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随着其疫情的不断蔓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收集总结近年相关文献报道,对我国目前梅毒流行现状、梅毒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系统阐述。发现我国梅毒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十分严峻; 梅毒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生活质量低于正常健康常人。
关键词:梅毒;流行趋势;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李金丽 , 陈彦玲 . 我国梅毒流行状况及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8):107-108.
Prevalence of Syphili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hina
LI Jin-li1, CHEN Yan-ling2
(1. School of Nursing,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2.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ABSTRACT: Syphilis is a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which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ncerned with the spread of its epidemic. By collecting summarizes related literature reports in recent years, to study the syphilis epidemic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knowledge of syphilis; the quality of patients life . It is found that the epidemic of syphilis in our country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The rising trend is very serious; the knowledge of syphilis is low;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s lower than normal.
KEY WORDS: Syphilis; Trends; Quality of life
0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性观念随之发生变化,性病患者人数日益增多。性病是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 的简称,是一类主要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传播的疾病。性病的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大,己严重危害公共卫生。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15-49 岁人群每年有超过 3.4 亿人新发生性传播感染,且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1]。性病己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导致的经济损失己占卫生总支出的17%[2]。性病中,梅毒疫情不断上升蔓延,在 20 世纪 80 年代死灰复燃 [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 ( STD),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可引起皮肤、神经、心血管等多器官损害。在全球,梅毒已经有数百年的流行历史,已成为引起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4]。本文综述了梅毒目前的流行状况、梅毒相关知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1梅毒的流行状况
梅毒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流行历史。据医史学家考证,1505 年葡萄牙人在与我国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中,将梅毒传入我国 [5]。到 16 世纪中期,梅毒传入广东一带并蔓延至全国, 直到解放前,梅毒成为我国四大性病之首,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 [6]。随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我国于60 年代初实现了梅毒的基本消灭,并成为世界上首个在国家层面上实现梅毒基本消除的国家。然而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随着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和性观念及行为的改变,1979 年重庆市报告首例梅毒病例后,病例数逐年增多,至1998 年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达 4.31/10 万,2009 年报告病例327433 例,年发病率为 24.66/10 万,1999-2009 年间发病率年均增 长 14.3%[7]。而在 2000-2013 年期间,梅毒发病率由2000 年的 6.43/10 万增至 2013 年的 32.86/10 万,年均增长13.37%[8]。根据《2014 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梅毒发病人数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排在第三位 [9]。更不乐观的是,胎传梅毒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也明显上升。1997 年至 2005 年我国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从 0.01/10 万 活胎增长至 19.68/10 万活胎,并且以每年 71.9% 速度增长 [10]。在广州,先天性梅毒增长速度从 2000 年 38.19/10 万活胎增长至 2011 年 243.61/10 万活胎 [11],其形式令人担忧。梅毒的流行情况如此严峻,一方面由于性观念的开放,然而在性行为中如何进行防护,这一类知识的宣传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梅毒的治疗尚无理想方法。因此要有效遏制梅毒疫情快速增长,预防控制任务十分艰巨,防治工作亟待加强。梅毒的防治不仅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从根源上解决梅毒的传播。建立快速有效的上报系统,加强对患者的治疗;另一方, 不仅要加大梅毒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在如今电子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可以以微信、微博、网络及书籍为媒介宣传,提高患者梅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还要加深宣传的深度及广度,使患者易与接受并且遵从。
2 梅毒相关知识知晓率
梅毒如此严峻的流行趋势,梅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却较低。高守芝 [12] 等人对 6 类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状况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知晓率 55.00%、城市居民知晓率71.33%、流动人口知晓率 55.58%、高校学生知晓率 67.67%、男男性行为患 者(FSW)知晓率 56.10%。均低于卫生部2010 年 6 月颁布的《中国预防于控制规划(2010-2020 年)》提出“到 2015 年:全国 15-49 岁人口中,城市居民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 85%,农村居民达到 75%,流动人口达到80%,FSW 和 MSW 达到 90%;2020 年,城市居民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 90%、农村达到 80%,流动人口达到 85%,FSW和MSW 达到95% 的工作目标。这与沈建芬 [13] 等人对海宁市、赵培桢 [14] 等人对广东省不同人群进行的调查得出的结果相同。同时,周锦江 [15] 对海陵区孕妇梅毒预防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也低于卫生部发布的目标。梅毒相关知识知晓率于目标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其一为梅毒知识健康教育力度小,很多人对这一疾病一无所知,这可能与人们传统观念相悖有关:其二为健康知识普及覆盖面不够全面,绝大多数人没有接触过梅毒防治宣传资料,不知道如何预防,暴露出对梅毒防治疏于宣传,提示宣传资料短缺急待发放;其三为与梅毒患者的文化水平及接受能力有关,提示卫生知识与宣传方式应多样化,这将有助于梅毒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其四为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很多患者认为梅毒不是十分严重的疾病,无需及时正规治疗。
3梅毒患者的生活质量
性病不仅能导致严重的经济负担,对个体所致的后果也极其严重,若不及时、正规治疗,可引起反复感染,甚至导致前列腺炎、附辜炎、宫颈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不孕不育等并发症。大部分性病患者存在着治疗周期长、病情易反复和复发等特征,加之性病患者往往对性病知识缺乏了解,初期症状不明显,当身体出现脓液、皮疹等严重症状后才就诊, 病情严重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又因与传统道德规范相悖引发的社会歧视等可能导致性病患者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尤以抑郁、焦虑等情绪最为常见且较严重 [16]。而大多数感染梅毒的成人是通过性行为而感染,又以非婚性行为为主,很多患者因此拒绝就诊或延误治疗 [17]。目前梅毒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加之疾病痛苦、长期就诊、知识缺乏等,患者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 [18],特别是血清固定患者的抑郁率高达59.5%[19],更有研究报道女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为 80% 左右 [20],王素平 [21] 等报道也指出,孕妇梅毒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高于正常孕妇,孕妇梅毒患者中抑郁情绪占 62.0%, 焦虑情绪占 74.0%。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徐刚 [22] 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对此,原因无外乎防护措施的不健全;相关知识缺乏,各界对该类患者的忽视甚至于鄙视,因此要加强对梅毒患者的心理护理:一方面,积极给予患者心理辅导,使患者意识到该病的严重性,及时、正规的接受治疗,治疗期间能有较好的遵医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各界改变传统观念,正确对待梅毒患者,减轻患者因外界带来的负面情绪。这既可以有利于梅毒疾病本身的控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还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4小结
梅毒的发病率如此之高,影响如此之大,危害如此严重, 已不容忽视。这就要求不仅要迅速建立有效的防护及上报机制,还要积极寻求较好的治疗方法,这不仅能有效遏制梅毒的增长,还能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
参考文献:
[1]WHO.Global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curable STIs[J].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1.[2]
[2]Mayaud P, Mabey D. Approaches to the contro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ld problems and modern challenges[J].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4, 80:174-182.
[3]赵培祯 , 黄澍杰 , 刘凤英 , 等 . 广东省梅毒综合防治示范区梅毒防治工作现况专项调查 [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6):451-454.
[4]陈祥生 . 我国梅毒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 [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08, 35 (2):73-77.
[5] 依乐娜 . 内蒙古地区梅毒防治研究 (1950-1965)[D].2014.
[6]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 , 档案号 306-1-19.
[7]崔丹. 新疆 2012-2014 年孕产妇梅毒感染状况及治疗情况分析[D]. 新疆医科大学 ,2015
[8]龚向东, 岳晓丽, 滕菲, 等.2000-2013 年中国梅毒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47(5):310-315.
[9]邹燕 . 性病门诊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D]. 昆明医科大学 ,2015.
[10]Qin JB,Feng TJ,Yang TB,et al. Maternal and patern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ngenital syphilis in shenzhen,china: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Eur J Clin Microbial Infect Dis,2014,33: 221-232.
[11]Ye XD,Tang SK,Dai XN,et al. Over reporting of congenital syphilis in Guangzhou,China[J]. Sexual Health,2015,12: 174-175.
[12]高守芝 , 郑军 , 刘静 , 等 . 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 [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3,14(3):167-170.
[13]沈建芬, 虞静, 俞丽娜, 等. 海宁市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26(8):1188-1191.
[14]周锦江 , 张翼 .2015 年海陵区孕妇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 [J]. 调查研究 ,2016,173-174.
[15]赵培祯, 黄澍杰, 刘凤英, 等. 广东省梅毒综合防治示范区梅毒防治工作现况专项调查 [J]. 中国艾滋病,2016,22(6):451-454.
[16]索庆丽 , 胡稀江 , 胡睿 , 等 . 武汉市 41709 例孕产妇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 [J]. 重庆医学 ,2013,42(1):57-58.
[17]陈少敏 , 冯伟玲 , 潘小兰 , 等 .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及新生儿的护理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8( 5) : 10-11.
[18]刘丽梅. 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改善梅毒患者抑郁焦虑状况效果评价[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29(05):378-379.
[19]陈玲玲, 季孙平, 施辛, 等.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抑郁情绪调查和生活质量评估 [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25( 7): 544 -546.
[20]鲁东平 , 付敏 , 鲁菊香 , 等 . 认知疗法对梅毒血清固定女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4,21(1) : 36-38.
[21]王素平 , 李真 , 田丽闪 . 孕妇梅毒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 [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 医学版 ),2009,26(03):58-60.
[22]徐刚 . 门诊性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调查方法学研究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D]. 复旦大学 ,2013.
《我国梅毒流行状况及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01/20181101045942214.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