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6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利用传统换药技术,观察组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94%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76%要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效果良好,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减少并发症出现率。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
本文引用格式:潘华兴.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110-111.
0引言
临床上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是一种难治的疾病类型,此种疾病的患者损伤面积较大,损伤位置较深,通常会有骨质外露的情况,容易引发创伤感染等并发症,增加治疗的难度。如果不能及时治疗,那么就非常可能出现截肢的严重后果,威胁患者生命。因而文中将具体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效果[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6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39.86±9.60)岁;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39.85±9.61)岁;两组经过比较,并未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利用传统换药技术,先对患者疾病情况展开评估,消毒清理损伤创面,复位骨折,修复需要重建血管、神经以及肌腱,将损伤裸露的部位覆盖好,定时对其提供引流与换药治疗[2]。
观察组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创口止血后对创面彻底清理,骨折复位后使用钢板、髓内钉固定,按照病人创面面积、大小以及形状选用适合的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创面,保证敷料完全与创面皮肤缝合,不存在空隙,封闭创面,封闭要利用具备生物活性的半透膜,把引流管连接到负压装置,开放负压,将引流管固定好,展开持续的负压吸引,一直到创面肉芽新生,再展开自体植皮,这个过程中使用抗生素展开治疗,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症状全部消失,体征恢复正常,视作痊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体征基本恢复正常,视作显效;患者有关症状得到改善,体征有所恢复,视作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症状与体征未发现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的现象,视作无效[3]。
1.3.2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情况。
1.3.3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出现率。
1.3.4利用VAS展开评分,1-4分为轻度疼痛;5-8分是中度疼痛;9-10分是剧烈疼痛。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来对数据展开处理,利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展开表示,利用(±s)来对计量资料展开表示,用P<0.05来代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94%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76%要高,两组差异显著
(P<0.05),见表1。
2.2临床指标情况。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并发症出现率。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2.4VAS评分。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并未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软组织损伤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类型,即软组织和骨骼肌肉产生的损伤。外来的压力给软组织带来的一定的外部影响,达到一定的强度而引发损伤,涉及到的部位包含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其中包含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组织。并且会造成局部或者是全身性的症状,临床上主要症状是疼痛。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作为骨科当中危重慢性损伤类型,具有较大的治疗难度,程度比较深,出现非常大的损伤面积。因此该种病症一般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骨质外露以及感染的风险,给患者带来较高的危害,如果不能及时治疗,那么就会非常容易出现肿胀、发热以及局部炎症等情况。
随着长久以来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对于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创位换药治疗的方法,虽然具备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体质不佳的患者来讲效果不理想,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机体恢复能力降低,给患者正常免疫功能带来严重影响,预后效果不佳。为深入研究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就要挑选出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此次研究具体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价值。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有效清除创面渗出液,排出坏死组织与有毒物质,将损伤创面与外界隔离,预防创面感染,达到人工皮的目标;具有良好的高通透性,改善伤骨组织局部血液循环;无需频繁更换敷料,降低患者疼痛感,预防创口感染,降低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4]。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时值得注意的有下面几点:第一,VSD材料尽量的贴在清创后、具备良好血液循环的软组织表面,针对创面实行止血处理;第二,尽量保证肉芽组织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空间;第三,VSD材料覆盖应该大于边缘两厘米,保证处于密封的状态下;第四,结束手术之后严密对患者的创面进行监测,通过吸引导管的方法创设出良好的负压环境。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94%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76%要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总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效果良好,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减少并发症出现率[5]。
参考文献
[1]杨力,陈玉,韩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1):6-8.
[2]邹杰,易贵祥,吴伟.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7,26(22):23-24.
[3]吕成松,李宝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0):181+183.
[4]唐志豪.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118-119.
[5]于文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2):126-1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796.html