):51-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8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